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闸北最后一块领土的绝境呐喊

时隔一年,《八佰》终于成功上映,观影的过程并不轻松,甚至十分震撼。

上映七天,在30%的排座率的情况下,突破了13亿票房。这组数据,也证明《八佰》绝不会让人失望。

尽管充满了两极化的争议,但历史值得铭记,八佰壮士的故事,更值得我们去了解。

1

古有长坂坡上,一个赵子龙孤身直面几十万敌军七进七出;后有四行仓库中,四百个赵子龙坚守孤堡不畏恐惧英勇抗争日军!

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由于中日兵力悬殊,国军部队虽英勇奋战,但仍节节失陷,为保存有生力量、守卫南京,决定全线撤退上海。

此时,临近“九国公约”签字国会议召开,各国代表已齐聚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为了向国际展示中国抗战的决心与信念,争取世界的同情以调停战争,蒋介石命令88师留在闸北,死守上海,掩护五十万国军西撤。

第524团团附谢晋元接到命令“死守上海最后阵地”,率领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坚守苏州河北的四行仓库,四行仓库是四家银行的仓库,墙高楼厚,易守难攻。

仓库成为闸北最后一块属于中国军队守卫的国土。

由团长谢晋元率领四百余将士,成为了坚守在上海市区的最后一支中国部队,后人称其为“四行孤军”——为壮声势,四百余人对外号称“八百人”。

四行仓库的背后就是公共租界,中间就隔着一条苏州河。

南面歌舞升平、灯火通明,北面硝烟弥漫、满目疮痍。

四行仓库战役密集的枪声吸引了大量的租界民众在南岸观望,知识分子、地痞流氓、童子军、赌场老板、戏台班子、纳粹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的军官、法新社、路透社、美联社的记者,众生百态都聚集在了南岸,与全世界一起围观这场所谓的“戏”。

战斗还没开始,尚且宁静的夜晚,北岸的战士们听着南岸的乐曲,纷纷一言不发。即使身处黑暗,却依旧向往光明,如果可以通往天堂,谁又愿意留在地狱呢?

无人敢相信,在那一刻,天堂与地狱,竟隔着不过短短50余米。

阻隔了两地的苏州河,在那个夜晚,也没有泛起不一样的波浪。

2

八佰令人最深的印象,不是它激烈的战斗场面,而是它在南北两岸之间来回切换的不同人物的视角,没有以一个固定的主角视角带我们走进这场战斗。

如同这个“佰”字一样,他们都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物,没有谁不值得歌颂,每个人都是真正意义上顶天立地的英雄,每个人都是主角。

老练圆滑的老兵油子老铁、贪生怕死审时度势的老算盘、怯懦畏缩的端午等等,当这些

人物出现时,我们会心生鄙夷吗?

也许会,但在才是最真实的战场写照。没有人生来就有一颗舍生取义的心,八佰壮士也是平凡如你我的人,有家庭、有亲人、有血有肉,可生在乱世,有几人能逃脱纷乱的炮火呢?

他们有人在战斗中脱离队伍,误打误撞进入仓库;有人只是为了打扫战场的一点工资,连枪都没见过的农民;有人只是拨算盘的文职人员,还有人甚至不过13岁……

他们会说出:“手指头都被打掉了,没法扣扳机了,你让我在这儿干嘛?我在这儿,日本人就能死绝了吗?我还有老婆,我想回家。”

这些人不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人,心里念得只有地里的庄稼或者家里的亲人,在炮火轰鸣的战争面前,形同蝼蚁。他们怯弱、退缩、一心只想着逃命。

是阿,他们,怎么算的上英雄呢?

“仓库就是我们的最后阵地,也可能是我们的坟墓。”他们比谁都清楚。

舍生取义的民族大义,从来不是与生俱来的。可当你眼睁睁看着一个又一个的战友被无情的炮火轰倒在面前,血肉横飞的场景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你眼前,以身报国的热血就再也无法冷却下去了。

他们面对日军的攻击,从毒气战到潜水袭击、从炸药攻楼到战斗机扫射,浴血奋战、不惧生死,不过四百余人硬是顶住了日军四日来的攻击,何人不心生敬畏,热泪盈眶?

