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概述与班级目标管理——《班级管理原理与方法》摘录和感想

作者:李明敏 李渭侠

115个想法

一、阅读背景和思路

回深圳了,着手布局下学年的各种工作,紧张的状态显现了。回到深圳觉得整个节奏氛围都加快了,深圳的气场似乎就是很高效率的,今天午睡没听到闹钟响,睡了将近两个小时,看了一会儿朋友圈,感受了一阵YouTube和一个搞美学的姐姐提供的美学视听享受,吃完晚饭,感受到今天的目标工作任务还没完成,有点心慌了。-_-||

经过查阅资料,昨天、前天梳理了班级体建设的工作层次,发现班级发展的梯度是从班级管理到班级文化建设的(包含活动育人与体验式班会设计),其中学生心理辅导与习惯培养、家校协同育人贯穿始终。

前天开始,听班级管理相关的课程和书,打算听三份班级管理相关的电子书/讲座,浏览三本班级管理相关的纸质书,然后把《文化建班千字文》听完。

昨天早上十点半出门,晚上八点多才下飞机,飞机晚点三个小时,这三个小时中,我看了30几页《教师的语言力》,在微信读书听书《班级管理原理与方法》100页,今天早上送孩子去上书法班,将近一个半小时等在门口,继续听《班级管理原理与方法》,听到了191页。



二、摘录与旁批

第一节 班级管理的内涵与特点

>> 其年龄为13—18岁,属于少年期和青年早期,也称青春期。由于身体的迅速发育,他们的心理也变得错综复杂,被称为“人生的多事季节”,心理学上谓之“心理断乳期”。

>> 第一,班主任应是教育者、管理者,即负有教育学生的责任。

>> 第二,班主任又应是心理工作者。

>> 第三,班主任还应是知识丰富的学者。

>> 第四,班主任要成为导演兼演员。

>> 第五,班主任又要成为社会活动家。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 所以确定班级管理目标,既要有规定性,又要有创造性,同时还要有广泛的学生基础及实施的保证。

>> 所以班级管理计划必须订好,同时更重要的,是保证计划实施,使班级管理目标明确,操作有序,落实具体。

>> 班主任要做好这项工作,不仅自身要付出艰辛劳动和创造,

>> 日常管理工作可能遇到的都是些“个别行为”或“小”事情,但这些“个别行为”或“小”事情,常常会因为未及时处理而成为一种传染源或形成一种不良的后果。

>> 学习管理的目的是促进和保证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学习制度、学习习惯、学习纪律、学习评价以至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等,都是学习管理的内容。学习管理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科学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学习,刻苦而又充满信心地学习。

>> 这样才能克服班级德育管理中的随意性和短期行为,使班级德育管理真正形成客观运作机制。

第三节 班级管理过程

>> 对于班级管理而言,没有学生参与的管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只有注意发挥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才能使管理具有生命力,也才能通过管理促进活动的开展。

>> 班级管理过程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四个环节。

>> 班级管理计划(即班级工作计划)是指确定班级管理的目标和拟订实现目标的具体要求、步骤和方法,是班级管理全过程的起点和指南,也是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条件和重要手段。

>> 有的班主任不去按计划工作,他们只是在上传下达,只是在“维持”班级的秩序,当然就谈不上对班级实行科学的管理。

>> 1.制订班级管理计划的依据(1)学校工作计划。

>> 理论指导和借鉴经验。

>> (3)本班的实际。

>> 2.制订班级管理计划的基本要求(1)要有明确的目标。

>> 要把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确定为远期的、中期的和近期的目标,时间越近,目标的内容越要具体,以便于实施、检查和评价。

>> (2)要有针对性。

>> (3)要切实可行。

>> (4)要有连续性。

>> (5)要便于检查。

>> (6)要有创新性。

>> 3.班级管理计划的内容

>> 制订班级管理计划的步骤

>> 经过充分讨论,并征求科任教师意见,

>> 本班的基本情况与分析。本班的基本情况包括:本班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分析,班级发展的水平和特点,班级学生的特点,学生家长情况及社会影响情况,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班级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等。

