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悬案-上

小酒馆一别后,四人各自收拾行囊。

卢照邻先回了洛阳;不久后,王勃也启程返回长安。

坐在临街的茶楼上,看着繁华热闹的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想着此次回京的目的,王勃不禁回想起了七年前的那次经历。

公元664年的秋天,宰相刘祥道到关内巡行,14岁的王勃呈上一篇《上刘右相书》以毛遂自荐。在这篇论文中,王勃引用了《易经》、《尚书》、《论语》、《诗经》、《汉书》、《左传》、《三国志》等经史典籍中的大量历史典故,针对国家大事明确地提出了四条建议:

一是针对大唐对高丽的连年征战,建议用儒家的文德教化代替武力征伐;二是建议朝廷遵照儒家古制,赏罚必信;三是指出当时币制混乱,商人乘机兼并土地,使农民无地可耕,主张“重家抑商”;四是建议合理选拔人才。

刘祥道看后惊叹道:“此为神童也。”由此,神童称号便传开了。

刘祥道回朝后,便向上面汇报了王勃的文章,唐高宗李治大为赞赏。但是李治并没有采纳王勃的建议,那为什么还赞赏?

无论是刘祥道还是李治,在治国方面的能力自然不是小小的王勃所能比的,他们赞赏的并不是王勃提的国策;而是王勃在14岁的年纪,便能熟读如此多的典籍,并且有自己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懂得为国计民生考虑;这样的人,才是帝国需要的人才。

这种不追求标准答案,而是衡量个人能力的考察方式,正是唐朝得以网罗大量人才、不断繁荣壮大的关键。

上书,是古代文人毛遂自荐的常用手段。早在公元603年,王勃的爷爷——王通,就向隋文帝杨坚上书,提出治国十二策,当时的宰相杨素也认为是利国利民的好策,然并卵,朝廷并没有采纳;但也这不影响王通得到朝廷的重视和圈子的认可,成为隋末的大儒。他后来教出了几个学生:薛收,是李世民的“十八学士”之一;温彦博,官至唐朝的宰相;杜淹,官至唐朝的吏部尚书。

所以,当王勃呈上这篇《上刘右相书》,在其自身才华的基础上,加上他爷爷这些学生的推荐,自然很快得到朝廷的重视。

公元666年,16岁的王勃奉诏上朝,参与“对策”——也就是在朝堂上接受皇帝的面试。面试表现好的,可以评为“第一”或“高第”。

王勃自然是“对策高第”,被授予朝散郎的职位,这一职位属于文官第二十阶,从七品上;虽然只是比七品芝麻官高一点,但是,也算是入朝为官,开始攀登巅峰了。

想到当初在京城叱咤风云的日子,而今这副落魄模样;虽说经过巴蜀的疗伤已经平静不少,但仍然还是有些惆怅和悔恨——都是三年前那篇檄文惹的祸。

话说王勃当上朝散郎那年,正值东都洛阳的乾元殿建造完工,李治改国号为乾封,并登泰山封禅。王勃连续呈上《乾元殿颂》和《宸游东岳颂》,为朝廷和皇帝歌功颂德。李治对此非常满意,并把他推荐给自己的儿子们。

时为沛王的李贤听说了王勃的才名后,十分赏识,便将其召至沛王府,任命为侍读兼修撰,也算是陪准太子读书了。王勃从此进入京城名流,出入都是达官贵人,自然心比天高,有点飘飘然。

王勃入沛王府时,李贤才11岁,其他皇子也都差不多的年纪,而王勃也才16岁。一群未成年少爷天天聚在一起,自然是天天飞鹰走狗、喝酒撸串、好不快活。

当时的贵族圈流行斗鸡的游戏,尤其以沛王李贤和小他一岁的周王李显玩得最凶、斗得最狠。对此,家长们虽有不悦,但平时工作太忙,又没出什么大事,因此也就听之任之了。

公元668年是平常又不平常的一年。这一年,大唐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一举大败了高句丽。如果从杨广时期开始算,这场战争算是经历了两个朝代、四位帝王,打了58年。

这一年,王公贵族们的斗鸡事业达到了顶峰。某一天,像往常一样,李贤的鸡险胜李显的鸡,李贤兴高采烈的回到府中,让王勃写篇文章助助兴,明日再去与李显一决胜负。王勃也是正在兴头上,挥毫泼墨,一气呵成,一篇千古奇文《檄周王鸡》横空出世。

如果只是篇普通文章,李贤和王勃自己在府里嗨一下也就算了;偏偏这篇文章不是。

从第一句开始,分别引用了《月赋》、《易经》、《礼记》、《诗经》、《晋书》、《史记》、《孟子》、《搜神记》、《左传》等典籍中的历史典故,几乎句句用典,且对仗工整,词藻华丽,言辞犀利,成为后世文人写骈文的典范。

王勃写完之后,便匆匆出府了,他要去送别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历史上没有多少资料,只知道叫老杜,因为品行很好,人称杜三德;也是因为品行好,被朝廷调到四川去担任县令。

而他能在历史上留下痕迹,完全是因为王勃送别他的那首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长安城外,王勃不舍地说:“老杜啊,四川的火锅好吃,但吃多了上火啊;碰到好吃的食材,别忘了给我寄点……”

老杜看着这个才华横溢的朋友,心里骂道,“你这送别诗都写成这样了,让我怎么和!”但是还是叮嘱道:“你在长安小心点,不要太张扬,小心遭人嫉恨。”

王勃一愣,这句话另一个朋友也说过。

沛王府上,李贤看完王勃的檄文十分兴奋,马上派人抄写几份,分别送到了各家少爷那里,为明天的比赛助兴。

按说一群小孩子一起做游戏,自然有一些圈子里的小秘密,大家互相之间有一份默契,什么事情不该让家长知道,都是心里有数的;通常告密的人会受到大家的孤立,以后也就别想再一起玩了。

但历史告诉我们,告密者总是存在的。

公元669年,也就是王勃这篇檄文写完的一年之后,不知道经什么渠道碾转到了唐高宗李治的手上。

李治看完之后,顿时联想到玄武门之变以及唐朝开国以来的诸王争斗,直接把文章扔在地上,怒斥:“歪才,歪才!皇子们斗鸡本就不对,王勃不仅不加以制止,还推波助澜,简直罪大恶极!”于是,当场下令将王勃逐出王府,斗鸡活动也明文禁止。

从沛王府出来的王勃,想起一年前送别的老杜:“还是老杜说的对呀,也没什么好地方去了,不如找他吃火锅去吧。”于是便动身出游巴蜀,也就有了与卢照邻、骆宾王相遇的故事。

“好久不见,怎么样,还是京城热闹吧?”

王勃被说话声从回忆拉回到现实,对面坐下一个人。

王勃此时才想起,正是这个人,曾经跟老杜一样提醒自己,在京城要处处小心。

“上次见你,还是在沛王府呢,转眼两年了。这次有什么打算?”那人问道。

王勃拿出一个信封,递给那人,说道:“这是我给吏部侍郎裴行俭的上书,以我现在的身份,很难亲自见到他,麻烦你找机会帮我转交给他吧,看能不能安排个差事。”

在没有电话的年代,通讯方式只能是通过中间人口口相传,哪怕是书信,也不是那么容易传递。

“放心吧,包在我身上。”那人一边说着,一边小心地将信收好。

看着眼前这位与自己同岁的知交好友,王勃的心才有了一些踏实的感觉。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唐朝的才子们(1):短暂的相聚
唐朝的才子们(2):咏鹅少年的失意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唐第一悬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