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愉快的两周年纪念日已经过去了两天,但是过去的48小时并没有让方琳的难过和心痛减轻分毫,浑浑噩噩地在家躺着,以身体不适为由告知家人把自己关在家里两天时间。爸爸、妈妈和弟弟很多次进房间,嘘寒问暖,百般担心,方琳看到父母对自己的照顾和担忧,脑海中不由又浮现了前几日陶君的话,悲伤的情绪一次次涌上心头。
“我这温暖的小窝和有爱的家庭和父母,为什么他们要那样评判和指责?”方琳每想至此,总忍不住要流泪,总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惹得父母和弟弟要受人诟病,她为他们而委屈而歉疚,为自己而不平,为这价值冲突而疑惑,她原本未曾想过的状况,实实在在地发生在眼前。21岁的她,不知道该如何取舍,何去何从。自5日分开后,陶君也没有来过任何消息,有过任何联络。方琳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做什么,这一场冲击使得她连着两天失去了任何对陶君的关心。
另一边,陶君在和方琳不欢而散后,回到家也是魂不守舍地一个人待着。他不知道告诉方琳那些话是否正确,他看到了方琳脸上受伤的神情,他看到了她眼中噙着的泪花,他也看到了她努力忍住眼泪时,抽动的嘴角,他的心里痛苦不堪,他好想冲过去抱住她,但是他不知道怎么办,他愣在那里,看着方琳拿包离开了餐厅,他也没有出去追她,任她一个人听完那些莫名其妙的话,满腹委屈和伤心地离开了。想到这里,他不住地用脑袋顶着墙,不时地撞着。沉浸在自己懊恼的情绪中的陶君,拿起手机无数次,对着对话框,他知道此时的方琳承受着多大的委屈,但他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21岁的男孩,父母和伴侣之间的关系,他不知道怎么平衡,他不知道那些受伤的言辞会对女孩造成多大的冲击,他不知道自己能够做的事有哪些。
再过半小时,就要到第三天了,陶君鼓足勇气给方琳发了两条消息,收不到回复后,忍不住给她打了通电话,接通后就是一长串的沉默。
“你怎么样了?”
“没怎么样,躺着”
“。。。”
两个人第一次对着电话,却发现无话可说,沉默有时令人窒息,陶君先开了口:“明天有空的话,见一面吧,”停顿两秒后,方琳答应了,通话结束后,两人都在辗转到凌晨才入睡。
第二天见面时,陶君看着方琳憔悴,没有生气的脸,鼻头一酸,一把把她揽入了怀里,嘴里不住地念叨“对不起对不起”,方琳在陶君的环抱下,已然止住的眼泪又一次迸发,开始啜泣。
人的知觉感官有时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莫大的安慰和温暖,这三天的委屈、难过和心酸,好像在陶君的怀抱中逐渐消散,也可能是对方琳而言,缺的其实是陶君的态度和安慰,毕竟那天她就是那样一个人狼狈地逃离了餐厅。他们两人都从这一个拥抱中,感受到了彼此的心意和珍贵,两年多的回忆和美好,点点滴滴跃然眼前,历历在目的美好,和真实可触的肉体温暖,他们的最终心意当然是一致的:要继续在一起。
两人聊了很久,陶君坚定地说一定会尽力说服爸妈,改变他们的看法,让他们能接受自己和方琳的感情,方琳也是一样的态度,想着要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从而得到陶君父母的认可。
随后两人便又开始憧憬起不久后方琳的英国交流生活。陶君说要在开春前往英国探望方琳,这令两人都兴奋不已,一想到他们可以手挽着手,远离各自的生活,在一个陌生又浪漫的国度,自在地享受二人世界,就觉得万分美好,满心期待。