>> 班级前两周就要安排相应的活动,围绕校运动会做准备。

>> 具体活动计划的写法。

>> 但是最后一定要留有空间,因为不可能每个具体活动完成后都要写总结,所以当活动进行完毕,可以将活动的完成情况记录在计划正文后面,以备总结反思。

>> 。有效的指导,应该是指点而不说教,帮助而不代替,批评而不压制。

>> 除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外,还要采取各种鼓励和激励手段,去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以调动全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若学校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对原计划就要进行补充,若原计划有不符合实际的内容就要进行调整,使计划更符合客观实际。

>> 但不能使计划与实际完全脱节,做到实施不脱离计划,计划不脱离实际。

>> 会议检查是班主任以会议汇报的形式进行检查,这种方式有利于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 检查要发动全班学生积极参与。检查不仅是班主任的职责,也是全班同学的共同职责。既要有班主任对学生的检查督促,也要有学生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检查督促。只有这样,检查活动才能产生积极效果。

>> 按范围分,总结包括班级工作总结、学习小组总结和个人学习总结;按性质分,包括班委会工作总结、团队组织工作总结;按内容分,有综合性班级工作总结、思想教育工作总结、学习总结、体育卫生工作总结、劳动总结等;按时间分,有阶段总结、学期或学年总结等。

>> 总结过程是班主任与学生相结合的过程。无论哪种形式的总结,其方法是:先由班主任提出要求,由上而下开展讨论,再由下而上进行总结,班委会汇总,最后是上下结合,由班主任在征求科任老师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性总结。在总结中,既要防止脱离班上工作实际,脱离科任老师,“闭门造车”,又要防止主观主义,“个人说了算”。

>> 总结班级工作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为依据,从学校的性质、任务和班级实际出发,按照拟定的目标要求,认真搞好班级工作总结。

>> 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 (3)善于运用典型实例说明问题。

>> (5)把总结和评优综合起来。回顾过去是为了推动未来,总结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前进。一般来说,当班级工作的成绩与计划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时,总结对全班学生产生的激励作用较为明显;

>> 当实际效果与计划目标不一致或差距较大时,总结则容易使学生产生泄气、怒气和消极情绪。无论哪种情况,班主任都要通过总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总结与评优结合起来,增强全班学生夺取新成绩的决心和信心。

>> 总之,总结也要伴随着计划实施完成而及时进行,根据检查获得的实施效果,归纳计划实施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对管理方式、方法进行反思,总结出适合本班的教育管理措施和手段,为下一步的计划做好准备。

第四节 班级管理的观念与原则

>> 班主任要确立管理的发展观,首先管理思想要适应时代的新变化,突破“教师中心”的传统模式,改变“独裁专制”的管理方法,确立“学生发展中心”的管理模式。

>> 吕型伟曾说:“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

>> 管理的主体观,要求确立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 第一,具有民主精神,实施民主管理。

>> 民主管理在一定意义上就是鼓励和支持大多数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参与班级决策。

>> 第二,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 共同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实施班组长轮值制等,增强学生班级的主人翁意识。

>> 第三,要指导学生进行管理。

>> 第四,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独立开展工作。

>> 对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也要在管理中让出一片空白,让其自我管理,参与管理,以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

>> 组织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参与社会活动,使之较为全面地了解、认识社会。

>> 同时,在管理中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设施、教育渠道,挖掘管理资源,把班级对学生的管理延伸到家庭和社区,调动各种积极因素,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环境中认识自我,促使自我成长,从而提高其服务社会的能力。

>> 学习成绩不合格是次品,思想不合格是危险品,身体不合格是废品

>> 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较好的效果,

>> 班级管理头绪复杂,不仅要做思想工作,引导学生学习,组织班级活动,也要转变差生,化解学生矛盾,处理偶发事件,等等。同时班主任还有繁重的教学任务,要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

>> 为此,确立管理时效观十分必要。一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个别差异、家庭及生活环境,从而加强管理的针对性;二要研究管理规律,总结管理中的得与失,探索规律,不断提高管理功效;三要研究社会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给中小学生的影响,增强管理适应性变化;四要研究工作艺术,掌握管班技巧,把握管理的契机,切忌一人生病众人吃药,导致管理的负效应。

