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真正聪明的做法:精准定位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一句古风励志语,带着柔美的气息,让房琪被全网圈粉。

房琪出身普通,两次高考,三本学校毕业,后来有幸进入央视工作,却不顾家人的反对辞职,做起了自媒体。

她的爆火,在于她重新定位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改写了平平无奇的人生。

无论做个人品牌,还是推广项目,找准定位是聚焦客户目光的核心。

营销战略家杰克•特劳特和营销传奇大师艾·里斯,合力而为的经典著作《定位》一书,帮我们拨开迷雾,握紧“定位”的密钥。

作者指出:“只要你能给用户一个关注你的理由,在顾客的心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用有效的定位,将自己和品牌植入目标用户的心智中,成为值得信赖的首选,是每个人都需要了解的社会生存法则。

01 你原来是谁不重要,别人记住你最重要

特劳特说:“心智决定市场,也决定营销的成败。”

定位,就是抢占用户心智的竞争。也就是让自己的品牌,在目标客户心里有辨识度。

因为“是否被选择”的决定,是由顾客的心智做出的。

一个人能对别人有什么帮助,自身有什么优势,就是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将这个信息让别人记住并有好感,才为有效营销打下坚实基础。

提起购物平台,你的手机里一定藏着常用的App;想到董明珠,脑中就会浮现格力的广告语;

看到篮球,你立马想到姚明和易建联。

人们形成“条件反射”一样的认知,就是定位形成的标签。

准确的定位,往往能激发自身潜力,实现“不可能”。

房琪曾经是一个普通自媒体人。因为爱旅行,加上短视频的风口,她于是辞职,和爱人通过拍摄旅游短视频,绝美的景色加上诗意的文案,让她迅速走红。

当品牌陷入困境时,重新定位可以反客为主,在新领地大展拳脚。

房琪就是站在了短视频的风口,让成功加快了速度,仅用了一年的时间,房琪便在全网拥有了2000万+的粉丝。

定位准确,能提升品牌的运营创收,和个人价值最大化。

刘畊宏夫妻是台湾艺人,两人通过夫妻档健身操直播一夜火爆全网。他们把周杰伦的《本草纲目》歌曲,与“毽子操”完美结合,让男女老少都欲罢不能。

他们把健身与名人效应相结合,创造了超乎想象的价值。

有人质疑:既然定位的作用如此之大,为什么以前没被大肆宣扬呢?

这是因为过去的时代物资匮乏,市场呈现供应不足的事态。

70年代想买个电视,要排长长的队,凭票等“机缘”;80年代初,家里有一台DVD,左邻右舍都会投来羡慕的目光;80年代末,手里拿个“大哥大”神气威武。

如今,繁荣昌盛的市场环境,日新月异的更新速度,灵活多样的销售渠道,让客户应接不暇。

特劳特说:“人们的大脑空间很有限,想让用户记住你,你就要把你想宣传的产品和用户已经熟悉或者感兴趣的东西建立联系,人们才能记住。”

比如:“天猫和搜狗”,都是把产品名字和宠物形象紧密关联,一下就被人们记住了。

理解定位,才能在潜在用户的心智中占领一个有价值的位置。

你原来是谁不重要,现在开始,能让别人记住你最重要。

02 做不了第一,就通过第一来给自己定位

特劳特说:“进入人们头脑最容易的办法就是争做第一。如果当不了第一,就针对已经争得第一的产品来给自己定位。”

心智的记忆规律是,对第一名印象深刻,对第二、第三就很难记住。

想方设法让自己成为某一领域的榜首,用户自然会在第一时间想到“你”。

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你能脱口而出第二高峰是哪个吗?

中国田径百米短跑第一人是苏炳添,第二名是谁,还记得吗?