在过去两年的时间中,大部分时间是方琳在国内和远在海外的陶君分享着他的故事,在他孤独、煎熬时给予倾听与陪伴,给予他温暖,让他的海外求学生活变得不那么孤独。而这一次方琳的离开,让两人的角色互换了。方琳成为了那个孤身在外,一个人面对陌生环境,陌生的一切,成为了那个需要温暖、倾听和陪伴的角色。
春节前五天,方琳在英国降落,陶君也随家人一起前往海岛度假。两人又再一次开始了异地通信,时差、距离,对两人而言都不再陌生。
初到英国的方琳,每天都是忙碌且充实的,她一面疲于奔波,应付学校和宿舍里的各项手续和流程,一方面也为这崭新国度里的一切兴奋不已,街头标志性的红色电话亭都能让她为之感到新奇。伦敦的天气总是阴湿多雨的,但是也是淅淅沥沥的伦敦雨景,造就了很多电影里的经典场景,这个潮湿、阴晴不定的城市,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浪漫因子。即使是方琳一向不甚喜欢的雨季,在这里也显得风情万种。
方琳照旧每天和陶君分享自己的日常,消息一条又一条,好玩的故事,有趣的照片,讨人厌的宿管和死脑筋的办公室行政人员,生活中的一切一切。然而,和她的热情文字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陶君礼貌性的回复和电话无人接听。
起初的两周时间,想到国内仍是春节期间,大家都忙着和家人团聚,应付各类交际,且伦敦这里其实好多事情都还没步入正轨,所以方琳并没有对陶君的偶尔失联或者简短回复有太多意见。她把这一切归结于春节事多且杂,更何况陶君是带着家中老人一起度假,因此可能需要照料的杂务更多,无暇分身。
即使这样安慰自己,但是看到自己发去的多条消息,都没有得到陶君的回复,只在大年初一收到陶君新年快乐的回复后还是有些失落。这是方琳第一个没有家人陪伴的春节,独在异乡虽然有被新奇的事物包围,但是晚上一个人的时候还是会有些少许的寂寞和想家,这可能是中国人的情结,尤其是春节。
想到前几个春节,陶君也都是一个人在国外自己度过时,方琳的心里似乎对他当时的处境有了更深的理解,但想到自己那时却是一直和陶君分享自己的春节见闻,照片、视频和笑话,生怕他一个人在那里难过。好像角色互换了,有些东西却还没有转换到位。
“和老人在一起,肯定事情会多一些,没事,”想着,方琳就入睡了。
忙忙碌碌的两周过去了,方琳的杂事终于告一段落,开始慢慢安顿下来了。国内的春节也已经过去,好像一切都该有所改善了,但是陶君的联络和回复却好像等不到好转的那一天,持续性的简短的和不痛不痒的回复,终于在一次四天的失联后爆发。
近四天的失联让方琳心急如焚,她发消息、打电话,却始终联系不上陶君,她唯一的担心是他会发生不测。她联系了陶君的好友林志鸣,询问情况,在确认他安然无恙后,松了一口气,但是林有些支支吾吾的语气,也让方琳察觉到了一些信息,志铭帮着安慰方琳说陶君一定是最近太忙了,所以没顾上联系,并承诺会让陶君尽快联系她。
方琳道了谢就挂了电话,她知道一定是有事发生了。
不久后,陶君来了消息,在方琳的强烈要求下,两人终于久违地视频通了话,隔着屏幕都能看到陶君脸上躲闪的神色和不安的表情。想到这半个多月让人不适、不安的联络,方琳觉得没有办法再忍受,开诚布公地问出了口:“你是不是交了其他女朋友?”“没有!”陶君坚决地否认后又低下了头,其实方琳觉得这不像是陶君会做的事,只是她实在想象不出,除此之外还会有什么其他理由能够严重到让陶君不敢面对自己。
又是一段让人心焦的沉默,方琳有些忍不住了,她红着眼睛开口道:“你要是再不开口,就算是要和我继续这样冷战失联,然后分手的意思了吧?”
此话一出,对面的陶君也是一下子着急地哭了出来,“不是的,我不要和你分手,但是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说。”
“是因为你爸妈吗?”