关键法律,级组认领,班主任会前抓重难点讲述

>管理法治观

>> 管理法治观

>> 要引导全班学生积极主动地制定班级远、中、近努力目标,以及小组、个人目标。

>> 一个班级,如果只有管理者的积极性,靠管理者单枪匹马地“管理”,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也不可能有很高的效率,班集体也难以形成。

>> 要强调民主与集中的统一。

复工时做问卷调查,收集问题与目标

>第一,管理者要增强民主意识,让学生参与管理决策。

>> 第一,管理者要增强民主意识,让学生参与管理决策。

>> 第二,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接受学生的监督,不搞“一言堂”,切忌家长作风。

级组长就相当于一个班主任集体的班委

>第三,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各种组织,适当扩大班委会的权限,让他们大胆开展工作,锻炼和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 第三,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各种组织,适当扩大班委会的权限,让他们大胆开展工作,锻炼和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 第四,努力创造一种民主气氛,为学生行使民主权利提供机会、创造条件。

>> 设“合理化建议登记簿”“合理化建议奖”等,鼓励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

>> 贯彻教管结合原则,第一,要求管理者应用科学的道理和正面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调动其受教育的内部动力,使他们在思想品德、学业生活等方面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第二,管理者要引导学生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

>> 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尊重科任教师,及时向科任教师反映学生的意见和要求,激发科任教师关心班级工作的热情,达到互相配合、共同为班集体建设出力的目的,形成一个有条不紊的班级管理体系,增强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 少先队组织和班委会是学生集体的核心,是班级管理的依靠力量。要充分发挥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二章 班级目标管理

>> 班级目标的设定是组建班级的首要任务之一,是班级群体向班集体迈进的根本条件。

第一节 目标管理概述

>> 学生在承诺目标和被授权之后是自觉、自主和自治的,因而,目标管理能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

几年级开始合适?

>每个人都可以用目标指导自己的行动,实现自我管理。

>> 每个人都可以用目标指导自己的行动,实现自我管理。

>> 只有每个人员完成了自己的分目标,整个班级的总目标才有完成的希望。

>> 成果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是评价管理工作绩效的唯一标准。

>> 有时奖惩不一定都能和目标成果相配合,也很难保证公正性,从而削弱了目标管理的效果。

第二节 班级目标管理的意义与原则

>> 目标管理恰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激励管理模式,强调参与性、民主性和自我控制性。

>> 在班级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使学生参与制定集体目标并拟订自己的个人目标,再由他们自己去贯彻实施,可以有效地满足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尊重感乃至成就感。

四至六年级可对学生放权

>目标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管理活动体系,它不同于传统的管理方式,在过去,班级管理通常是被动式的,即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新问题……班主任只是扮演救火员的角色。而目标管理方式是:树立目标—实现目标—新目标……这种管理使班主任实现了从家长式、事后把关、重表象的管理,向民主式、分权式、分层式管理的转变。

>> 目标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管理活动体系,它不同于传统的管理方式,在过去,班级管理通常是被动式的,即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新问题……班主任只是扮演救火员的角色。而目标管理方式是:树立目标—实现目标—新目标……这种管理使班主任实现了从家长式、事后把关、重表象的管理,向民主式、分权式、分层式管理的转变。

>> 一个好的目标应当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较高的达成度,而达成度的高低取决于吸引力的强弱,班主任须根据学校的总体目标,针对本班的现状,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选择一些经过努力能够达成的目标,引导学生“爬坡”,使全体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都能分享到成功的快乐。

>> 班级目标必须是可量化、可操作、可评估的,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特征,而不是抽象的模糊之物。

>> 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应分阶段、按要求进行定量分析,有些不能直接量化的指标,可以先定性然后进行二次量化,

>> 班主任要掌握包括“系统论”“控制论”在内的有关管理知识,

第三节 班级目标管理的过程

>> 在确定班级目标时,班主任应引导学生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班级成员的实际情况,

