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楚简《老子》中阐述的治国修身之道

自满清崇佛抑道以来,至民国推崇基督。不少不良学子给道教打上了封建迷信的标签,并曲解附会整出了“道家消极”的说法。老子在周朝当了一辈子官,晚年告老致仕选择隐居生活,到了这些人的嘴里却成了消极避世,逃避现实。道家主张“居无为之事”,本意是“辅万物之自然”,却被曲解成了无所事事的不作为。种种怪论无不叫人拍案惊奇,却因为曾经的政治正确而能大行其道,使得两千多年的道家思想在近代史上明珠蒙尘。

老子不仅具有强烈的入世倾向 ,是一个积极的入世者。把老子本人当作是隐士,把道家文化作为隐士文化,是未得老子思想之真义,未得道家思想之精华。先秦诸子学的产生无不在于“经世致用”,司马谈说:“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这里的“一致、同归”说的是先秦诸子在家国天下的问题是立场是一致的,都在孜孜不倦的探寻治国平天下之道理,都是在为建立美好富足的社会而努力。就连被孟子批评为“一毛不拔”的杨朱,都是以天下为最终诉求,“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一、老子的“王亦大”思想

老子说: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道在天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独立不改,可以当作是“天下母”,这个道本身是没有名字的,老子称之为“大”,字之曰“道”。道很大,天很大,地很大,王也很大。这是老子从“道”的层次定义了“王”的概念,春秋时候的“王”除了周天子,还有徐王、吴王、楚王。

周天子这个王,是周代“天命观”赐予的,王是天的儿子,道生天,天生子就是周王。剩下的这几位王都是拼接土地兼并战争,实打实的打出来的王,老子并不反对“取天下”,也不见得反对兼并战争。老子说:“以无事取天下”,“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如果兼并战争不可避免的发生,也就符合了“万物之自然”的道理,老子探讨的是:“如何辅万物之自然?”这个问题,在取天下的问题上,他提出了“无事”的做法,在大国小国的兼并问题上,他提出了“处下”的具体做法。并且提出“江海所以为百谷王”是因为江海善于“处下”的道理,用这个道理告诫天下所有欲为王者,要懂得“不争,才不会败;处下,才能居上”的道理。圣人之所以被万民推崇,居民之上而不受其害,是因为圣人懂得了“以身后之,以言下之”的智慧。

二、老子的“以正治邦”思想

邦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国,什么叫做“正”?老子原文有回答“清静以为天下正”,所以“清静”不仅是是个人的修为了,更是治理国家的利器。清静和无为是一对组合,准确的说是清静于内,无为于外。

如果因为君主个人的干预,导致天底下忌讳特别多,那么反叛的人也会很多,这就造成了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如果民间的利器很多,那么造成的国家混乱也会很多。如果人们都知道君主有所癖好,那么投其所好的奇巧淫技也会更多。

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君主要做到“少私寡欲,见素抱朴”,少私,说的就是“天地不自生,而能长生”,天地是无私的,视万物为刍狗,人做不到像天地那样完全的无私,所以要争取“少私”,不要有过多的个人欲望,这并不利于个人的长久,也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治理国家不能凭借君主的智慧,德行都是修养出来的,单是凭借智慧计谋来治理国家,那是国家之贼,并非国家的福分。所以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君主要放弃那套阴谋诡计,要摒弃所谓的面南之术,摒弃虚假欺骗套路百姓,这样才能令民风淳朴。治国除了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之外,并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是以百姓之心为心,少私寡欲,这样百姓才能获取百倍的利益。君主没有不良爱好,也就没人投其所好,也就不会有奇巧淫技的出现,不把难得的货物当作宝贝,也就不会有人生产这些东西,有人见钱眼开去偷盗这些东西。

“不上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是“以正治邦”的具体措施,“绝智弃偏、绝巧弃利、绝伪弃虑”是拨乱反正的具体做法,都是要把国家运行到“正”的轨道上面。

