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知的自己

重要人物介绍

老人:慈悲、有爱心,从不批判你,让你感觉他是完完全全地接受你,没有保留地爱你。

帮助人们去看见,但是你看见、觉察了之后,必须要有足够的心量去包容、接纳。这个功夫他给不了你,你得自己修炼。

李若菱:外商计算机公司上班,负责软件产品的行销经理。

从小父母离异,只见过父亲几面,十岁以前都由外祖父母抚养,继父对我一向不好,冷酷疏离。为了脱离家庭,早早结婚,却久婚不孕,饱受婆婆的白眼和小姑的嘲讽,连老公也不表示同情。工作上老遇到小人,知心的朋友也没几个。

天生聪明伶俐、才华洋溢、相貌清秀、追求者众!台湾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现在三十多岁月薪就十几万。

志明:他们是大学时的班对。理工科系,女生──尤其是像若菱这样漂亮的女生简直奇货可居,而志明高大英俊,兩人走在一起顺理成章。志明大学毕业服完兵役,兩人结婚、出国留学。若菱念的是企业管理MBA,志明念的是电机的博士学位。

回到台湾,若菱顺利地以高学历和在美国工作过的背景,进入一家外商公司工作,志明则回到母校从副教授干起,现在已经是正教授了。


陈玉梅:邻座另一个产品部门的行销经理。玉梅三十出头,还没有结婚,在这个几百人的大公司中,她是若菱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两个人很投缘。一心想要攀升、力求表现,甚至到了可以出卖好友的地步。

第一章 一场奇怪的对话——我是谁?

第二章 老人的读心术——我不是谁?

『我是谁』这个问题,正面是很难回答的,我们目前用的都是否定法──以上皆非。

我们是在用言语来表达言语不能表达的东西,这也就是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所以我说用『以上皆非』来表达,还比较容易懂一些。

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第三章 做爱像去迪斯尼乐园——我们到底要什么?

我们在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什么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想要的东西?

第四章 我为什么常常不快乐?——失落了真实的自己

人类所要追求的东西,也不过五个字就可以表达出来──爱、喜悦、和平。

快乐是取决于外在的东西,那么一旦那个令你快乐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以后,你的快乐也随之消失了。而喜悦不同,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所以一旦你拥有了它,外界是夺不走的。

这里说的爱,也不是你们一般的男欢女爱,而是真正的爱,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

有些父母的确可以表现出真爱的特质,但是很多父母却是以爱为名,把孩子视为自己的财产,让孩子为他们而活,而不是尊重孩子自己的生命历程。

但是你要相信,在过去的每一刻,你的父母都已经尽他们所能地在扮演好他们的角色。他们也许不是最好的父母,但是他们所知有限,资源也有限。在诸多限制下,你所得到的已经是他们尽力之后的结果了。

如何才能得到爱、喜悦与和平?

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这些,为什么几乎是人人落空?每个强颜欢笑的后面,隐藏了多少的辛酸?为什么会这样?

第五章 人生就像一场戏——角色面具

我们到底是谁,又究竟是什么东西阻碍了我们看见真正的自己。记住,死亡来临的时候,会把所有不能代表真正的我们的东西席卷一空,而真正的你,是不会随时间、甚至死亡而改变的。

第六章 层层包裹的同心圆——未知的自己

任何能丢弃自己不实的身分认同,而且不被自己的思想、情绪以及身体所限制和障碍的人,都能展现出真我的特质。

第七章 这个世界是什么组成的?——能量争夺战

我们通常认为,空间是空的,而物质是实在的。可是事实上,任何物质本质上都是空的。很多现代伟大的物理学家告诉我们,即使看起来像固态的物质,包括你的身体在内,它们的内部几乎是百分之百的空间--原子和原子之间的距离,远超过它自身的尺寸。在所有的原子和分子的内部空间里,粒子其实占据了很小的空间,其余全是真空。而且事实上,这些粒子是不停地消失和出现的,像音符的波动一样,是振动的频率,也就是能量。推荐阅读《生命的答案,水知道》。

好的能量和负面能量一样,都有很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第八章 你所招引的人事物——吸引力法则

我们的身体、情绪、思想和角色扮演、身分认同这些个能量,把我们生命能量的源头团团围住,也隔绝了爱、喜悦与和平!

