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围城》(下)

(6)

孙柔嘉这个人物的出现是在小说第四章,其身份是赵辛楣报馆同事前辈的女儿,同事也算还行,偏偏还是所谓前辈,前辈也就罢了,还是他的女儿。这样一推理,孙柔嘉与赵辛楣在社会情感关系上,真说不上有多亲近。口口声声的“赵叔叔”只是孙小姐拉近关系并且以示弱小的手段。

书中交代,孙小姐大学毕业,青年有志,长相惊异,打扮素静,羞怯怕生。从上海到三闾大学的旅途中,孙一直处于其他四个男人的陪衬位置。高松年校长也许不把她这个助教放在眼里,连旅途补贴都没有给她。方鸿渐在跟赵辛楣甲板谈话时,说到此事,让赵帮忙争取――这话给孙小姐听到,由此对方鸿渐心生好感。孙故作幼稚地问赵辛楣鲸鱼吞船一节,看出孙柔嘉佯装幼稚的一面。不过,客观来讲,孙柔嘉一路艰难旅途,又呕吐又生病,但足够坚强隐忍,难以忍受的吃住行她都默默承受下来,没给几个男同事丢脸,难走的藤扎长桥,她大着胆子带方鸿渐过去。侯营长的冷嘲热讽,她忍。李梅亭给她吃鱼肝油医治感冒,她忍。到外边四处求人买票,她忍。一路表现,忍辱负重,甘当配角,巾帼英雄,不可谓不佳。正如开始一样,在即将结束旅途到达三闾大学时,赵辛楣仍以特有的赵氏幽默向方鸿渐暗示孙柔嘉是他不错的女友人选。

孙柔嘉带着她的矜持,羞怯和对生活及方鸿渐的向往来到三闾大学。与她同宿舍的是女生指导范懿,一个酷爱搬弄是非,神经兮兮的文艺女青年。孙柔嘉整天把想回家,怕死啦,不会教挂在嘴上,但并未马上离开,学生集体合伙想把她轰走,她也承受着。忍受勾心斗角和行为丑陋的耐心超强。到了汪太太给方鸿渐和赵辛楣介绍女友,而方又不喜欢刘东方的妹妹。孙与方再次见面,仿佛一下变得情近意浓起来。孙柔嘉感激地对方鸿渐说:“我照方先生的话去做,不会错的。我太不知道怎样做人……方先生,你肯教我吗?”就是这种外在的、内在的思想暗示,还有孙柔嘉假意粉饰出来的不懂世事,处处示弱,让心地善良而思想驳杂,人生寂寞而书生任性的方鸿渐,真的渐渐走向孙柔嘉啦。

(7)

接着说这个孙柔嘉。

书中交代,订婚前,孙常去看鸿渐。订婚后,只有鸿渐看她,轻易不肯来。鸿渐还发现,孙不仅不幼稚,而且有主见。不仅有主见,而且很执着。订婚后,因为方鸿渐的葡萄说而生气,因为鸿渐撇下她去见辛楣而生气,因为是否马上结婚而生气,因为置办衣服首饰没钱而生气,因为鸿渐再会苏文纨而生气……夫妻吵架密集如急雨,吵得快,去的也快,但彼此却渐渐留了戒心,管束着自己,避免冲突。于是,婚姻进去了亚健康状态。

可惜,这种状态不会持久,结婚后,因为俩人的性格和价值冲突是与生俱来的。为了自己的不委屈,吵架拌嘴仍在持续。方家陈腐的家规让孙柔嘉极为不爽,妯俚们上门来打听她的嫁妆,让她气愤得晚饭也没吃。更不用说家里家外的各种琐屑。俩人最终因为鸿渐想辞职去内地重庆而分开。

孙柔嘉爱情婚姻的悲剧有战乱时代民不聊生、无法安居乐业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她自己人生观、价值观与方鸿渐之间的冲突。孙讲究衣食住行的品位档次,方的骨子里有清流名士的做派,随遇而安,追求简单便捷。孙喜欢家庭般的稳定安逸甚至苟且,方更看重友情和为我所用,丝毫不愿委曲求全,内心的躁动和不切实际的浪漫情怀,还有读书人的固执幼稚软弱摇摆都是与孙柔嘉截然不同的,所以,俩人的情感分离和婚姻失败实在是在所难免,在劫难逃。

(8)

《围城》是一本文人小说,钱钟书在书中极其高调地炫耀自己的学问,“吊书袋”现象比比皆是。下面列举书中提及的部分中外书刊和文化名人。

1.《永乐大典》《东方杂志》《小说月报》《大中华》《妇女杂志》《问字堂集》《癸巳类稿》《七经楼集》《谈瀛录》《西风》《读者文摘》《莎士比亚全集》《新旧约全书》《家庭布置学》《居里夫人传》《照相自修法》《我国与我民》《乱世佳人》《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沪报》《麻衣相法》《易经》《荀子》《墨子》《镜花缘》《增广校正验方新编》《文章游戏新编》《西洋社会史》《原始文化》《史学丛书》《论理学纲要》《人生从四十岁才开始》《史学杂志》《星期六文学评论》《大学英文选》等。

2.苏东坡,萧伯纳,柏拉图,孔子,沈子培,黄山谷,柏格森,罗素,龚定庵,黄景仁,谢林,苏曼殊,黄遵宪,王阳明,陈散原,王广陵,杜少陵,梅尧臣,李商隐,元好问,曾国藩,繆艮,方孝孺……

顺便说一句,其中提到的繆艮所著《文章游戏新编》似乎是很好玩的一本书,有空可以涉猎一下哦!

