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幼儿园开学小朋友抽血的视频火了。
第一个正在抽血的小姑娘疼得嗷嗷叫,第二个排在后面受影响也开始哭,第三个小朋友更可爱,直接用手捂住眼睛,我不看,我不看就不怕了。但是心里一定在喊:“妈妈,我想回家。”
对小朋友来说,人生有两大噩梦,一个是开学,一个是打针。
和朋友圈里一位家长聊天,听说她家的孩子前几天生病了,一连跑了几家医院,查出孩子患上情绪障碍。
因为疫情的原因,中小学生到现在还有地区没开学,在家里呆久了孩子就懒了,同时也对开学充满了恐惧。年龄大一点的孩子知道开学是必然的事,会自己排解烦闷的情绪,见到熟悉的老师和同学,不开心会很快就过去。
但是对年龄小的孩子,小学生,幼儿园,开学前一天就已经产生抵抗情绪了,从出门到学校门口上演了无数次“尔康别走”桥段。
在学校里不吃饭,不和同学玩耍,喜怒无常,仿佛“上学”变成了“坐牢”。第二天继续上演第一天的情况。
其实这些症状并不是无中生有,也不是孩子太脆弱,或者是故意无理取闹。而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病,叫分离焦虑障碍。
分离障碍焦虑就是与亲人或者照料者分离或离开他熟悉的环境时,表现出过度的焦虑情绪和一些躯体不适。此类儿童焦虑情绪的严重程度超过正常儿童的离别情绪反应,社会功能也受到明显影响。
从七个月到学龄前,几乎所有的儿童都曾因为与父母或主要养育者分离而焦躁不安。但如果焦虑表现严重,影响到日常正常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活动,且持续时间超过4周,则儿童可能出现了分离焦虑障碍。
一、分离焦虑障碍患儿的表现
分离焦虑障碍的患儿在与父母分离或离家时,表现出不恰当的、过度的、影响行为功能的焦虑,是孩子离开父母时出现的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与依恋对象分离时,患儿表现出的与年龄不符合的,过度的、损害行为能力的焦虑,多发生在6岁以前,发病高峰是6~11岁。依不同年龄,患儿会有不同的行为反应。
幼儿期
幼儿期常常表现在与主要依恋对象(通常是母亲)分离时,大哭不止,抓住亲人不放,乱踢乱跳,躺在地上打滚,不能接近,拒绝吃饭,严重者可能会哭闹一整天天;或者表现为入托时大哭大闹,家长走后追随老师要求回家;早上入托前躲在角落里不出来,家人把他抱出门仍然大哭不止,甚至呕吐。上述表现的持续时间会比较长。
学龄前期
学龄前的患儿有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常常不切实际的出现一些担心,如担心父母或者主要依恋对象被伤害,担心有灾难降临到亲人身上,会被谋杀或者被绑架;担心不幸事件会把自己与主要依恋者分开;常做与分离有关的噩梦;不愿单独就寝,严重的会因为害怕离开主要依恋者而不愿意上学或去其他地方。
学龄期
学龄期患儿主要表现为对分离的过分苦恼。分离前过分担心即将到来的分离,分离时表现出痛苦、依依不舍的情绪,分离后出现过度的情绪反应,主要是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哭泣,甚至还患儿想象中的分离也引起痛苦的情绪反应。
青春前期
青春前期最常见的是躯体症状,常常表现为头痛、头昏、胃痛、恶心等各种不应症状,甚至以此借口逃避或拒绝上学。
二、病因
1、生物学因素
遗传易感素质在起病上具有重要影响,分离焦虑障碍的发生与儿童的气质,自身个性有关。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比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是任何社会文化背景中父母最先能观察到的儿童的个人特点。
气质有很多种分法和类型,比如困难型儿童或迟缓型儿童,易产生情绪障碍。研究还发现,分离焦虑障碍有家庭聚集现象,有遗传使者占12%。具有焦虑特质的父母,他们的小孩从小就表现出内向,害羞,胆小,在面临新环境及不熟悉的人时,会出现回避行为,被称为行为抑制。
2、心理与社会因素
父母因素和不良的教育方式,对儿童过度保护或过分严格苛求,态度粗暴等都可能是儿童发生情绪障碍。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儿童入园适应快慢的重要因素,成人与儿童的关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实践证明,父母平时不娇惯孩子,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鼓励孩子探索新环境,与新伙伴一起玩,这样养育的孩子入园的适应期就较短,情绪问题也比较少。反之,会很容易产生情绪和心理上的问题。
3、环境因素
环境变化会给孩子带来诸多的不安安和紧张,当孩子从家庭迈入幼儿园时,周围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变,这个时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