三、老子的“天长地久”思想

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不自生”。圣人之所以能被百姓推崇,是因为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心。在这个无私的基础上,老子提出治理国家应该探寻“根深蒂固、长生久视”的办法,不少人把这一章节讲解为“修身之法”,甚至以此探讨“长生不死之术”,实在是断章取义,这句话前一句原文很清楚:“有国之母,可以长久”,再加上开篇的“治人事天”,很显然是讨论治国问题的。

治理国家首先得考虑“长久”的问题,嬴政自称秦始皇,而后二世、三世、百世千世的千秋万代传承下去,显然嬴政的想法很老子是一致的,但他没用搞清楚“有国之母”的问题,导致二世而亡。老子说治理国家的根本是“啬”,用《道德经》的话来讲是“俭”,“俭故能广,舍俭且广,死矣”,胡亥和杨广都是这么死的,杨广是真对得起他这个名字,一点都不冤。

关于君主的修身问题,老子三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名声和身体那个更亲?生命和财货那个更重要?得到和失去那个更有害呢?老子接着说:我从来没见过兜里揣个锥子而不伤害到自己的,那满屋子的金银财宝,就好比是兜里的锥子,聚敛的多了必然会伤害到自己,所以要学会“知足”,钱少了是自己的,多了还贪得无厌的想要更多,到头来财货会害了生命,所以俭是一种美德,广是一种能力,在名声、财货的问题上要懂得知足、知止。

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君主的节俭是必须的,节俭的目的是为了“广”,“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君主应当把圣人当作榜样,学习圣人在个人修身上面注重节俭,在与人时候大方出手,如此才能“广”。然后还得重视“早服”,早服就是早做准备,是后文中所说的“为之于无有,治之与未乱”,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未雨绸缪,道家治国从来不推崇“扶大厦于将倾”的强人政治,而是要在萌芽状态拨乱反正,所以道家的君主往往没有值得标榜的,却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最高明的领导,百姓仅仅是知道有这么一个人而已,对他的无为之事一无所知。

四、老子对“王侯”的规劝

“少私寡欲,见素抱朴”是老子讲完“以正治邦”的道理后对“王侯”的叮嘱,在讲修身治国道理时老子以“侯王若能守之”对统治者进行了三次规劝,分别是:“道恒无爲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知足,知足以静,万物将自定。……道始无名,善始善成。……道恒无名。朴虽细,天地弗敢臣。侯王如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道本身是没有名字的,但是世间万物无不遵循,朴本身也没有名字,但是天地都是他的臣。如果侯王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也就懂得了为什么要“见素抱朴”?如何可以持之以恒的保持下去,万物都能自然安定,何况是一个国家呢?如果万物生发,统治者激起了想要作为的念想,得考虑考虑“清静才是天下正”,要以没有名字的“朴”来对待,要懂得知足,知足才能让自己恢复到清静。道本身是没有作为的,但是万物都因为道而获得生发,万物的茁壮成长,统治者要有“慈”的心态,慈说的就是乐助其成的心思,是辅万物之自然的心态。

老子的“三宝”高度凝练了无为处世的智慧,要乐助其成,要以俭养德,要处下不争。因为道本身就是这样存在的,道的尊贵不是人们推崇出来的,而是自然如此。老子对王侯的规劝基于道的立场,希望统治者可以效法道,效法天地,顺应万物之自然,辅佐万物之自然,以这种智慧达到“功成事遂”的目的。

老子的思想是一贯的,《道德经》八十一章打乱了原本的逻辑,所以解读起来要费劲一些。《楚简老子》前后联系相对紧密些,笔者以“治国”作为话题,把相关内容串起来理解,得出如上结论。并无消极避世,逃避现实的意思,而是积极的思考现实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既包含了统治者的个人修行问题、有涵盖了治理国家的基本道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郭店楚简《老子》中阐述的治国修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