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未来总是充满好奇,总想知道未来的事,这里讲一下易经起卦的方法。
我们都知道《易经》本身是不包含起卦的方法的。易经只有卦象和卦词,但没有讲到如何得到某个特定的卦词。就好象抽签,易经只是竹签,但没有记载怎么抽出这一签的方法。当然,随便一抽很简单,却没有那种仪式感了。古代人很讲究仪式感的,所以把这个问题弄各得很复杂,比如你看梅花易数,河图洛书,那些大师为了提高入门难度,加进了大量的其它东西,什么五行、九宫、天干、地支等等,一开始看这些肯定找不到北。所以要看最权威的《易经》最早的解释书:《易传》。
《易传》应该是春秋战国时的人对易经的阐述,有道家和阴阳家的观点,也有儒家思想,肯定不是一个人所作,但也是对《易经》研究最老的文献和成果了。
这篇文章只看其中起卦的方法。
《易经·系辞上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 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这一段不难,无非是说从一到十,奇数5个,偶数5个,加起来一共55。小学水平应该能懂吧。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於抟以象闰,故再抟而后挂。
这一段就有难度了。其实是讲述了起卦规则。
先找到50根蓍草(我也不知道这是种什么草,但如果只是练习,用50根小木棍也是可以的)。取一根放边上,不用它,这就叫“遁去的一”。实际用到49根木棍。如果要仪式感,起卦前洗手,念几句谁也不懂的语言。
第一步:把这49根分成两部分。随机乱分,这就叫分两仪。注意!奥妙就在这里了。你不知道某一堆具体是多少。把左手边叫天,右手边叫地。然后从右边拿一根出来夹在左手小指和无名指间,这根草象征人。天地人就三才,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第二步:把左边的草四根四根的数(就是用四整除),余数挂在无名指和中指间。肯定是1、2、3、4中的一种。再把右手边的草同样数一下,余数挂在中指和食指间。注意仪式感,左手挂着一把草棍,还是挺有感觉的。
第三步:再数数你左手上总共的签数,一定是5或者9。如果不是,肯定是你数错了。这个其实也不神秘,因为先拿出了一根,实际用到的是48根,48是能被4整除的,如果你把48分成两个数,不管两个数是多少,余数再相加肯定是4或者8,再加上先拿走的一根,一定会是5或9。这就叫一变,就是“再扐而挂”。把这5或9根放到一边去。
然后开始二变:把一变剩下的木棍左右两组混到一起,重新按步骤1、2、3来一遍。因为都是用四整除的,剩下的不是40根就是44根。经过步骤3之后,左手中的一定会是4或8根。
三变:把剩下的草棍再按步骤123来一遍。三变完成,剩下的草棍只会有四种情况:24、28、32、36。
这里其实就已经完成了一爻的推算。24是老阴,28是少阳,32是少阴,36是老阳。
我们把它记下来。按照上面的一变二变三变再来一次,得第二爻。如此反复六次,就得到一个卦象了。注意,卦是从下往上数的,第一爻在最下面。
最后,我们根据这个卦象去《易经》里查查它的卦词是什么,特别留意老阳、老阴所在的那一爻卦词。如果老阳老阴太多,具体看什么,朱熹和他的学生蔡元定有些论述,但也不一定准确,这时就主要看灵感了。
看起来很麻烦吧。算一卦估计得数草棍数个把钟头。但这样才有仪式感嘛。其实周易已经是周文王大量简化了商朝的甲骨算法了。甲骨算法要钻孔,要烧,最后看纹路,占辞都得专业人士才能做,一套做下来估计得一天功夫。周文王这套系统主要是给平民用的,毕竟平民没办法弄那么多乌龟壳,也不会用。
后世还是嫌它麻烦,改用三个铜钱扔一下起卦了。三个全朝上就是老阳,有两个朝上是少阳,全朝下是老阴,有两个朝下是少阴。这下子就简单了。但实际上这个从数学上来看是不一样的,一爻出现老阳和老阴的概率是八分之一,少阴和少阳则是八分之三。而用蓍草来算,老阴出现的概率只有十六分之一,老阳是十六分之三,少阳是十六分之五,少阴是十六分之七。这里面是不是蕴含什么深刻数学哲学道理我就不知道了。实际上现代数学的概率论也主要是探讨几率问题,用在预测某个事物未来出现的几率,甚至用来解释量子,这是一脉相承啊。所以有兴趣的朋友就不要纠结八卦了,去学好概率论吧。
再往下发展,就出现了抽签,这个就更简单了。现在有了电脑,情况就更简单,随便点一下就有了,但也没多少人信它了,只能作为娱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