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越发达,越需要保险

我家,大概是这个时代遗留不多的“大家庭”。

在乡镇长大,小时候对家最大的印象就是——热闹。

每每走在街上,都会有人说“这是赵家的女儿”,要是跟妈妈一起出门,叔叔阿姨伯伯奶奶能从街头喊到街尾。

逢年过节,更是连屋子都坐不下,小孩们只能在门外摆张小桌吃饭。

人多,礼也就多了;永远都有吃不完的酒席、上不完的礼金。

这家结婚生子要给,那边丧葬要给,但凡有人病了,去看望一次,也要给。

后来自己进了城,家却是“极小”的。

先是自己一人,后是夫妻二人,再是一家三口,再加上双方的父母偶尔过来,这也就是家的全部了。

因为经历过大家和小家的两种生存模式,在进入保险行业后,回顾老家“大家庭”的生存方法,心想,大家庭,不就是那个时代的保险么。

人生的几件大事,生、老、病、死,在大家庭的生存模式里,每个人经历到这几件大事的节点时,集全家全族甚至全村之力用“礼金”的方式凑够一笔足够度过关卡的钱,来协助我们应对风险。

生有满月酒,凑一笔小钱给年轻的夫妻养育孩子;

老有子女养育,儿孙满堂;

病也不怕,子女能照料,亲朋们能集资;

死后的丧葬,更是农村的“大事”;

而如今呢?

少育或者不育,家庭人口越来越少;年轻人们却也越来越不愿意参与到“家族”中来,过年能走的亲戚越来越少,甚至压根不走也是有的。

在这样的时代下,以小家甚至个体为单位,脱离了家族的保护,遭遇风险,便只能依靠自己。

前天读陈志武先生的文章,里面提到:人类从选择农耕的方式开始,就是选择了规避风险的生存方式。封建制度下的包办婚姻、家族体系,就是为了寻求稳定的一种选择。

他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为什么我们的祖先不想要婚姻自由、恋爱自由呢?为什么会接受包办婚姻呢?原来的婚姻不是为了爱情做准备,而是作为家庭的投资、养儿防老的回报。因此,我们可以从规避风险的角度来理解我们所熟悉的婚姻、家庭、宗族、风俗习惯、社会组织等概念。

从风险的角度讲,商业市场对于社会的贡献在于商人承担风险,以便帮助社会分散风险。

我们常以为封建制度必是愚昧,但其实那只是古人在那个时代里,为了维护生活的稳定而必定做出的选择而已。而我们如今可以开放,无非也是因为,经济条件足够允许我们自由。

保险是这个时代的必然产物。

经济越发达,个体会越独立;个体要独立,就必须要寻求市场化的规避风险的方式;就离不开商业化的保险市场。

从生病了全族集资,变成自己依靠自己。

你的家是“小家”还是“大家”呢?你又选择了什么样的方式来规避风险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济越发达,越需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