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的玻璃心

文/茱莉

01

我妈曾经是个特别不爱学习的人。

这个她自己也承认了。

她说学那些个东西有什么用啊?

能给我涨退休工资么?

她说的很有道理,

我竟无言以对。

所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让她学会了发短信之后,

我就已经放弃了让她使用智能手机的邪恶念头。

但是从去年开始,

她一反常态,换智能手机,装宽带,疯狂的投入了老年人玩儿微信的轰轰烈烈的队伍中。

事情的起因是两场同学会。

初中聚完了高中聚。

然后她收到了各级老同学的揶揄和嘲笑,

她们说,天哪,你怎么到现在连微信都没有玩儿过呢?

有些事情,我在她面前撒泼打滚,她也不为所动的,但是别人说的话都是立竿见影。

于是,她的整个生活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她开始疯狂的自拍,换头像,晒老年大学演出的照片,晒每次和老头老太们吃喝玩乐的照片,晒自己疯狂k歌的现场视频。

她也不再给我打电话了,都改视屏通话了,通话内容基本上都是这里怎么操作,那里怎么删除。

我说,你研究这么多,能涨工资么?

她认真的回答,

工资是不能涨的,但是乐趣增多了。

但是以前她和我喋喋不休的亲戚家的各种八卦,也从此改成了微信群里的各种八卦,谁和谁又有矛盾了,谁和谁又翻脸了。

一群退了休的老头老太,在老年大学里唱唱歌跳跳舞不是挺好么?怎么还有这么多闲事可扯呢?

02

都是微信闹的。

微信朋友圈传承于中国人际交往中的圈子文化,就是在大社会交往中创造属于自己的小圈子。自从有了微信朋友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种崭新的人际传播体验影响了人们的人际交往。

其间个中滋味,是不玩儿微信的人所不能想象的。

比如一言不合就屏蔽

大家都发朋友圈。有的人发的很频繁,一天发很多次,有的人几个月也不发一次。

莫小姐就是一天更新五六次的人,小张在评论里留言说,你太能发了,都被你刷屏了。莫小姐看了很生气,为什么别人都是点赞,你却一副嫌弃我的样子,我发的多怎么了,你可以不看啊,谁也没拿抢指着你非让你看!结果小张被屏蔽了。

过了一段时间,小张发现一件奇怪的事,以前小莫天天更新很多次,怎么最近一个都没了。出啥事了么?她点开莫小姐的相册,发现里面空空如也,那一刻才突然醒悟,原来她被屏蔽了。

她顿时怒从中来,我干什么了,哪里得罪你了,你凭什么屏蔽我?然后她也把莫小姐屏蔽了。她越想越生气,有很多次莫小姐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是来找她帮忙,她每一次都倾尽全力,她这么掏心掏肺的对她,她却悄悄的把她屏蔽了,于是,她拿出手机,直接把莫小姐拉黑了。

友尽。

比如,为什么你明明在微信中,却从不看我的朋友圈?

茫茫发现她的好朋友春从来就不看她的朋友圈,因为她从来不给她点赞,也不发表评论,最重要的是,她在朋友圈里发的很多动态和消息,春一概不知。为此,茫茫觉得心里很不平衡,她开始也劝慰自己,不要因为这个而计较,不就是个朋友圈么,也许她平时根本就不刷朋友圈,所以看不到。

可是,世界上的一切事情最怕的就是比较,春却在别人的朋友圈里很活跃,经常秒赞,评论得很多。茫茫心里很失落,她觉得,也许在春那里,她们的关系并不像她以为的那么好。

朋友小聚时,春对茫茫还是一如既往,很热情很关心,但是茫茫却反应冷淡,这次轮到春心里不是滋味了,好端端的,为什么突然这样?我得罪你了么?

久而久之。

友尽。


比如我受伤所以我退群

微信群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社交工具。同事群,同学群,老乡群,等等等。哪个人没有三五个群呢?

群里人多热闹,言来语往。很多大群,里面的人不见得都是你喜欢的,你也不见得能招所有人待见。在群里因为意见不合,互相看不惯,掐起来的不少见,但是大多还是以我受伤所以我退群而告终。

因为不喜欢里面的某个人,退群,

因为有人说了伤害他的话,退群

因为自己在群里说了话没人理,退群

因为自己在群里发了照片,没有人点赞叫好,退群

因为群里的人都在拉家常,扯咸淡,不讨论高雅上进的话题,退群

因为别人发的红包,自己从来没得过手气最佳,退群

。。。。。。

这时,我们才突然发现,玩儿微信的人,怎么都有一颗玻璃心?

当越来越多虚拟的网络社交代替了面对面的交往后,很多原本不会发生的矛盾,都莫名其妙的发生了。见面相聚越来越少,打字语音越来越多。人们的心胸和气度,对一件事情的考量,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格局都日益狭窄。

朋友圈里的点赞文化,说白了就是刷存在感的。从社会互动层面追求和凸显自身存在方式。

上面几个不开心的例子,都是因为个人感受到了在平等互动的游戏规则基础上而受到了不平等的对待而产生的负面情绪。点赞和关注朋友圈动态,以及在群里是否收到欢迎和重视,都是一种较为强烈的情绪性表达。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发出的朋友圈,得到的赞和评论特别多,我们的内心就会特别的妥帖和满足,觉得自己是被赞誉和肯定包围着,容易产生积极正面的情感体验,但是如果没有人关注,或者收到的反馈很消极,那么强烈的弱联通感就会产生。朋友圈,这个定义于人际交往中的“强关系”的圈子,也经常会因为种种消极情绪导致在强关系群组里的人变成弱关系群组,甚至零关系。

你呢?

你也有过玻璃心的时候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朋友圈里的玻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