分离焦虑障碍与孩子环境的改变和孩子对生活的适应能力有关。有的孩子在上幼儿园前还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当他到了幼儿园的陌生环境中以后,他会本能地产生不安全感与不适应感,因此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三、诊断与诊断标准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关于分离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A. 个体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时,会产生与其发育阶段不相称的,多度的害怕或焦虑,至少符合以下显现中的3种。
1、当预期或经历与家庭或主要依恋对象离别时,产生反复的、过度的痛苦。
2、持续性和多度地担心会失去主要依恋对象,或担心他们会受到诸如疾病、受伤、灾难或死亡的伤害。
3、持续的,过度的担心经历导致主要依恋对象离别的不幸事件(比如走失、被绑架、事故、生病)。
4、因害怕离别,持续表现不愿或拒绝出门,离开家、去上学、去工作或去其他地方。
5、持续性和过度地害怕或不愿独处或者不愿在家或其他场所与主要依恋对象不在一起。
6、持续性地不愿或拒绝在家以外的地方睡觉或不愿在家或其主要依恋对象不在身边时睡觉。
7、反复做内容与离别有关的噩梦。
8、当与主要依恋对象俩别或预期离别时,反复地抱怨躯体性症状(比如头疼、胃疼、恶心、呕吐)。
B. 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是持续性的,儿童和青少年至少持续4周,成人则至少持续6个月。
C. 这种障碍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学业、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D.
这种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比如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中的因不愿过速改变而导致拒绝离家,精神病性障碍中的因妄想或幻觉而忧虑分别,广场恐惧症中的因没有同伴陪伴出行而拒绝出门,广泛性焦虑障碍中的担心疾病或伤害会降临到其他重要的人身上,以及疾病焦虑障碍中的担心会患病。
四、疾病治疗
心理治疗
1、一般心理治疗
可以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比如耐心地听患儿诉说,对患儿的痛苦适当地表示同情,消除他们的顾虑,以帮助控制他们感到不安全和失败的心情;也要帮助患儿消除各种不利因素,比如对于适应环境困难和适应较慢的儿童,要给他们足够长的时间去适应,并且要防止太频繁的环境改变 。
另外,要帮助有焦虑倾向的父母认识到本身的个性弱点可能会对患儿产生不良影响,要想治好患儿必须先要治好家庭的其他成员。
2、家庭治疗
以家庭为对象的团体心理治疗模式,其目标是协助家庭消除异常,病态的情况,以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家庭治疗的特点是不着重于家庭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构造与状态的分析,而是将焦点放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与关系上;从家庭系统角度去解释个人的行为和问题;个人的改变有赖于家庭整体的改变。
3、沙盘游戏治疗
该疗法是在治疗师的陪伴下,让来访者从摆放各种微缩模具的架子上,自由挑选小模具,摆放在盛有细沙的特制容器里,创造出一些场景,然后由治疗师运用荣格“心象”理论去分析来访者的作品。
沙盘游戏治疗以心理分析之无意识理论为基础,注重共情与感应,在“沙盘”中发挥原型和象征性的作用,实现心理分析与心理治疗的综合效果。
药物治疗
以抗焦虑药物为主,苯二氮卓类药物疗效较为理想,起副反应少,交易为患儿和家长所接受,但易被滥用,所以应在专业机构和儿童精神科专业医师指导下短期使用。常用的抗焦虑药物有地西泮、奥沙西泮、劳拉西泮等。
很多家长可能觉得情绪障碍不算病,还不是很理解,尤其是一些忙碌的“父亲们”。有不少父亲缺席孩子的教育,一出现问题就会问妈妈,但是有很多病都和家庭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儿童延续到成年。
六一儿科医生提醒您,不管是心理疏导还是情商训练,并不是孩子达到非常严重的时候才进行治疗或干预,那个时候就已经比较困难。
尽早做一些情绪上的准备,带着孩子寻求专业帮助,鼓励孩子做一些心理上的建设,能够让孩子尽量避免遇到情绪障碍问题。
如果您的孩子有情绪障碍问题,在文章下方评论,小编为您推荐六一儿科医生。
关注六一健康,关注儿童的健康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