“嗯,是,”陶君撑着额头,捂了会儿脸,抬头看着方琳说:“他们知道你去英国了,想让我趁这个机会和你分手,还说不可能让我开春去见你,总之就是强烈反对。”
方琳像是被什么一击击中,脑袋里一阵嗡的声音,一时不知道如何接话,只听到陶君在屏幕那头停顿了一会儿,继续说道:“但是你知道我肯定不会和你分手的,我现在每天和他们因为这个事情吵架,他们还想让我去见另一个女生,这怎么可能!”
此时的方琳心里已然明了,陶君和父母的关系,他父母的想法,她不知道为什么事情会变得这么一团糟,明明只是两个人的关系和恋爱,她不明白会牵扯到这么多复杂的因素和部分。
“我会努力的,真的!”陶君看到默不作声的方琳,着急地说到:“我会努力改变他们的想法的,我也绝对不会去见那个女生的,你再给我点时间吧,我会说服他们的!”
沉默良久后,方琳挤出了一个微笑,对着陶君说:“嗯,你加油,我等你消息。”说这话的时候,方琳的内心比自己预想的要平静。以往,在他们的关系中,常常是陶君会扮演着这样的理性角色,帮助方琳梳理、安抚情绪,现在却是角色互换了。
已经是三月中了,距离上次陶君的视频通话又过去了近半月时间,依旧是没有消息。
这两周时间,方琳一个人想了很多,她说她会给陶君时间,也因此她没有给他再发过消息,她知道他肯定过得煎熬又不安,她不想让他徒添压力和烦恼。
但是这看上去没有尽头的等待,方琳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期待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这一天,伦敦有了难得的晴朗,方琳坐在咖啡馆看着窗外的一片明媚和平静,她突然觉得这样的一片自由真美好,美好得她鼻头一酸。这么幸福的日子和生活,这半个月来,或者说从她到英国的这一个月来,却是久违了。内心的焦灼和担忧让她忽略了很多身边的美景,让她丧失了对生活的活力。这一个月时间,她过得不好,咖啡馆橱窗玻璃上的轮廓比刚来时消瘦的多,冬衣包裹下的身体都是隐藏不住的单薄。
方琳看着橱窗里这样的自己,她觉得该结束了。
这一次方琳的角色依旧是那个理性、主动的人,晚上,她回忆了过去和陶君在一起的种种,删删减减,最终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给陶君,结束了这段感情。陶君成了那个被动接收,不知所措的角色。
一夜未眠后,收到了陶君的视频通话请求,屏幕打开后,是他一张哭得通红的脸,他始终在道歉,为自己的无能和软弱,方琳看到这一张久违的熟悉的脸,突然变得这么憔悴,不禁一阵难过,抑制不住地哭了起来。
很长的一段时间,视频里只有两个人的哭泣声。
这次是方琳先开了口,“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我知道你尽力了,”她顿了顿,继续说到“只是如果继续下去,我觉得我们都不会太快乐,我也不想看到你和你父母因为我陷入这种无尽的争吵,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她扬起了头,“你真的特别棒,我希望你能遇到更好的人,能够一直幸福。”说完两个人又陷入了一片啜泣中,渐渐地,陶君开始失声痛哭,他关掉了摄像头,屏幕这头的方琳心如刀绞,却也只能一起哭着。很久以后,他再次打开摄像头,擦去脸上的泪花,看着方琳,清了清嗓子,他说:“我觉得我爱你,但是对不起,我们就先这样吧。”
两人都忍住了最后一阵哭的冲动,互相告了别,关闭了对话框。
至此,方琳和陶君的故事已然落了幕。
不是每个故事都会有美满的结局,但是每个故事本身的意义也从来不在于结局。故事里的角色都也都不固定,他们跟着故事成长和变化,过程中的嬉笑悲苦,成长和蜕变,往往比最后停留的画面要重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