>> 班级总目标的制定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熟度的不同,分别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自上而下法适用于低年级但通用于各个年级,先由班主任提出总体理念,然后交给学生们讨论,最后修改形成班级总目标;

>> 自下而上法适用于成熟度比较高的年级(尤其是在低年级时已经实行过目标管理的班级),由学生自己讨论,提出目标,再由班主任审议,形成班级总目标。

区、市级优秀中队

>市级优秀集体”水平

>> 市级优秀集体”水平

>> 如果仅由班主任一个人做主,没有广泛的学生参与,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就会逐渐丧失对班级管理的热情,从而不利于班委会开展工作,不利于班级各项活动开展与目标的实现,使班级目标失去应有的教育意义。

>> 因此,在制定班级目标时,要经过学生反复讨论与筛选,而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宣讲,让学生明白制定这些发展目标的意义,在取得学生的共识后才能成文。

>> 激励性是指目标制定以后,能够凝聚班级各种力量,协调班级各种活动,成为学生个人乃至全班的学习动力。

>> 激励性的关键在于使学生感觉到有进一步行动的价值,并且克服困难,向着既定目标前进。

>> 首先把班级管理目标分成若干项目的二级子目标,如日常行为规范子目标、学风子目标、集体荣誉子目标,等等;然后再把二级目标分解成具体的三级子目标,

>> 如日常行为规范子目标又可以分解为课堂行为规范、餐厅行为规范、宿舍行为规范、集会行为规范,等等,如此层层展开,最后落实到使每个学生制定个人目标。

>> 与此同时,班级目标还应纵向分解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从而构成班级目标管理体系。

>> 半年内达到‘校级良好班集体’水平,一年内达到‘区级优秀班集体’水平,三年内达到‘市级优秀班集体’水平”。

三元人格,小组打分

>目标值是目标内容的定量化,有时间、数量、质量、程序等指标,通常我们可以用百分比或换算成等级来表示。目标值凡能用数据表示的要尽量用数据表示,避免用模棱两可的概念指标。

>> 目标值是目标内容的定量化,有时间、数量、质量、程序等指标,通常我们可以用百分比或换算成等级来表示。目标值凡能用数据表示的要尽量用数据表示,避免用模棱两可的概念指标。

>> 初一(2)班的班级建设目标就要求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人人有自己喜爱的学科,人人有自己喜爱的劳动,人人都会1—2种小制作,人人都讲普通话,写规范字,人人都学会2—3种自我服务的技能”。

>> 还可以用“目标树”或矩阵图来表示目标内容、目标值、对策、责任者、时间等基本内容,使其形象清晰、结构一目了然。

>> 最好每个学生和班级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或“目标管理卡”,其内容包括目标项目内容、目标值、成果评价、签发日期和签订人等。

>> 一旦实现目标,就会产生成就感,满足其高层次的心理需要,从而形成激励,使学生既服从管理又主动参与管理。

>> 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对具体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师生之间要相互给予及时的帮助,要出主意、想办法,提供物质或信息的支持,做好必要的思想工作。

>> 科任老师或班主任一定要为学生实现目标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指导,其支持和指导可以重点抓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及时发现问题

>> 实践告诉我们,困难会导致挫折感的产生,挫折感又会抵消目标的激励作用

第三节 班级目标管理的过程

>> 班级目标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点:(1)自我控制。它

>> (2)逐级控制。

>> (3)关键点控制。

>> 对目标成果的评价是目标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下一个目标管理周期的开始。其目的有以下三点:一是掌握各级目标完成情况,为正确进行奖励或批评提供依据;二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发扬成绩,克服缺点,进一步提高目标管理水平;三是对班级成员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和“示范”作用。考评工作中肯定什么、赞扬什么、鼓励什么,都是具有“示范”意义的导向。目标成果的评价考核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 ”“文明学生”“科技创新先进个人”“文化艺术活动先进个人”“体育活动先进个人”“社会服务活动先进个人”等精神荣誉奖励,

你可能感兴趣的:(班级管理概述与班级目标管理——《班级管理原理与方法》摘录和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