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高居全美榜首的畅销书,旨在教导人们如何系统规范有效率的阅读各式书籍。本书将阅读的层次分为四个过程,每个过程是相互递进的关系:1、基础阅读,2、检视阅读,3、分析阅读,4、主题阅读。同时教导我们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进行主动阅读。
一、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是初中生做阅读理解的层次,也是最低水平的阅读层次。在达到基础阅读层次时,你可以阅读任何读物,但仅仅是“阅读”。作者认为,现代教育,大多数的学生受初等教育时,没有受到正规的科学的指导。我认为,我国中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首先,教条式的解读问题,对思想的开发有很大的禁锢。其次,中国人普遍不爱读书。这不是偏见,这是事实。中国各个畅销书籍的榜首不是言情,就是玄幻,很多受到高等教育的人一辈子都没有看过几本完整的读物,当然,除了高等数学外。
二、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概括来说就是这本书大概在谈什么。其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1.如何有系统的略读和粗读,决定要不要读这本书。2.关于粗浅阅读的规则和特点。
2.1如何有系统的略读和粗读
2.1.1看书名页,有序先看序,将书籍进行分类。
2.1.2研究目录项,对书的框架有一定了解,读取有用信息。
2.1.3有索引看索引。注意使用的高频词汇,遇到多加注意。
2.1.4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2.1.5挑几个和主体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看看作者的逻辑语法风格对不对你的胃口,大致内心有个思路。
2.1.6随意翻读几段,不要读太多。尽量看结尾处,有作者的总结,尤为重要。
2.2 关于粗浅阅读
大多数情况,一个好的书籍往往是乏味的,且深奥,这时候需要用到粗浅阅读。换句话说,当我们遇到比较难以理解的书籍,我们要重头读到尾,遇到困难直接跳过。当然,这有别于我们受到的教育,和普遍接受的思想。我们家长,老师总是告诉我们遇到问题要立即解决,这当然没错。但对于粗浅阅读,如遇到问题就停下来查阅,就会让我们感觉到书难读,在心理上会退却,损害我们阅读的积极性。
2.2.1粗浅阅读的方法:快速阅读,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最好选择二次重读。
2.2.2粗浅阅读的速度:训练有素的快速阅读,其速度取决于内容。简而言之,就是该快的地方快,该慢的地方慢。这句话看似废话,实则不然。这可以理解为一个反馈系统,学习自动化的同学可以很好地理解。眼睛浏览的速度是输入,大脑接受信息的能力是输出,当大脑跟不上眼睛,会造成书籍知识的浪费;当眼睛跟不上大脑,会造成时间利用率的降低。当然,最终仍然区别于书中的内容。作者建议,当我们阅读时,跟随手指的指针进行阅读,手指移动速度稍快于眼睛,这有利于我们锻炼我们的阅读速度。
2.2.3粗浅阅读的缺点:无法增强理解力。
三、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是这本书的主体,也是作者花费最多笔墨的地方。这部分主要教你如何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一本书,其中包括:如何做自我要求的读者,和分析阅读的三个阶段。其中,三个阶段又包括了十一条规则等。
3.1 如何做自我要求的读者
所谓“自我要求”就是指以增进理解力为目的来进行阅读
3.1.1 提出四个问题
这四个问题及其重要,是我们读每本书都必须提问的问题。就《如何阅读一本书》来说,我将对下面几个问题进行回答。
(1)整体来说,这本书在谈什么。这个问题让我们找出书的主题。《阅读》这本书是一本实用书,教导我们如何规范的阅读书籍。
(2)作者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即找出本书的论点。本书通过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进行分析规范:1.基础阅读2.检视阅读3.分析阅读4.主体阅读。层次依次从低到高,环环相扣。并提出越主动阅读,科学阅读,效率越高。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学会质疑和批评。就这本书而言,作者认为批评应当读完后再进行批评判断,我认为是不适当的。在我看来,批评是读者和作者之间思想的碰撞,抑或者是一种交流的方式,在批评中阅读,有利于读者思考和对话,是一个说服和被说服的过程。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有目的性的阅读是主动阅读的驱动。在阅读之前,你要明确你想要从书中得到什么,思想的升华?理论的深入?或认知、或思维。所以这是因果关系,也是反馈关系。
3.1.2 如何做笔记
作者将笔记分文三个层次:1)结构笔记,即了解这本书在谈什么,并且探究作者是用怎样的架构来发展观点的,这种笔记重点的是结构,而不是细节。2)概念笔记,即对本书的论点提出有自己的判断,读得越深,就越会出现自己的观点3)辩证笔记,这是最高层次的笔记,不止要求我们读一本书,而是把好几本书中解答同一个问题的讨论融合起来。
