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教学的情调》共读第4天

一、那些被触动的话

情感关系大于知识体系,是我们小学阶段师生关系最为实质性的特征。知识是冰冷的事物,但情感是热烈的,把感情融入知识,知识可以更好的被学生接纳。

我们的职业生涯中注定要遇到不同起点的孩子,我们要做的是接纳他,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学生得到老师善意的鼓励,得到老师及时的帮助,出错的时候也能得到老师温柔的包容,这一切,一定会对孩子产生一种稳定的积极的影响。

(联想到的事:

陈昱老师说:没有足够的价值感而又不得不完成一件事时,通常会选择逃避式的拖延。即“我为什么要努力”的问题。

那学生课堂上不认真听课,做小动作,算不算是对于老师要求的调整到好的学习状态的一种拖延?

小齐是一个很聪明的男孩,但在这次疫情过后,回到学校的这一周,上课时多了很多的小动作,还总是和组内的同学乱说话。前两天和孩子爸爸沟通时,孩子的父亲告诉我说,现在是你和他说什么他都点头答应着,但过后还是照原样去做。我开始静下来思考,当时的想法是:他对自己没有要求,对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我和他谈话,让他找一找自己内心处对自己的期待,而不是父母或老师的期待,找到后又引导他制定出计划。

这其实也是在找“我为什么要努力”,谈话后的第2天他比之前的状态好了很多,我会继续跟进他的状态的调整,期待他可以早日遇见期待中的那个自己。)

参差多态是对一切生命的承认与尊重,课堂中的多样性是生命不同的体现,一切存在都是正常的,先接纳再帮助。生命的成长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备课或是教学都应以学生的生长为出发点,学生的生长点是课堂的导向。

二、教书还是教学生

教学时,如果我们只想着下一步教什么,心里只有教材和自己设计的教学过程时教学就变成了教书,而不是教学生了。课堂上我们应该想的是学生这样反应时我该教什么。

教学中比“招”更重要的是“标”,当老师听学生回答时,我们要听到的不仅仅是某个结论,更重要的是要听出学生发言时,他们语言里所表现出的情感、想法、兴趣与自信,通过他们的回答来判断他们的思维活动情况,满足程度等。这样才能更好地灵活地把握教学进程,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力。

三、今日自我觉察——计划应有弹性

凌晨两点接到电话,线下教学改为线上教学,从此刻起,时间开始错乱,开始睡不着,一直到了六点,勉强又睡了半个多小时,开始起床做饭,调整设备,准备上网课。原本以为今天的时间会富裕,上午看书时还多看了一部分,想着先看书,下午再整理笔记,下午遭遇了来自儿子的突发状况,于是把整理笔记的时间继续后调,谁成想,晚上接到学校的任务,从8点开始一直处在接电话回信息的过程中,晚上一个直播课没能完整听,整理笔记的心也没能静下来,还有一个课和作业没能完成。

原以为自己学会利用碎片时间了,但还是没能逃过情绪的影响,这也是计划中的无常吧,没给自己预留足够的时间,遇到突发事件才会如此狼狈。这也是在提醒自己:不要把计划安排的太满,别太高估自己的能力,计划应有一些弹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常教学的情调》共读第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