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元,三年,每天不到3角,我们将收获什么——与新网师的这笔账应该这样算

乍一看标题,似乎我在打一个什么广告?

确实有点像,但答案是“No,No,No,No”!

“新网师”从来不需要“打广告”!

一早起来,拜读郝老师的“早安新网师”。这是郝老师作为新网师执行院长给网师及学员们的最早“问候”,今天已经轮播到第259期。

大部分像我一样的网师同尺码人早已习惯了去品尝这一“早餐”。

今早的“品尝”让我有了几多压抑,似乎想对极少数找外因的学员“提一个醒”,帮他们算一笔小账。

郝老师的“早餐”内容大致如下:

西部省份一位市级教育局的朋友说,他看到新网师如此纯粹、专业,三年才需出微不足道的300元,还是捐赠给基金会,全国能有几个这样的团队和机构?就动员当地教师加入新网师。

结果,被个别校长和老师误认为他存有私心,背后有利益交易。导致他还得反复解释。

在此说明一下:新网师作为一个公益机构,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上述利益交易行为。

最近,我们也遇到“误解”和“伤害”,有一个学员竟给税务局反馈新网师收费不开发票。

真实的情况是,报名新网师的费用是交给基金会,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基金会只能开具捐赠证明,不能开发票。

有一个例外是,有个别学校提前与我们联系,想给老师们报销,考虑到给老师们省钱是好事,所以,我们委托一家教育公司代收费,并开具发票。

但如果是已经捐给基金会,就无法开具发票了。

就因这样一件原以为的小事、好事,某西部省份的几个学员多次抱怨、指责。

其实,正如许多学员所言,如果真正沉浸新网师学习,不要说三年才300元,就是交3000元也值。哪会在乎这点钱是自己出,还是学校报销。

也许,被人误解是正常的。因为我们这样持续十几年的公益行为,超出了世俗的认知,不符合“常理”!

但团队内部成员也的确受了委屈。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有的质疑需要呈现,但不必理会。

我不想过多地去表扬文章中所谈及的诸如这位局长的英明,也不想过多地评判文章中所谈及的诸如反馈、抱怨、甚至于指责。

我想说:我们花钱的地方很多,关键看值与不值?而判定值与不值得要用心去体验和感受!

在新网师中,你用心体验学习了吗?你用心感受自己的成长了吗?

我看这位局长就是一位设身处地为教师成长担忧的“好局长”。稍微关注学校经费开支的老师们都知道我们的培训经费投入不少,我们参与的各类培训也频频,一个县一年少则上百万。

这是教育发展“必须的”,无论收获多与少,无论成长多与少,教师培训是“必须的”:必须参与,必须开支,必须安排。

我这里没有反驳“教师培训”的意思,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成长不是靠几场讲座或者几次培训就能达成,关键在于个人的努力与付出,担当与提升。

说到“担当”与“努力”,我想发起“反馈、指责和抱怨”的那极少数学员应该是差之甚远。

或许应该连合格的旁观者都算不上。

就像郝老师在文中所说的:团队内部成员受委屈。

我认为“确实委屈”!

只要做过新网师义工的学员就会为新网师的如此公益阵容所震撼。

“打卡点评员”、“课程观察员”、“小组长”、“组长”、“编辑员”、“教务人员”……

是数以百计的真实的不求回报的义工撑起了近三千人的公益学习共同体。

还有不辞辛劳的讲师团队以及郝院长和助理们。

非常感动,大家的所有付出,目的只有一个:赋能他人,成长自己。

我就有点纳闷:300元,三年,每天不到3角,多么?

我认为不多,有心、用心、担当与努力才是最多的。

何况,在新网师学习,三年基本都毕业不了。按照原则选修课程,每学期不得超过一门,十二门课程合格方能毕业,至少要六年。除非你是不追求深度,只求数量的学员,“违规”多选课程,这样可以四至五年就毕业。

而我,至今两年选修五门,可以再过三年学七门后申请毕业。

300元,五年,七年,甚至于更多年,这不是钱的问题,回望自己两年来的飞跃成长,感恩与新网师相遇。

但是,其实我早已把毕业一事置于脑后,除非网师要求我毕业“让出”学习的名额,否则……

沉浸网师近十年的韩老师、郝老师才是我最终向往的榜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300元,三年,每天不到3角,我们将收获什么——与新网师的这笔账应该这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