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任性、哭闹时家长应该怎么办?

我们通常所说的学龄前儿童,一般是指3-6岁的儿童。因为这一阶段的儿童基本都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先从小班、中班到大班,之后就是进入学校读一年级。

在我长期的工作中,几乎每天都能接触到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经过长期对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观察和培训,我发现大多数的年轻父母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一、我们的孩子很任性;二、我们的孩子易哭闹,哭闹的原因通常是家长没有满足孩子的要求。除此以外还有许多令家长头疼的问题。

那么,今天我们就谈一谈面对学龄前儿童的任性、哭闹,家长应该如何从容应对。首先,我们要知道孩子任性、哭闹的原因是什么?而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父母和长辈对孩子的溺爱是首要原因。在每一个家庭中,一个可爱的宝宝的出生会给这个家庭带来很多的欢乐。无论是孩子的父母,还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人都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尽心尽力付出自己的爱。因此,从宝宝出生到3周岁这一阶段,家长对宝宝所做的是无尽的关爱,却忽视了培养宝宝的良好习惯,而这正是导致学龄前儿童(3-6岁)任性、哭闹等不良习惯的根本原因。

二、只要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采取任性、哭闹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此刻,家长就会立即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于是便养成了孩子以任性、哭闹的方式来满足自己需求的不良习惯。如果家长想要改变孩子任性、哭闹的不良习惯,就必须从根子上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孩子任性、哭闹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如果孩子的任性、哭闹是在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发生的,那么无论孩子的要求合不合理,家长都没有必要立即满足孩子的这一要求,要在孩子施展任性、哭闹的本领之后,待孩子冷静下来再去采取合理方式的满足孩子的要求。如果孩子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采取任性、哭闹等形式来满足自己的要求,并且这一要求又是不合理的,这时父母就应该采取冷静、理智的方式来处理这一问题。方法如下:(一)、不能采取暴力和体罚的手段去应对孩子的任性和哭闹,这是因为暴力和体罚是不能彻底解决孩子的任性和哭闹问题的,只有等孩子安静下来之后,家长采取心平气和的方法才能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可以用简单地童话式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明确地告诉你的孩子:“任性和哭闹是没有用的,你想要什么或者想做什么都可以告诉爸爸妈妈,但是要说明原因。”只要孩子明确告知父母自己所需求原因,并且这一要求是合理的,那么,父母就应该立即满足孩子的要求。像这样的处理方式,只要重复几次,你的孩子就会在幼小心灵中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这就是要教育孩子,合理的需求要通过与家长的语言交流才会得到满足,而非任性和哭闹就能解决的。(二)、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必须用强硬的态度坚决制止。如果孩子在父母劝阻之后仍旧采用任性和哭闹的态度,甚至在任性和哭闹时还在偷偷观察家长的神情,此时家长就应该采取强硬的态度去拒绝和孩子讲条件,同时也不能以交换的方式去满足孩子的要求。反之,如果父母对孩子的任性、哭闹和无理要求进行妥协,那么,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在就会养成凡事讲条件的不良习惯,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越长大越不听话、越不懂道理。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家长处理孩子任性、哭闹问题时的细节是直接导致孩子的性格是否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通常所说的没有细节就没有教育。那么,一个良好的细节处理必定会导致一个良好的教育结果出现,反之则相反。这也就是说,家长在处理孩子任性、哭闹等不良习惯时必须用良好的细节处理方式,而这一良好的细节处理方式必将会促成您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同时也能使您的孩子顺利的接受幼小衔接的转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龄前儿童任性、哭闹时家长应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