中小学校长的管理素养

中小学校长的管理素养

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 张婷婷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柳斌曾说,一个好校长等于一所好学校。新加坡中小学实行校长委任制度,委任状上写着,在你的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中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部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你的引领塑造及培育,才能成为更好的个人和有用的公民。


一、政策解读:学校校长的专业标准


20 世纪 9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先后建立起校长专业标准, 2013年 2月,我国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教师 [2013]3号); 2015年 1月,印发《普通高中校长专业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教师 [2015]2号)。各界希望借助校长专业标准提升校长队伍素质,指导校长全面促进学校发展,进而提升教育质量。


考察欧美等国的校长专业标准,我们可以发现,其校长专业标准的框架主要由两个维度构成:活动维度和素质维度。活动维度是指“校长的职业角色和职业活动”,明确校长应该做什么。专业素质维度,一般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等。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解决的是“会不会”、“能不能”的问题,专业精神更多地强调“愿不愿”。两个维度交叉后,就得出校长专业标准的框架结构:根据校长的职业活动,确定校长每一种职业活动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最后得出校长专业标准的各项具体指标。


从活动维度讲,我国校长专业标准把“校长的职业角色和职业活动”称之为“专业职责”,主要分为以下六种: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这六种活动是对校长工作的高度概括,既简明扼要,又系统全面。从素质维度讲,我国校长专业标准从专业理解与认识、专业知识与方法、专业能力与行为等三个维度界定校长的专业素质,这与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是相互对应的。据此,我国各种校长专业标准对于校长的具体专业要求基本都是 60条,因此我们可以把我国的校长专业标准简称为“校长专业标准 60条”。


“规划学校发展”和“营造育人文化”,体现了校长对学校的价值领导,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也为学校特色发展留下了空间,是校长专业职责的灵魂。“领导课程教学”和“引领教师成长”,体现了校长对学校的教学领导,这也是提量的关键所在。“优化内部管理”和“调适外部环境”,体现了校长对学校的组织领导,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管理保障。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褚宏启在《校长专业标准与校长核心素养》一文中把校长的 60项专业标准提炼为三个方面:目标管理的素养、综合管理的素养、现代管理的素养。这三个方面帮助校长解决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样一个链条性问题。


管是运用一定的原理,方法和手段,通过一系列活动,调动组织成员,协调行动,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校长之“管”,不能放任自流,不能只布置不落实,不能做做样子,要一管到底,管出成效,管到位。


学校发展涉及问题多,有政策、师资、经费问题,有课程、教材、教法问题,有学生、学习、评价问题,有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有反思、总结、创新问题等等,校长就应该和同仁一起“理”,理出头绪,理出层次,理出有效的运行机制,校长理应是一个管理者。


管理之于领导,有一种理念融入的落实和运行,管理之于教育,有一种教育规律的体现和构建。


二、辩证思考:学校管理的“理想模式”


老子将管理者分为四等: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意思是说,最好的管理者是让被管理者感觉不到,有管理者的存在,其次是被管理者能够主动亲近管理者,并由衷的赞美。再次一点的是,让被管理者畏惧管理者,最差的是被管理者瞧不起管理者。学校管理要努力从有所作为,走向有所不为,并逐步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美国优秀校长的评选标准中有这么一条,校长手头上的事儿很多,时间却有限,因此校长做事不在多而在精,管得最少的校长是最高明的校长。因此校长管理,要力求无为,无为,就是让师生发挥更最大的潜能,无为能让管理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校长作为管理者,必须分出战略和战术的不同,属于战略层面的工作,必须由校长带头去做,校长当多为之,属于战术层面的工作,校长才可交给下属去实施,校长要多不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集中精力才可以出成果,因此一个高效率的领导者应该把精力集中到少量重要的工作中去,而不要被次要问题,分散精力。


校长只抓两件事儿,最大的事儿和最小的事儿,最大的事儿就是登高望远,辨方向,谋大略,最小的事儿就是关注细节。校长应抓三类事:首先当为学校发展大事,战略引领,科学规划,建章立制;其次当为学校管理教师,把握中心,凝聚人心,激发信心;再次当为学校突发急事,稳定大局,临危不乱,科学处置。


翔宇集团的卢志文校长提到:基层干部做法家,中层干部做儒家,高层领导做道家,是学校较为理想的管理层级定位。


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他律,主张制度管人,照章办事,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行事讲究效率,不拖拉积压。基层干部把关的是学校教育教学最基本的流程和细节,各种规章制度落实得是否到位,一目了然,清清楚楚。他们能否严格执法,是衡量一所学校执行力高低的最重要的指标。