我们因为与自己生命的源头没有连结,失去了能量的来源,所以不停地向外求取,以获得能量。更糟糕的就是和我们的同胞们--其它的人类,争夺能量。

不但是一种能量的争夺,也是小我对小我的战争。像夫妻之间、亲子之间、朋友之间、亲友之间,这种小我能量争夺战屡见不鲜。

现代的社会像个杀戮战场,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试着夺取别人的能量,像控制他人、用权力驾凌他人、获得别人的关注、认可、喜爱,或是证明自己是对的,好的,高人一等的,不一而足。

如果人类能够掌握了重新连结自己生命能量源头的秘密,就不用再用各种手段去争夺能量了

第九章 巧遇旧识——潜意识初探

意识和潜意识两者的区别和作用,和集体意识                                     

大约一百年前,我们伟大的心理学家发现了人类的潜意识。它控制了我们的思想、感觉、行为以及对人事物的反应,还有我们的人际关系和做决定的过程。

它是一个看不见的世界,但是主宰着我们外在的世界。我们的意识、自我的了解、思考、理性、判断、感情都是从潜意识来的。我们在意识层面对自己一切的认知、喜好,只是占了我们自己全貌的1%而已。潜意识是非常强大的力量,它对我们的自我有完全的影响,而它的99%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我们的整个意识像座冰山,在水面上的表意识,只占了1%。有些理论是说5%或是10%,不管如何,我们可以感知和控制的部分是惊人的少。

            ——《荣格自传--回忆。梦。省思》。

第十章 当灵性与科学相遇——我们创造了自己的世界

如果你不断重复做某件事,在生理学上来说,我们某些神经细胞之间就会建立起长期且固定的关系,比方说,如果你每天都生气,感到挫折,每天都很悲惨痛苦‥‥那么,你就是每天都在重复地为那张神经网路接线和整合。这就变成了你的一个情绪模式。

当我们在身体层面或是大脑层面产生某种情绪感受时,我们的下丘脑会马上组装一种化学物质,叫做"胜肽"(注),随着血液跑到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被细胞周边的上千个感受器所接受。久而久之,感受器对某种胜肽有了特定的胃口,会产生饥饿感。所以如果你很久不生气的话,你的细胞会让你有生理的需求想要去发脾气‥‥"

第十一章 命好不怕运来磨——潜意识中的人生模式

首先画一匹马,然后是一辆马车,加上马车夫,后面还有位乘客。这个图就代表着我们的人生。

马车的构造和质量,代表我们的命,有些人命好,六轮大车,含着金汤匙出生,或是聪明能干,或是美貌迷人。有些人命不佳,两个小轮子要混一生,出生穷困,生不逢时,才智平庸,相貌不扬。而这路程,就是我们的运,有时康庄大道,有时羊肠小道,而所谓命好不怕运来磨,马车大的时候,走险坡也不觉得摇晃。

这部马车的前进是要靠这匹马,而且你问这匹马,你有没有权利决定怎么行进哪?马儿会说:“有啊、有啊!我这不就是努力地在前进吗?没有我,这车是走不动的呀!”但是你要问牠:“那你刚才为什么左转哪?”他会说:"我觉得左边的脸紧紧的,我就转弯了呀!”

这个马车夫就是我们的潜意识,这个乘客就是我们的真我。

性格倾向X外在环境X各种教育X生活事件X前世业力(如果你信的话)=人生模式

第十二章 遇见难得的知音——潜意识的表达方式

潜意识用什么方式和我们沟通?

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现,你不是你的成功,也不是你的失败。这些外在的东西,丝毫动摇不到你那个内在的真我,看清楚小我的虚假认同!——以上皆非

一般心理学家都说,梦是潜意识通往意识的桥梁。

有很多看似简单的生活事件,看起来好像无足轻重,可是都潜藏着一些讯息。比方说你想从事某种行业,因此要去考一个证照,结果考试当天找不到准考证啦、交通堵塞-啦等等,诸多不顺利的事情接二連三地发生,就显示出你的潜意识其实并不想要走这条路。"

如果你的人际关系一再出现相同的模式,比方说你的同事、老板和你相处的模式,不管你走到哪裡都碰到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同样的互动方式,这时你就知道是潜意识的一个模式在主宰你的命运和行为了!

