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圈“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铎,这下打脸了~~~

当代启功先生有言曰:“觉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这句话就是说的我们今天的主人公王铎。

王铎,字觉斯。明末清初书画家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 。王铎精于诗文书画,尤以书法成就最高,被后人尊称为“中兴之主”、“四百年来第一人”、“神笔王铎”。

王铎 自作诗《送友》 

故宫博物院藏

神笔王铎

这个“神笔王铎”的称号,还有一个让人惊叹的小故事。

说王铎入阁拜相后,皇帝让他书写一幅匾额:天下太平。楷书巨匾挂上后,在一片赞扬声中,一个太监忽然发现“太”字少了一点,成了天下“大”平。

额~~~在如此氛围中,这样的声音显得尤为刺耳,真怕皇帝一个不开心让这个小太监脑袋搬家。

“乱世出英雄”这句话什么时候都是真理~~正待发问之时,但见王铎不慌不忙地手握颓笔,饱蘸浓墨,将笔向匾上掷去,不高不低,不歪不斜,恰好点在“大”字左下方,遒劲洒脱的一个“太”字,活灵活现地展示在众目睽睽之下。

皇帝惊喜万状,脱口称赞道:“ 王爱卿真乃神笔也。”从此“神笔王铎”驰名天下。

“打铁还得自身硬”,没这金刚钻,你以为王铎敢这么鲁莽的揽这瓷器活?所以我们做事情之前自身能力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这样的王铎,是不是很潇洒?但是不要忘记我们今天的标题哦,我们今天是要看看王铎如何打脸的。

打脸之独宗羲献

王铎书法,出规入矩,张驰有度。有的如高山坠石,有的如古藤爬崖,有的如刀劈巨石,有的如枪棒排阵,笔笔精到,字字珠玑,磅礴如有神肋,气韵贯通。

王铎《行书赠单大年家丈立轴》 

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馆藏

王铎曾言:吾书独宗羲献。就是说我的书法,只学二王的,只遵循魏晋风度,其他的看着也就一般般吧。

可是我们从他的书法体势中来看,分明取自米芾。

米芾的欹侧,八面出锋,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的感觉在王铎的书法中也是有明显的踪迹,尤其是最著名的"蟹爪"勾,王铎书法里面也是多见。

你要拿这个和王铎辩解,他又会说:米芾书本羲、献,纵横飘忽,飞仙哉!深得兰亭法,不规规模拟,予为焚香寝卧其下。

什么意思,就是说,对啊,我承认我里面有米芾的东西,一看你就没文化,难道你不知道米芾也是学的二王么?

恩,惹不起惹不起,你说的都对。


王铎 《临兰亭序》(局部)

吉林省博物馆藏

打脸之唐代草书为野道

他曾抨击唐代高闲、怀素、张旭为野道:

《草书唐人诗卷》:“吾书学之四十年,颇有所从来,必有深于爱吾书者。不知者则谓为高闲、张旭、怀素野道,吾不服、不服、不服”!

王铎 《草书唐人诗卷》(卷末局部)

《草书杜甫秦州杂诗卷》中:“丙戍三月初五,夜二更,带酒……非怀素恶札一路。观者谛辨之, 忽忘”。

《琼蕊庐帖》中说:“怀素独此帖可观,他书野道,不愿临,不欲观矣”。

王铎《琼蕊庐帖》(局部) 

这话听着是不是感觉有点“狂”?对了,就是有点狂,就是“不服不服不服!!!”是不是感觉这语气有点熟悉?

是的,唐代草书的代表:高闲、张旭、怀素的草书草书创作态度也是一个“狂”字。

如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写张旭:“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李白夸怀素“独任天机催格律”,“志在新奇无定则

都是狂人,谁又能服谁~~~

可是,什么叫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是诚实的。王铎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字。

虽然表面上王铎不服张旭,怀素,但是他的书法相当程度得益于他们。

他在《琅华馆帖》中写到:“法书染翰目:王羲之《初月》……杨凝式《昼寑帖》,张长史《秋深帖》……”。

王铎苦心给子孙开列的法书目录中,张旭《秋深帖》、怀素《去夏帖》,竟赫然在目。关于王铎的学书路径,可以说给我们留下了无限遐想。

来,我们再看个王铎的日课,临怀素。

王铎《临怀素千字文》(局部)

这一波打脸操作也是来的猝不及防~~~

王铎正解

这篇文字所说的点,也可以理解为:书法家那些不能说的秘密。

书法家林散之:觉斯书法出于大王,而浸淫李北海,自唐怀素后第一人,然尽变右军之书法,而独辟门户,纵横挥霍,不主故常。

当然,王铎能在书法圈有一席之地,是由于他对书法史起到了推动作用。王铎在章法上的取“雨夹雪”的方式,在墨法上的以浓取神。

对于王铎“二臣”身份了解以及与傅山不为人知的故事,我们都会在后续带大家一一了解~~~这些古代书家身上的故事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这样的王铎,是不是在你的印象里更立体了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法圈“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铎,这下打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