儒家主张德治,强调自律,主张以理服人、以德感人、以情动人;恪守中庸,以和为贵,既注意成员之间的协调与和睦,又反对无原则的苟同与同流合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副校长是校长和基层干部及一线教师之间的桥梁,要将校长的宏观办学理念和学校发展战略具体化、制度化,需要协调上下左右的关系,建立团队,化解矛盾,培训员工,开展活动,同心协力完成组织目标。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登高望远,强调政简刑轻,放手放权,强调“抓重点,抓关键,辨方向,谋大略;强调知人善任,力图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校长是一校之魂,需要超前的理念、正确的决策、准确识人和科学行事。校长如果整天被杂事包围,拘泥于琐碎事务,缺乏思考,就很容易故步自封,目光短浅,抓小遗大,甚至会不辨方向,盲目指挥,误入歧途。校长应该做道家,掌握规律,辨识方向,深谋远虑,高瞻远瞩。对于校长,指挥团队“做正确的事”比教育部下“正确地做事”更重要,“想事”比“管事”更重要,“管事”比“做事”更重要。校长就是要“出好主意用好人”,而不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不放手”、“不放心”最后必然导致既无可用之人,又无可信之人,形成恶性循环。


现实中,很多学校的管理层级是错位的。基层干部乐于做“儒家”,不做“法家”,遇事不敢顶真,做“好好先生”,致使制度形同虚设。普通教职工,则乐于做“道家”,对学校宏观决策品头论足,猜测质疑,甚至空发牢骚,人心涣散。校长则被迫做“法家”,亲自上阵,板起面孔训人,久而久之搞得干群关系紧张,威信下降,疲于应对,决策能力降低。


三、实践探索:基层学校的管理经验


在教师职业倦怠日益凸显的今天,在教育无力感越来越显著的新形势下,不具备一流的师资,却能取得超一流的成绩,这取决于我们在教师管理、教师专业发展、骨干团队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有力举措。以往我们经常说“火车爬得快,全靠车头带”,但如今我们的高速列车上每节车厢都有引擎,如何让每位教师都跑起来,需要转变学校的管理理念,营造和谐快乐的校园氛围,打造积极上进的校园文化。


( 1)管理就是服务人


“要想让老师做些什么,先要想到,我们为教师做了什么” “老师需要我们做什么”“领导要关注老师飞得高不高,更要关心飞得累不累”——这是我们领导班子最朴素的管理思想,几年来,我们改善教师午餐,整修教师餐厅,改造暖气管道,变换循环路线,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关心教师疾苦,当领导们心存服务意识,一心想为教师排忧解难,教职工必定气顺心暖,也必定工作积极,热情高涨,我想这正是“经营学校,先经营人心”的奥妙所在。“只有人性的东西才可能征服人心。”也只有赢得人心,才能无往不胜。


( 2)管理就是激励人


哈佛大学威廉•詹姆斯教授研究发现,普通的管理制度仅能让员工发挥 20%~ 30%的能力,如果受到充分激励的话,员工的能力可以发挥出 80%~ 90%,两者之间 60%的差距就是有效激励的结果。如果说管理是一种艺术的话,那么我觉得激励就是这门艺术的核心。每一位教师都渴望周围同事的认可和尊重,更看重领导对自己的评价,所以正确有效的激励是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小事发通报,倡导一种精神。小事不可小视,点滴折射精神!今年冬天大大小小下了八场雪,我校发了八次扫雪简报,简报中逐一赞扬每一位早到校的老师,特别是年老的、道远的、体弱的,开始也有人不理解,有必要次次发通报,人人都点名吗?但是从一次高过一次的扫雪热情我们可以看出教职工积极性的不断提高,可以看出激励所起的显著作用,老师们笑称,我们不是扫雪,是“抢雪”。每年的义务献血,没有一分一毫的补助,我们的教师却踊跃报名,因为乐观的老师们把它看成检验自己身体状况的,证明自己身体健康的大喜事!几句暖心的话,是对老师们奉献的充分认可,是对他们爱校如家、乐于奉献、肯于吃苦、不断超越的最大褒奖!