“点外卖上美团”,“怕上火喝王老吉”。这些广告语本身,就在帮人们加深印象。

成为第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千锤百炼积累的成果。其背后的付出,是几十年甚至几代人披荆斩棘的结果,商海浮沉,没有人能虚便成功。

即便做不到第一,也要有鲜明的特质。

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寻找空白的记忆点,也可以异军突起。

雷军的小米手机,高配低价,以人为本。它的横空出世,就满足了人们在快消时代的追求实用性和物美价廉的“空白点”。

而Vivo和oppo则在拍照功能上大做文章,不仅让人们看到国货之光,两家下血本的赞助各类综艺的形式,也让人们欣然接受。

只有被看见,才能让自己的才华转为价值。即便是个人,也需要在亮相时,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才有无限可能。

就像小时候表演节目,上学后做自我介绍,面试时的答案,都是建立关系,引起兴趣的契机。

傅首尔因综艺节目被很多人圈粉,她凭借的正是明确的人设定位。

她言辞犀利又不乏幽默,而仅有这些还不够,因为有同样特质的人不在少数。

于是她把个人经历,和传达的观点紧密结合。

小时候家里穷,和母亲睡在米仓,她没有卖惨,而是变成温柔的段子。母亲告诉她:“️老鼠会在晚上给睡觉乖的孩子送糖果。”害怕的事,成为母亲口中的童话,苦中也有甜。

和老公相守12年,她一边吐槽,一边把对咸鱼老公的爱,称为“这样的男人才治愈”。一句话,唤醒总是抱怨家人的人们,心底生出暖意。

傅首尔说:“要不是生活所迫,谁会把自己搞得一身才华。”

她让苦涩的日常,成为自己的定位点。空位被她的一身才华的她,填得满满当当。

在真实的基础上,分析自身的特征,才能在拥挤的赛道上,成为不容忽视的存在。

03.成年人想要精准定位,3个方法帮助你

特劳特在《定位》中说:“定位是一种智慧,定位准确,事半功倍,否则事倍功半。”

定位决定着人生成就的大小。

宋朝方仲永曾经是个天才,5岁便能作诗。这样的标签,就是让自己在四邻八方里,获得赞誉的招牌。而父亲却利用他的天赋只顾赚钱。结果,没多久他就江郎才尽,往后的人生平庸无奇。

人只有清晰的定位,加上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人生的理想。

无论产品或是个人,找准定位,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有3个方法为你助力:

方法一,突出自己的卖点

卖点是以解决客户问题而产生的。

沃尔沃的定位是“安全”;奔驰的定位是“舒适”;李阳的定位是“疯狂”。

明确自己或品牌最大的特质,用卖点形成记忆点,为客户在某个点上“排忧解难”,让客户只要一有这方面的需求,就第一时间想到自己。

方法二,让名字与卖点形成强关联

名字就像钩子,把卖点和名字做连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营销策略。

罗振宇的“罗辑思维”,每天60秒,罗胖都说点有意思的观点。姓氏的“罗”字代替了“逻辑的逻”,合情合理又让人印象深刻。每天看他的公众号,也成为很多人的习惯。

好名字是长期成功的最好保障,多曝光,多分享,爱惜自己的羽毛,会在影响力下,吸引越来越多的“铁粉”。

方法三,坚持在定位领域持续深耕

一旦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就像人设一样,持续深耕,才能防止崩塌。

需要注意的是,身上的标签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多”反而会冲淡人们的记忆点。把一个突出的记忆点,做到无可替代,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将定位贯穿在经营自己的过程中,就是在实现价值、创作价值。

04.写在最后

巴菲特说:“生活的关键,在于要给自己准确定位。”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废物,只不过没有放对位置。

《定位》这本书,改观了人类“满足需求”的旧有营销认识,开创了“胜出竞争”的营销之道。

定位不是创造新的、不同的东西,而是操纵已有的认知,与用户的心智形成紧密连接。

改变思考方式,关注用户心智,在精准定位中持续深耕,就能实现弯道超车。

真正的成功,是找准自己的位置,活出有价值的精彩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年人真正聪明的做法:精准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