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与国戚斗争在封建制度中的必然性

我国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突出的反映了宦官与国戚间的斗争,并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东汉王朝破灭的导火索:宦官与国戚之间的争权斗争,而诸葛武侯说的:“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则是每个王朝奏响灭亡警报的开关,是根本原因。所以,如果不存在宦官或国戚,王朝的覆灭是否就能被避免?

答案是不可知的,因为在封建制度中,宦官与国戚之间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也是本篇文章的意义所在。

首先,我们来看宦官与国戚之间的斗争是如何埋下的祸根。宦官与国戚无论是从出身、学识等等各方面都大不相同,而君主最忧心的也必是外戚或者说外戚集团。第一,因为古代君主很少能到民间走动,与民间人相爱的情况很少,所以君主的妃子大都来自于官员府邸;第二,由于古代对“门户”观念执着,一直以“门当户对”为尚,所以,君主的妃子的原来的家庭,要么是大官,要么是即将被提拔为大官(较类似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这句话所具有的理性成分过少,只做类比,绝不同意);第三,由于古代并没有计划生育等相关政策,又由于科举制度中师徒称谓的逐渐习惯化,因此,官员间更容易形成以某位高官为首的利益集团。再因为人性中的不满足(一定意义上,可以等价于贪婪):所有人都希望君主之位是自己的,而君主必是多疑的(否则他一定是个不称职的君主,很容易就会被后世说成失败的案例),既然这种情况极其难被压制,那么种种原因让君主必须找到一个可以抵抗外戚的存在,而这就是内宦。古代的君主大都宠信宦官,是因为他们的贪心足够大,以及他们时刻清楚,他们只能依靠君主,一旦脱离君主的支持,他们就只能“为人刀俎”,而君主从不会把他们当做合格称职的行政官员,更多情况下,他们可能只是君主的密探(如明朝前期建立的东厂,以及后期建立的西厂)。

但是这又不是真正的诱因,或者说,不是全部的诱因。亚里士多德说:“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进一步的说,没有真正的朋友,会陷入一种彻底、可悲的孤独;没有友谊,世界也只不过是一片荒原。从这个意义上看,那些性情跟友谊格格不入的人,他接受的是野兽的性情,绝不是人的性情。培根说“你可以服萨尔沙养肝,服铁剂健脾,服纯硫磺舒肺,服海狸香活脑,可是除了一个知心挚友外,。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治疗心病。”可对于一个从小到大基本不会出过京畿的皇帝来说,他的朋友数目远少于我们,按现在一个假象的社交最小化的社会人来看:从小学开始,他每次只能与自己所在班级的同学认识,那么从他小学到大学,他总共可认识的人应该在200左右,工作后,交际开阔,但也只能认识同一个职业中的同时和行业翘楚,约200人,现在他认识了400人,排除可能重复的,约占1/3,那么他一生能认识的应该在260人左右,可是古代一个皇上,他一生能认识的都不一定会有这么多,那么他对友谊的需要,更加会远高于常人,而最容易结识的,首要是宦官,其次是外戚,因为这是在除他的宗族血脉外,唯一可能从小陪他的人。我们更不会忽视庞培之于苏拉,德西马斯·布鲁图之于裘力斯·凯撒,阿格里帕之于奥古都斯。

祸根被埋下后,我们再来看看这棵树是如何长起来的。从一个皇帝的成长历程来看,从他刚刚记事起,他就发现自己会被一直关在深宫内苑,这时,他身边有的人大概有如下几种:一、宦官,二、奶娘及其他服侍她的宫女,三、国戚(这里,我将国子监等官员,甚至是某些其他官员家的送来伴读的小孩也包括了),四、家里人(如父母、兄弟姐妹等等)。我们的观察对象度过了一般皇家孩童度过的童年,迎来了一个他必须面对的话题:夺嫡。经过一系列操作,这个人成为了下一任皇帝,此时,我们来看看,他周围还有哪些人。首先,宦官由于他们的审时度势等等锻炼出来的本领,依旧存在;奶娘及其他宫女,会一直存在的,只是对政坛的作用微渺(不排除后面有人借用奶娘搞什么文章,但毕竟是少数,而且奶娘是否存活也要保留疑问),我们权且忽略不计;国戚,虽说在夺嫡中由于支持的人不同,其结果不同,但相应的,扶持皇子一登大宝的,必将赢取新皇的恩宠;家里人,在夺嫡中,剩下来的皇子本就是少数,姐妹嫁的嫁,赏的赏,父亲已然驾崩,母亲可能在,但是左右朝局的能力主要来自于娘家的关系,也即当下的国戚(同样,我们也不排除垂帘听政这类的,但是,从汉高祖刘邦开创的“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诛之。”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这种可能性)。突然间,这位我们选择的观察人身边就只有外宦与内戚了,如若他父皇宠信宦官,逼着他认个宦官做“亚父”,那么二者对立局面便形成了。

通过上述讨论,答案昭然若揭,宦官与外戚的斗争在封建制度中根本不能被避免。只是真正聪明的君主,知道什么是自己的底线,以及自己的底线是否真的能被被统治阶级接受罢了。

不知

2018.2.15

你可能感兴趣的:(宦官与国戚斗争在封建制度中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