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道德经》笔记系列(九)

无中生有

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里的无并不是没有,如果是没有,那怎么能生有呢?可见这个无不是全无。用现代的话来解释。什么才是无?就是它不是任何东西,却可以产生任何东西,这样才叫做无。你说它没有形状,它却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形状,你说它没有声音,它却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这样才叫做无。

曾老在讲述中提到了一个我不熟悉的词:叫做:空无多有。他说:“如果这个可以代表。那个也可以代表,就定型了,道就不动了,不动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空无,才可以多有。你想要多有。就必须空无。老子明确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其实中华文化的特质,如同茫茫的宇宙一般,看似空无、实则多有。

既然“空无”,怎么会“多有”呢?这里的“空无”应该就如同我们平时说的“空杯心态”,一个玻璃杯如果是空杯的状态之下,便能装入我们想要的东西;若是杯子里有东西,就没有办法再容纳了。老子的智慧,万物生于有,而“有”则生于“无”。表面上看起来空空如也的东西,其内在可未必空虚。所以“无”的作用远远胜于“有”。所以“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中生有-《道德经》笔记系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