(9)

不得不说说小说的主角方鸿渐。

方的第一次自由“恋爱”是在回国的船上。鲍小姐的一句“你叫我想起我的未婚夫,你相貌和他像极了。”让方上了套,从此两人交情快速生长。俩人又勾腰,又接吻,火热得不亦乐乎。接着,彼此有意无意、心照不宣地来了一个“黑甜香”。但好景不长,因发钗丢落床头,被船工阿刘敲竹杠,俩人随后的吃饭聊天因心情不佳而无一合拍,最后,随船到岸,他们的“爱情”也寿终正寝。在这个过程中,虽说鲍引诱在先,但方内心亦有强烈的“占有欲”,所以才有来有往,男女苟合,并以没吃亏,也许还占了便宜而自我安慰,精神胜利。看得出,方鸿渐的内心丝毫没有坚守,没有底线,没有道德,没有对自己言行的自我约束和批判反思,所以注定从此踏上一条恋爱婚姻和个人生活的坎坷之途。

方鸿渐的第二次“恋爱”是和苏文纨和唐晓芙同时进行的。被“局部真理”“抛弃”后,还没下船就跟苏小姐套近乎上啦。文纨对鸿渐也是又送手帕又是洗手帕,还要缝扣子。到了上海,方鸿渐因伤春因无聊因女朋友太缺乏而发情,为了眼前的舒服,主动上门去看苏文纨,由此继续保持彼此的关系。

在苏家,方认识了唐晓芙,一下子就喜欢上她的灵活温柔,然而,仍然跟苏小姐保持暧昧。说苏有高贵的气派,只敢远远仰慕着――说苏小姐对他太好了――伸手拍她手背。一场酸门假醋的文人聚会醉酒后,方鸿渐在苏家花园里吻了她。与此同时,方约唐小姐吃饭,与唐小姐攀谈,给唐小姐写信。接到三闾大学聘书后,更是“书”壮怂人胆,向唐求爱。但好景不长,苏和唐一串通,方鸿渐的嘴脸暴露无遗,二位小姐同时跟他说拜拜。于是,方鸿渐自己一人独演的双簧归于彻底失败。书中交代,其实,方鸿渐与唐晓芙彼此真心,但过错方仍然是方鸿渐。如果说第一次与鲍小姐无果而终还值得谅解,那么这次内心爱唐,却对苏小姐又是言语调情,又是动手动嘴,实在是令人厌恶之极,咎由自取。

方鸿渐的第三次恋爱是到三闾大学后与孙柔嘉。经过前面两次的情场失意,方鸿渐觉悟到宁可娶一个老实简单的乡下姑娘,也绝不再爱大学出身的都市女人。甚至觉得恋爱在人生中并不重要,很多人没有恋爱,也一样生活。但是,面对三闾大学恶劣的人际环境中,特别是赵辛楣出走后,方和孙仿佛同病相怜的弱者,渐渐走到一起。于是,顺理成章地订婚,结婚,再一次走进围城。

经历了前面的挫折坎坷,此时的方鸿渐对爱情婚姻有了自己的理解:结婚无需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的资本了;像现在的平平淡淡,情感在心上不成为负担,也是顶好的,至少是顶舒服的。

然而,看似已经达观的方鸿渐还是遇到了许多生活琐屑:因与赵辛楣单独吃饭晚归,遭到孙柔嘉的冷嘲热讽;因拜访赵辛楣母亲偶遇苏文纨被冷落讽刺,回家口角不已;回到老家后,方家恨孙家简慢,孙家厌方家陈腐。老人们互相看不上,方孙二人自然冲突不断。外加方家二奶奶三奶奶和孙家的姑母和一边倒的李妈,家庭生活杂乱可想而知。最后,方鸿渐的辞职和孙柔嘉的不肯跟从内地去,成为压垮俩人婚姻的最后一根芦苇,只有那个老式钟表慢悠悠地见证着人间的一切,包含许多讽刺感伤。

(10)

这部小说历来以讽刺幽默名闻于世,印象深的语句有如下一些。

讽刺赤身露体――有人叫她(鲍小姐)“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真理”。

讽刺大学文凭――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能,可以遮盖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隙、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形容桌面油腻――桌面就像《儒林外史》里范进给胡屠户打了耳光的脸,刮得下斤把猪油。

形容烤山薯――烤山薯这东西,本来像中国谚语里的私情男女,“偷着不如偷不着”,香味比滋味好,你闻的时候,觉得非吃不可,真到嘴,也不过尔尔。

讽刺贪官落马――亏得做官的人栽筋斗,宛如猫从高处掉下来,总能四脚着地,不致太狼狈。

讽刺行政野心――这种抱行政野心的人最靠不住,捧他上了台,自己未必有多大好处;仿佛洋车夫辛辛苦苦把坐车人拉到了饭店,依然拖着空车子吃西风,别想跟他进去吃。

形容夫妻吵架――对任何人发脾气,都不能像对太太那样痛快。父母兄弟不用说,朋友要绝交,用人要罢工只有太太像荷马史诗里风神的皮袋,受气的容量最大,离婚毕竟不容易……气头上虽然以吵嘴为快,吵完了,他们都觉得疲乏个空虚,像戏散场和酒醒后的心理。

形容冷淡的握手――文纨伸手让柔嘉拉一拉,姿态就仿佛伸指头到热水里去试试烫不烫。

形容远近亲疏――办行政的人有他们的社交方式。自己人之间,什么臭架子,坏脾气都行;笑容愈亲密,礼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

形容不懂装懂――高校长对学校里三院十系的学问,样样都通――这个通就像火车畅通,肠胃通顺的通,几句门面话从耳朵里进去直通到嘴里出来,一点不在脑子里停留。

形容彼此关系――同跟一个先生的叫“师兄师弟”,同在一个学校的叫“同学”,同有一个情人的叫“同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围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