溜嘴,不经意说出或做出来的一些事,虽然与你本意不相同,但可能就是你潜意识裡真正的想法。

瘾症  :瘾头  像有些人明明知道抽烟不好,可是阻止不了这种慢性自殺行为,这就是潜意识在操控的最好例证!

第十三章 回溯童年的记忆——我们身体的障碍

在成为受精卵的那一刹那之前,只是一个意识的存在。然后突然进入了一个小小的细胞中,慢慢地,你有了一具每天长大的身体,但还是在一个安全的环境当中,感觉和周围的东西都是合一的。"

然后,你出生了,经历过那个巨大的创伤和惊吓,你与提供自己生命所需的源头分离,一开始你很迷惑,不知道为什么居然自己肚子饿了会得不到东西吃,因为你以为你与这个世界是一体的。于是,我们慢慢学会了,我及我的身体,和这个世界是分离的了。为了保持自我感,我们就发展出了小我,在这个世界上抓取所有我们能抓取到的东西。因为小我是如此的虚幻、脆弱,所以它需要更多的抓取、获得,才能延续它软弱的生命。"

身体是这样让我们与真我分开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有很多无名的恐惧‥‥

第十四章 重新和身体联结——瑜伽与呼吸

基本上,任何能让你专心一致、活在当下的运动,都可以帮你与身体重新连结,所以运动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做它时的心态和状况。所以无论是跑步、快走、游泳、太极拳、气功、瑜伽,只要你能够专心地观照自己的身体,这些运动都可以成为一种冥想。

。。而其中,与身体对话、连结的最佳方式其实就是静坐冥想。

第十五章 激励大师的体验分享——饮食与健康

我们虽然讲“突破身体的障碍”,身体却是我们寻找真我的必经之路,所以才要倾听身体的讯息、跟身体连结。而为了把这条道路修直、修正,我们必须要好好呵护自己的身体,就像那一辆马车也需要好好维护一样,不然有一天寸步难行的时候,讲心灵的追求也是枉然。

“怎么吃”比“吃什么”来得重要。

怎么吃"包括了以下几点:

1. 食物的比例:所谓的黄金比例是40%的谷类,40%的水果、蔬菜,20%的蛋白质。

2. 吃饭的时间:早餐一定要吃得多,晚饭一定要早。两餐进食之间,不可以超过4个小时,才不会耗你的老本(能量)。所以在两个正餐之间,应该要吃一些点心,补充一下能量。

3. 食物的份量:轻食和少量多餐。每餐食物的份量不要超过你一只手掌能抓满的份量的五倍。七、八分饱就应适可而止。

4. 烹饪方法:生食蔬菜有很多好处,但并不是每个人在每个季节都适合;生食动物(包括鱼)在现代的社会中问题太多,少吃为妙。少油的烹饪法--水煮、蒸是最营养、最好的。

5. 吃的方法:细嚼慢咽可以让唾液和食物充分混合,帮助消化。

此外,食物、饮料不要太烫/太冷。我们的身体必须消耗极大的能量,才能将喝下的冰饮料温暖至正常体温(摄氏三十六度半),如此一来整体的免疫力自然下降。所以如果常喝冰饮料,建议将饮料退冰半小时或改喝常温白开水。

第十六章 卸下光环后的人生——健走真好!

与身体连结的方法还有一个,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时时留意自己的身体‥‥

平时做事的时候,你的身体除了在动作之外,它也在呼吸,在适应和感知着周围复杂的外界条件,然而这都是潜意识的范畴了,我们心思的注意力其实是集中在其它事情上的。如果你能够更留意身体的感知,就可以把那5%的意识状态扩大了。这样就是  把潜意识的一部分转变成意识了。

第十七章 “担心”是最差的礼物——不如给他祝福吧!