成绩发简报,凝聚一股力量。简报传递消息,更能鼓舞士气!经典诵读比赛获省一等奖,到济南参加颁奖晚会的演出了!女篮的姑娘们取得了省第一名了!学校通过了层层推荐,获得了教育部颁发首届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荣誉称号了!每一项突出的成绩,我们都发简报,赞扬教师团队的拼搏进取、奋勇卓越;优质课评选中从第一个联谊片第一名开始,我们通过电子屏、钉钉群、微信群及时公示表扬,激发了教师的斗志,喜讯接连不断,校园氛围昂扬向上。


表彰重细节,形成一种风气。我们特别重视每学期的教师总结大会,都用相当长的时间积累素材,挖掘典型。通过总结大会,我们想让全校教师深刻地感受到,每个人的一言一行,每个人的默默付出,学校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们的教师付出得很多,但其实他们要求得很少,只要领导们关注了,认可了,他们就觉得有价值了。


我们一直倡导“细微之处见精神”的观念,也相信“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的思想同样适用于学校管理!所以,我们愿意用全体班子成员的真诚欣赏和由衷赞美,凝聚力量,汇集洪流,将我们二实中打造得更加强大,更加辉煌。


( 3)管理就是平等待人


《论语》中有一句话:“不患寡而患不均”,意思是人们不怕贫困而担忧分配不均匀,足见公平对团队的巨大影响力,如果管理者有私心、偏心,那么即使成绩显著,也会因内部的不忿不满而产生危机。“公生明,廉生威”,工作中,我们始终秉承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奖惩合理,不掺杂任何私心杂念。严谨的考核标准,让教师有章可循;开放的教代会制度,让教师有理可诉;透明的评优标准,让教师心服口服。正是因为我们坚持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我校教师才会全心全意、兢兢业业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整个学校才会形成你追我赶、锐意进取、勇争一流的良好风气,学校各项工作才能实现突破式发展。


( 4)管理就是成就人


常听到有的教师感叹“太累了”,教师这个职业确实繁重而琐碎,但是累不仅是生理状态,更是心理状态,当应对不了复杂的教育形势,事事落后,工作中没有了成就感,那么即使任务再轻,也只能感受到无法承担的“累”。所以管理的最高要义在于帮助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帮助他们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水平。


近两年,荣成教育的培训力度前所未有的增大,外出学习的机会也日益增多,至少每月一期的教育大讲堂,让更多的老师见识了名师名家的风采,学习了省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高频率的培训活动,让我们越来越深刻的领悟到,真正的成长是发自内心的。如果我们只是依靠培训学分、点名签到来控制教师参加的培训,那么,再高端的培训也只能变成沦为教师疲于应付的无聊、无意、无趣的事情。因此近几年我们在教师培训上转变思维,以学校倡导、教师自发参与为组织形式。在组织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发现老师的心灵被触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的,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被激发了,他们善良、包容、敏感、追求意义人生的情怀被重新点燃了。比如我们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说起来他们都几乎有点傻。十几个人结伴考取心理咨询师,每一个挑灯夜战的夜晚、每一个集体商讨问题的深夜、每一个苦苦读书背诵的凌晨都见证了他们的执着、奉献与毅力。读写团队更是每日提交一份读后感、每周一篇教育叙事、每月一本教育书籍(我每天在里发一段或经历会引导的文字,大家以跟帖的方式跟帖交流),非常明显的看到了我们的团队,由原来的闭塞、拘谨到如今的畅快淋漓的表达教育思想,行云流水的记叙教育故事。 2018年,团队的刘老师已经发表了 16篇作品,这是非常瞩目的成绩,当然,我看到的并不是这些所谓的数字,我更重要的是领略团队老师心灵成长的历程,比如我们的邢老师,前几年,她精神衰弱,大半年没有上班,上课的时候讲台晕倒的现象也曾经发生过,但是她本身非常乐学善思,加入读者团队之后,她坚持记录班上问题学生的小事情,撰写的或长或短的文章,被我们戏称为教育连续剧,慢慢的她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越来越具有教育活力,大家都说她简直变了一个人似的,而且还申请当了初一年级的班主任。还有更多老师们的学习成长,不是被逼迫,不是被要求的,而是自觉承担,自觉吃苦,并乐在其中,这种精神状态是我们一直追求,现在终于实现了的。


曾经有人测量过,当一个人死亡的一刹那,他的体重会瞬间减少 21克,于是有人做出这样一个猜想,人的灵魂可能是 21克。且不说这个猜想和数字是否科学合理,但无疑,正是这关键的 21克,让人成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体,那么一所学校的 21克是什么?我觉得就是文化,是通过校长优质的管理,营造的人心向上、和谐发展的氛围和文化。


最后,想用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戴明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分享:在一个组织中, 90%的问题是由管理导致的,只有 10%的问题是由员工带来的。愿我们的校长能不断磨练自己的管理智慧,让每一所学校都能成为师生成长的乐园、家园。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小学校长的管理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