3.2 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包括四个规则。
规则1,确定分类原则:书籍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实用性和理论性。实用性的书籍是怎么做,其中包括常规实用性书籍和规范性书籍,规范性书籍一般包括经济伦理政治等书籍。理论性书籍是什么,其中包括哲学,科学,历史等。对于如何分辨哲学和科学,哲学依赖于一般人的生活经验,科学往往超脱于日常生活。
透视架构主要包括规则2和规则3。规则2,使用单一句子叙述整本书内容。规则3,列举重要篇章,组成整体架构。这部分不仅能锻炼阅读理解能力,更是考验一个读者的写作能力和框架能力。其中第一阶段和问题1这本书在谈什么相辅相成。
规则4,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发现作者的意图。
3.3分析阅读的第二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包括包括四个规则,是针对于书籍中的详细内容。
规则5,找出重要单字,透过他们与作者达成共识。很多词在不同的时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意思,我们要找到并理解这些关键词,并确定其精确意义,才能与作者达成共识。
规则6,将书中重要句子圈出来,找出主旨。规则5针对词,规则6针对句子。如何验证你读懂了书,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话去叙述,而不是单纯的复述,并且能进行举例验证。
规则7: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规则7则是针对一本书。将规则6的关键句提取出来主旨,通过一定的逻辑和结论联系起来形成书籍的框架。
规则8:找出作者的解答。这个规则正是回答规则4的问题,第二阶段我们才开始真正从书的内容方面来理解书,这时候就能真切的感受到书籍的内化。这也就是四个基本问题中的第二个:这本书在细部说了什么?
3.3 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的关键内容是评判,如何评判一本书,认同或反对,或不评判。这也是分析阅读的最后一个阶段。
规则9:先了解,再评价。顾名思义,暂缓评论。同理的是,我们和他人沟通交流时,在没有理解或听完,就不要妄自评论。
规则10:不同意时,理性表达,避免无理辩驳。不要为了批评而批评,通过自我认知而对人对物进行过分不合理的批评。日前,网上爱豆啊小鲜肉大多数仅仅因为长相或其粉丝,黑粉就完全否定一个公众人物的所有,甚至是为了黑而黑,也不理解黑的点和问题所在,这就是片面且不理智的。
规则11:尊重不同,评论前找到理论基础。正如规则10所说,你可以不喜欢,但你要尊重不同,审美不同,逻辑不同,且你必须讲出你为什么不喜欢,而不是说出:“我就是不喜欢,没有理由。”
第三阶段我们解决了我们提出的第三个问题,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当回答玩第三个问题,第四个主观问题“这本书和我有什么关系”就迎刃而解了。
四、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不是针对的一本书,而是一类书,像爱,历史,哲学。当然你还要分的更细一些,是唐朝的历史,还是罗马的历史,还是二战犹太人。主题阅读阶段我将其分为两个部分:1.准备阶段,即如何获得主题书单2.阅读的五个步骤。
4.1准备阶段
首先你需要找一份试验性的书单,尽可能的多一些。用检视阅读来进行书单阅读,帮忙理解研究主题的概念从而简化书单。
4.2阅读的五个步骤
(1)找到相关章节
这也是获得书单的具体步骤,将我们的主题具体化,通过粗浅阅读的方法找到我们需要的章节,找出这本书对我们主题有帮助的内容。
(2) 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背景的作者用词不统一,这时候我们要运用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将关键词统一起来并服务我们,为我们所利用。
(3)厘清问题
要明确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让主题书中的作者回答我们的问题。当然,作者可能不会回答,或者没有提到,这就需要你自己去总结,这对于我们也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所以,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尽量宽泛一些,通用一些,有利于我们进行下一个环节。
(4)界定议题
细化我们提出的问题,提出议题。问题时需要探索的,而“议题”,顾名思义,是讨论的议题。讨论议题的主体不是我们,而是作者。通过他们思想的相互碰撞,最终产生一个能够说服你的结果,就足够了。
(5) 分析讨论
将上面的议题中争论联系和区别起来,并分析作者支撑其观点的理由和事实。在分析问题时,尽量保持理性,取长补短,升华对主题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主题阅读是一个非常耗费心力与时间的工作,在做主题阅读的时候,应该保持耐心。因为没有耐心,必定无法客观,主题阅读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
想获得清晰完整的逻辑框图
大家关注我微信公众号
【我想和喜欢的人结婚】
冲冲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