天底下只有三种事‥‥

老天的事:交通堵塞-老天的事。

我的事和他人的事

对最亲近的人,更要注意沟通的方式和方法。如果是为了自己,而且还自以为有权利管对方,认为我们可以介入他人的领域、促使别人改变,这种做法不但白费力气,而且还会造成两人关系的紧张。

你可以把你知道的,你认为对的、正确的东西和他们分享,但是背后不要设定一个预期的结果。(比方说:你一定要听我的,要不然‥‥)这样的话,对方比较能够接受。伴侣之间、亲子之间都是这样。

你觉得伴侣生活习惯不好,而你自己最近有了一些体会,想改变生活、饮食的习惯。你就自己努力、尽心地去做,让你的伴侣感到好奇,让他看到效果,然后他可能会愿意听听 看你为什么这么做的理由,同时,他也许会试着做一些你在做的事。但是如果你强加这些观念在他身上,他的『小我』第一个会做的事就是反抗。

【为我们的亲人担心,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加害行为!】

比方一个母亲,她的孩子要和朋友去远足、郊游,他决定要去的时候,母亲担心年轻人出远门会发生危险而试图阻止,但是孩子大了阻止不了,所以他出门的时候,母亲就耳提面命他要注意这个、注意那个‥‥在后面一直唠叨‥‥能量世界的定律,这个母亲在孩子出门的时候,给了他不好的负面能量。

而且母亲之所以会这么做,是由于她无法承担一丝丝可能会失去儿子的危险,于是把它投射到孩子身上。所以说『担心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加害行为』

提醒是可以提醒,但是仍然要看你的出发点。你的本意是出于关心,所以把提醒孩子当成是一种爱的表达,还是出于恐惧地把担心投射在孩子身上,给他很多压力。

这两者怎么划分呢?

在表面上也许看不出来,但是在能量的层面上,而且在孩子的心理感受上,可以区分得出。

就是要放下小我的执着心。

第十八章  一场“Ego B oosting”秀——同学会的启示

我有一副身体,但我并非自己的身体。我可以看见并感觉到我的身体,然而凡是可以被看见以及被感觉到的,并不是真正的观者。我的身体也许疲惫或兴奋,生病或健康、沉重或轻松、也可能焦虑或平静,但这与内在的真我全然无关。我有一副身体,但我并非自己的身体。

我有欲望,但我并非自己的欲望。我能知晓我的欲望,然而那可以被知晓的,并不是真正的知者。欲望来来去去,却影响不到内在的我。我有欲望,但我并非自己的欲望。

我有情绪,但我并非自己的情绪。我能觉察出我的情绪,然而凡是可以被觉察的,并不是真正的觉者。情绪反反复覆,却影响不到内在的我。我有情绪,但我并非自己的情绪。

我有思想,但我并非自己的思想。我可以看见与知晓自己的思想,然而那可以被知晓的并不是真正的知者。思想来来去去,却影响不了内在的我。我有思想,但我并非自己的思想。

我就是那仅存的纯粹的觉知,是所有思想、情绪、感觉与知觉的见证。

                                          ——《恩宠与勇气》

第 十九章 被负面情绪套牢——情绪的障碍

情绪都是一种能量,尤其对孩子来说,一些天生的恐惧,所求不得的愤怒,失望落空的悲伤,都只是一种自然生命能量的流动而已,它会来,就一定会走。被否定、压抑的情绪,像你的悲伤和恐惧,就滞留在我们的身体里,这些能量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叫做『痛苦之身』。


第二十章 在谷底惊见阳光——情绪的体验

——我看见我在寻求被虐待的痛苦感受,我全心地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对它的需要。

每个人来这个世界上都有不同的功课要学,如前夫只是来帮助我,给我功课做而已。

情绪的支持和认同,只是去接纳孩子的情绪,不去阻止或是否定,行为规矩还是要遵守的!

情绪就是一种能量,会来也会走,大人不要干涉,要让孩子自己学会怎么去处理自己的情绪,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无限的爱和支持。如果你用转移的方法来教孩子避开负面情绪的话,孩子长大以后就学会了用代替品来逃避情绪,什么抽烟啦、吸毒啦,还有那些工作狂的啦。如果你去压抑孩子的情绪的话,那就更不好了。

第二十一章 在摆荡于背叛、欺骗之间——情绪的爆发

受苦有两种:一种是无知的、无明的受苦,就是任随潜意识的操控而受苦,同时在抱怨、抗拒那个痛苦。这样的受苦不能让你成长。

另外一种受苦是有觉知的受苦,当你感觉到撕裂般的痛楚、好像要爆炸似的愤怒,你不逃避、不抱怨,你全然地去经历它。让这个压抑、隐藏多年的能量爆发出来,用不批判、不抗拒的态度,在全然的爱和接纳中去经历它。这样的受苦,是你走出人生模式、成长茁壮的契机。

第二十二章 是谁在伤口上撒盐──情绪的疗愈

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经过仔细包装的礼物。只要我们愿意面对它有时候有点丑恶的包装,带着耐心和勇气一点一点地拆开包装的话,我们会惊喜看到里面深藏的礼物。

第二十三章 爱过、痛过、哭过之后──臣服的体验

我们的头脑真的很会欺骗我们。它会看到它想要看到的东西,收到它想要收到的讯息,无关乎外在的条件、事实是什么!

