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普及与变化

自从孔子为七十二门徒传道受业解惑开始,教育始也。自此教育就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

从古时至西学入东方,中国之教育无不以最终形成士大夫阶层为导向,读书为做官之青云路。

读书从来就不是人人都享有的权利,古时读书为门阀士族所垄断,只有殷实富贵之家方能有钱聘请老师,购买书籍。获取书籍也远不如现在方便。所以古代读书人是极为稀少的,而有限的读书人就往往更限于儒家忠君爱国的思想所限制。读书无不是为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偶见几个跳出藩篱的,也是科举不第,而心灰意冷,放弃做官进阶之路。

在农业社会,天子与士大夫共执权柄,而茫茫之平民就如豢养之猪羊,劳动,生育,劳动,生育的循环。不读书则不开化,而就会甘于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中,子承父业,代代相承。封闭,不开化,稳定的系统,自然后续产生维持稳定的相匹配的宗族,三纲五常。而社会对于开化了的读书人也以科举的方式,以收天子之英才。愚民以其绝对的大多数占据金字塔的最底层,而有限数量的读书人与权贵占据上层,靠着吸取下面的人的血肉,而维持着金字塔的稳定。而当承平日久,上面的繁殖越来越多。冗官冗员,赋税加重,再遇天灾,哗啦啦如大厦倾,金字塔推到了,又重新再来,进行下一个循环。

而当来到近代,工业与教育同步飞速发展。

教育的普及培养了大批有知识的群体。而社会的发展却没有提供如此多的岗位以供该群体的发展。海量的知识群体,而国家财政直接供养的岗位极其有限。

浩浩荡荡的上山下乡开始,知识青年去广袤的农村发挥自己的价值,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人为的行政命令,强行安置了无数知识青年的工作安排。凭着一腔热血和心中的理想主义,扎根农村。无数的知识青年在社会的底层燃烧自己。

而当工业开始发展起来,社会能够提供更多的岗位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停止了,大批的知识青年返回城市,进入社会的中层。而高考也放开,再一次激发整个教育的热潮,读书改变命运,成为时代的主题,无数的人开始读书从而提升社会阶层。整个社会蓬勃发展,生产力不断提升,而读书进阶的通道也敞开着,无数的人可以在此时跨越阶层。

而后面教育普及的程度越来越高,接受教育的知识青年群体极速的扩张,而社会消化不了如此多的受教育群体,而受教育的群体也只想找到与自己学历相对等的工作,所以就有大量的受教育的失业群体。教育的步子迈太大,而产业没跟上,而慢慢变成教育也成为产业的一部分。教育就是最好的产业,不断拉长教育的年限,来消耗上一辈积攒下的财富,而延缓大量的无业人员的出现,以时间来削弱对社会的冲击。

在封建社会,大量的游民和难民之始,则会爆发暴乱,为王朝衰败之始。而如今则会出现大量的饱食穷民,基本的生活无忧,却再也没有正常的社会生活,沦为社会的边缘人群,慢慢的消亡。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的普及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