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遗珠,《1917》

《1917》是由美国梦工厂出品的战争片,由萨姆·门德斯执导,乔治·麦凯、迪恩-查尔斯·查普曼领衔主演。



生活在和平年代尤其是在中国这种治安良好的国家,为什么1917战争片会有如此强烈的带入感。

一、全程外景拍摄。

在现代高科技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采用了户内黑幕版加后期特效的拍摄方法。首先不是实景,效果就差了那么一层意思;然后演员要自己想象自己所处的环境再进行表演,这样效果就会又差了一点;最后通过屏幕呈现出来,观众的感觉就更不真实了。而《1917》全程采用外景拍摄,实景布置战场环境:狭长的战壕、空旷的无人区,疲惫的战士、亢奋的将军,阴霾的战场(为了呈现战时的硝烟久久弥漫的效果,基本都是阴天拍摄)、残破的城镇,黑暗的黎明、闪亮的枪炮等。



二、长镜头,一镜到底。

导演门德斯和摄影师罗杰·迪金斯花了9个月时间筹备。由于主要是外景拍摄,受天气影响很大,只能用自然光拍摄。影片基本采用手持摄影,时刻处于运动状态,没有场景是重复的,要不断穿梭野外,还要保持镜头连贯性,有时要用钢索吊起摄影师和摄影机,拍广阔的场景。

整部影片是一个长镜头,必须按照顺时序拍摄,为了连戏,必须在阴天拍摄,如果遇上猛烈的太阳,剧组就停工,改为彩排。彩排期间,剧组工作人员都会抬头看天空,看云层何时能够遮住太阳。等到云来了,剧组就争分夺秒进行5分钟左右的拍摄。为了挑战“一镜到底”最长的拍摄时间是8分半钟。然后用技术手段将多个较长的镜头组接起来,让整部影片看起来是一个镜头。

用萨姆·门德斯导演的话说,“从一开始我就想以实时方式拍这部电影,让观众们共同踏上旅程,与角色同步呼吸,而'一镜到底’是讲述这个故事的最好方法。”

三、人物感情逐步饱满起来。

主角刚开始说自己最怕回家,甚至刚接到命令时,多次劝说同伴慢行和质疑是否要执行任务。当同伴牺牲后,他坚定信念一定要把停战指令传达到。在搭乘“顺风车”时,车子陷入泥潭,只有他急切的想办法让车子开出泥潭,同车的其他士兵多数只是抱怨和袖手旁观,直到他出言请求。通过这组对比即表现了主角的决心,也侧面反应了多数士兵厌战的情绪。

在荒废的城镇他遇到孤女和她捡来的孩子,她们带给他温暖和家的向往,但当他听到午夜的钟声,还是义无返顾,离开“短暂温暖的家”继续他的使命。



直到他到达前线,在没办法直接从战壕穿越传递命令时,他选择直接从战场横向奔跑,躲避冲锋的战士、落下的炸弹、腾起的泥土,责任和使命在这一刻化作前进的动力和勇气。主角的形象瞬间点燃屏幕。

最后一幕他拿出了两张照片,与开头他不愿回家形成鲜明对比。思乡,思念亲人,作为人的情感都回归到主角的身上。


四、奥斯卡最佳混音音效。

在影院看电影,音效是很多人追求的效果,那《1917》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花絮

说这么多,还是自己去看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奥斯卡遗珠,《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