第二十四章 梦的秘密──当下的臣服

我们的思想总是在过去和未来,但是我们的身体和呼吸却永远是在当下的。

第二十五章 背负重责大任的脑袋──检视思想


第二十六章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转念作业

什么是投射呢?比方说,我从小就被教导我应该是一个聪明的人,我也自认为我很聪明,所以我压抑、否认了自己不聪明的地方。于是,我看到不聪明的人的时候,他提醒了我内在不想面对的部分,所以我特别讨厌不聪明的人,对他们没有耐心。

老师停下来,看看所有的学生,"同样的,当你对某一类的人或是他们的行为,待别有意见、特别看不顺眼的时候,就是一种自我的投射行为,也是一种逃避策略。"说着,老师把手比成一个手枪的姿势,对着一个学生,然后说:"你看,当我手指着你批评的时候,有几根手指对着我自己?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

第二十七章 昔日女星的解套智慧──思想的瘾头

从身体、情绪、思想等各个层面去清除我们与真我之间的障碍,也是自我疗愈过程中很重要的帮助。"

像拜伦凯蒂的转念方法,随时关照自己的思想,并且检验它们的真实性。没有任何的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痛苦是来自于你对事情的解释。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因为那个是你对事情的解释。

我们所有的烦恼可以用一个ABC的公式就可以解释清楚。A永远是中立的,因为同样的A,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会有不同的C出现。

A永远是中立的,因为同样的A,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会有不同的C出现。

还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在我们每个负面的情绪后面,都有一个支持它的思想。因为情绪是身体被我们思想刺激之后而产生的反应。

比方说:我的一个妯娌,帮其它的人都买了一些好东西,唯独没有给我。我当时很生气,也很伤心。然后我就检视自己负面情绪后面的思想,发现我"要求"我的妯娌对待我(一个刚嫁入他们家的人),一如她对待其它已经和她相处很久的亲戚。我有什么资格要求她要对我公平呢?我生气、伤心对事情有没有任何帮助呢?她这样做是谁的事呢?她的事我有资格干涉吗?就这样,原先让我痛苦不堪的一些事情,在我把自己的思想带到放大镜下检视的时候,一个都不能成立。

期间要经过很多的努力和漫长的等待。这些道理都懂了,并不代表你就都能做到。第一步,就是你要下定决心,不再被你的思想干扰,然后你要花很多时间去培养觉察和定静的功夫

。静坐冥想是培养觉察和包容能力最好的方法,一开始五分钟也可以,慢慢把时间拉长。这是迈向真我的不二法门,最基本的蹲马步功夫。

第二十八章 我是个婚姻失败者?!──思想的搅扰

让我们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想法,和围绕着这个事件所编造的『故事』。

倾听自己脑袋里的声音,做一个观察的临在(做为一个观察者去觉察自己的思想,去检视它们的真实性。)声音在那里,我在这里听着它,注视它这份了解,就不是一个思想了,它是对你临在的一个感觉,一个新的意识的向度就生起了。透过这样的观察(倾听内在的思考、对话),你可以感觉到在那些思想下面的一个比较深层次的自我,一个有意识的临在。

自己的价值是自己给的,不能把这个权力拱手让给他人。

已经是"铁"一般的事实,除了"臣服",别无他法。

做了就是事实。事实最大。而且,他怎么做是他的事,你接不接受是你的事。

我不是我的婚姻,我的真我不会因为别人的眼光、我婚姻的状态而有所改变。

第二十九章 什么让我感到喜悦?──认同的解离

很多时候,我们感觉很不好的时候,我们会一直想要从这个泥沼中挣扎地逃出来。所以我们藉由很多逃避策略不去面对它,压抑它,否定它,排斥它。但是『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因为当你抗拒某件事情或是某个情绪的时候,你会聚焦在那个情绪或事件上,这样就赋予它更多的能量,它就更强大了。

