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笔记】《心理学概论》第五章:意识与自我(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 By Tensor 麻麻麻

彭凯平: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意识与自我

一、什么是意识?

各个学科都对意识感兴趣:
思想家庄子:庄生梦蝶
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魔幻现实主义艺术,幻觉和艺术结合
科学家:《science》评出人类未来面对的125个未来科学的未解之谜,意识问题排在第二位
哲学家、文学家...

意识:是我们对自己主观体验的觉知
意识与身体的关系问题:
Lawrence_W._Barsalou发现意识不仅存在于大脑,还存在于身体——具深认知

文化的具深意义反映在资本的表现形式上,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说,人类资本有三种表现形式:

  • 社会资本:社会关系决定
  • 经济资本:资源掌控决定
  • 文化资本:教养、谈吐、音容笑貌决定

二、意识的特性

意识的特性:

  • 主观性
  • 选择性
  • 连续性(意识流、思想流)
  • 自发性(斯特鲁普效应Stroop Effect)

三、意识的表现形式

1、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梦”(弗洛伊德):梦是睡眠的一种特殊的生理现象。
6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发现,梦的内容有主观性、选择性和文化差异,但机制是普适的。
睡眠的五个阶段:

  • 睡意来临
  • 浅睡
  • 深度睡眠
  • 西波或慢波睡眠
  • 快速动眼睡眠

每个循环大约90分钟,每晚大约经历4-6循环。(第一次循环中快速动眼睡眠大约10分钟,之后会持续增加到30-60分钟)

睡眠的价值和意义:
白日梦:令人兴奋,帮助我们延长瞬间愉悦持续时间,释放破坏冲动。
冥想(mindfulness)

2、另一种意识的表现形式:“自由意志”
白熊实验——丹尼尔·魏格纳


四、自我效能误区

1、过分自恋、自大、自信
2、自大效应
3、不现实的乐观主义
4、虚假独特性(认为自己智力、情商比他人高)
5、虚假共识(从自己的意识推测他人的爱好)


五、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

  • 主体的自我(人类认识自我的过程和对自己行为的调节机制)

  • 客体的自我(主体通过客观反映和评价而认识的自我)
    【个体的自我、 社会的自我】

  • 自我参照效应(信息与自我概念相关时,我们快速加工,能很好地回忆)

  • 焦点效应(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高估别人的注意度)

  • 自我的透明度(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内部状态会泄漏出来)


六、自我意识的文化差异

  • 自我知识的差异:东方➡️情境;西方➡️个体
  • 自我评价的差异:东方➡️谦虚、谨慎;西方➡️强化、夸张
  • 第三人的自我意识:Dov·Cohen发现的。东方人第三人意识强烈,西方人薄弱;
  • 自我相关的动机:东方人➡️自我谦虚、减弱;西方人➡️自我增强
  • 自尊差异:自尊量表(Rosenberg1965年编制)
  • 维持自我一致性倾向性:东方人➡️反馈信息一致;西方人➡️反馈信息不一致
    磁核共振成像技术(FMRI)


七、自我意识的调节方法

  • 自我调节力量著名实验:沃特·米歇尔 的 延迟满足实验
  • 鲍迈斯特认为与人自我调节力量有关系,自我调节力量的消耗会表现出负面行为;
  • 如何增强自我调节力量?1⃣️做一些平时不太愿意做的事情2⃣️恢复自我调节力量的消耗(睡觉、音乐、运动、娱乐等,增强主动精神)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程笔记】《心理学概论》第五章:意识与自我(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 By Tensor 麻麻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