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带进光来。光出现了,黑暗就消融了。喜悦是消融负面情绪最好的光。有什么事情是你爱做的,而且是可以给你喜悦的?兴趣爱好、陪孩子玩耍、一朵迎风招展的小花,一个婴儿的微笑,一片阳光下闪亮的树叶,一个朋友随口的赞美,这些都是无声的问候、喜悦的祝福

喜悦和快乐的差别:

**快乐是需要外在条件的,而且它的范围比较小。喜悦是发自内心的,然后可以大范围地渗透到你的全人‥‥

**定静的功夫是最有效对治我们纷乱思想和负面情绪的利器,因为它可以帮助你建立觉知,提升你对事物以及自我的觉察能力。而且在冥想时,我们身体如如不动,情绪、思想都在严密的监控下,你和你的真我可以有短暂的相聚。虽然短暂,你已经接近生命的源头了;也许不能畅饮,但是多少可以沾染到那--湿--润的水气。定静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起来的,不过在过程当中,你会愈来愈感受到来自真我的那些特质:爱、喜悦、和平。

当我们和真我距离愈来愈远的时候,会失去了自我感,因此我们必须要抓取一些东西来汲取我们的自我感,小我于焉产生。它不停地向外抓取,只为了加强它自己的真实性,好继续苟延残喘地存活下来。

第三十章 老婆不是秀给别人看的──身分认同的探索

觉知是破除身分认同的第一步。要你放下-身分认同是很难的,『看见』是第一步--先要看到你自己认同于某样东西,也许你没办法立刻放下。但是如果你能彻底了解到你认同的那些东西,其实不是你,也不是属于你的,你就有可能从这个外境追逐的噩梦中醒来。这个过程很漫长,也很难,要有充分的决心和毅力。

第三十一章 战胜了胜肽──心想事成的秘密

心想事成的第一个定律就是,你所向往的东西必须是命中注定该是你的,或是与你的更高目的是一致的、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要不然就是你能深入到潜意识和真我的层面,破除人生的模式,学好自己该学的功课,破解你的命运,否则心想事成只是纸上谈兵罢了!这些都是内在的旅程,跟外在的环境无关的。

可以透过连结、臣服、定静、觉察等功夫,与我们的真我相通。

另外,吸引力定律(所有事情都是能量的振动,两个相同振动频率的东西会互相吸引。)当你真心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你身上散发出来的就是那种能量的振动频率,然后全宇宙就会联合起来帮助你达到你想要的东西。

那什么叫做『真心想要』?

那就是不仅仅在思想层面而已,必须打心眼里渴望这个东西,每次想的时候,都会到了浑然忘我的境界。而且最有威力的是,让自己随时随地都处在你已经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之后的感受。而且视觉的观想是最重要的,你可以每天都在脑海里面演练你已经拥有你要的东西的画面,细节愈清楚愈好。这样去观想并且去经历那种感受,让你每个细胞都充满信心地在召唤它想要的东西‥‥

当然外在的努力还是很重要的,你想要有收获,就非得付出努力不可。

第三十二章 未实现前就先感恩──最后的试炼

心想事成的秘密:先要解除自己的人生模式,学会自己的功课,然后全心全意地用观想的方法去散发『事已成』之后那种愉悦感受的振动能量,然后要赖皮地在未实现之前就先去感恩,还有就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必须很清楚、很具体,而且要为它付出一定的努力,同时言行一致。

第三十三章 开始,就是未来──迎风飞扬

我们从来不知道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们所做的,就是去和现实抗争、对现实不满、想要改变他人,改变环境,但却都是徒劳无功,反而适得其反。我们不知道一切的问题都是出在自己身上,只要改变了自己,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转地随之改变。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地反映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地方的旧伤又被碰触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记得,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怼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

要多分享,分享就跟感恩一样,分享出去的愈多,你回收的就愈多!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代跋 给读者的一封信

1身\_体--连结

2情绪--臣服

3思想--检视

4身分认同--觉察

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的一个人生模式,而无力去消除它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祈祷。祈祷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臣服,也是一种与真我的连结和觉察,总而言之,书中所说的种种可行之道,都可以用祈祷,尤其是感恩的祈祷来囊括!

你可能感兴趣的:(遇见未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