由于四行仓库的易守难攻,日军的常规武器无法攻破,于是头顶钢板行进到楼底下,要用炸弹炸,楼一炸全完了。

一个21岁的士兵陈树生,咬咬牙,把衬衫撕下来写着:舍生取义,儿所愿也。把衬衫交给长官,要他交给他娘。

然后将身上绑满了炸药从墙的缺口往下一跃,跳进钢板阵的间隙,给日本人炸得肝胆俱裂。到最后,历史上也没留下他的照片,只有大巴山区的老家,留了一座坟。

随着他这一跃,更多的战士排着队准备往下跳,他们往下跳时,大喊着自己的名字与籍贯,还有的大喊着“孩儿不孝!娘!”,没有一丝犹豫与踌躇,抱着必死的决心与信念。

他们从时刻退缩的瓜怂变成无畏冲刺的战士,

用身躯背起炸药包击破敌军的钢板阵,在活着的最后一刻高呼姓名与母亲;

用自己的肉体去捍卫迎风飘扬的旗帜;

他们自愿在队伍撤离时,留下来阻击断后,组成九死一生的敢死队。

他们,怎么算不上英雄?

3

“市民怎么从看客,变成了投入其中;怯弱的士兵,怎么变成了我们嘴里的英雄人物。”正如导演所言,这才是这个故事的主旨,而不是那些炮火轰鸣的战争。

中央社10月27日电讯中写道:“在烈焰笼罩、敌军四围中,以其最后一滴血与最后一颗弹,向敌军索取应付之代价。” 四行孤军成为全国和全世界注目的轰动新闻。

北岸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唤醒和振作了国民抗战御辱的意识和信心,民众的抗战热情从来没有这么高过。10月29号,日军的进攻最猛烈,当时记载上,集中了老百姓有三万多人,在岸边上举着大黑板,示意仓库里的士兵,日本人从这边来了,那边来了。

后来由于仓库里的食物短缺,只有黄豆充饥,谢晋元发出了要求支援“糖、盐和光饼”的呼吁,经过电台广播,传遍上海,民众踊跃捐赠,物品堆积如山。

影片里,民众们争相着往捐赠的大布中丢着东西,住在楼上的人们也往下扔着,地上落满了没丢进的食品,却没有人乘机捡走。

革命家、政治家何香凝亲自跑到桥边观战,“感动得流泪”,她在给谢晋元的信里写:全国同胞,将因为你们而愈团结;国际人士,也将因为你们而愈能主张正义了。

4

“四行孤军”的英勇感染了目睹这一切的所有人,令国际人士对中国军队改观,即使中国军队伤亡惨重,要求参军的中国年轻人却越来越多。

陈存仁《抗战时代生活史》中描述道:“这时,租界到闸北的电话已经不通,忽然有一个懂得军事旗号的人,自告奋勇向对岸孤军打旗号,问他们需要什么要紧的援助物品,对方也旗号回答,什么都不要,只要一面国旗。

电话的不通引发了一次民众自愿的盛情冲刺,为了将电话线送到对面,民众排成队依次冲向桥,被日军狙击手一个又一个的击毙,桥上横七竖八的躺满了英勇牺牲的民众尸体,却丝毫没有浇灭民众的一腔热血。

刚满18岁的女童子军杨惠敏,自告奋勇给孤军送来了一面青天白日旗,临时用两根竹竿连接扎成,不一会儿,这面国旗就在数万日本海、陆、空军围困中升了起来,国军更是士气高昂准备与日军对抗到底。

随风飘扬在四行仓库之上的国旗,极大的鼓舞了国军的士气,却也因此刺激了日军更加激烈迅猛的反击。

战斗机的轮番扫射,又是不计其数的战士们倒在了国旗的底座之下,士兵们一队接一队的往前冲刺,只为了保持国旗的屹立不倒。这不是无畏的牺牲,只因在这一刻,国旗是士兵们继续战斗下去最后的精神支柱。

这面唯一的中国旗帜给孤军和上海市民带来的鼓舞是前所未有的。这面特殊的旗帜现存于台北国军历史博物馆。——《我的抗战》

5

战役持续了4天,决定孤军命运的,其实是战场外的斡旋。

由于九国公约会议之前,英法美等国已经表明态度,不愿意为了一个弱国去得罪日本。加上仓库东南角方向,耸立着两个巨大的煤气罐,一旦日军炮火偏离、煤气罐被炸起火,将殃及租界民众安危,半个上海也将不保。

10月30日晚上,统帅部下令四行孤军通过租界撤退,31日凌晨,日军已布下照明灯和机关枪,孤军冒死冲过新垃圾桥,退进租界。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孤军有十余名殉难。

《八佰》拍到撤离,戛然而止。

此次坚守,“八佰壮士”以四行仓库这一弹丸之地抗击日军数万人,激战四昼夜,毙敌200余人,伤敌无数,取得了军事上、政治上、道义上的胜利,谢晋元因此受到上级通令嘉奖,升任为上校团长。

谢团长曾于四行仓库内墙,用粉笔写下遗书: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我们存在一天,决于倭寇拼命到底。

电影的最后是那匹贯穿始终的白马,赫然矗立于颓圮狼藉的战场废墟中,既寓意最坚韧崇高的民族精神,又象征着对战后的美好和希望,更浓缩了导演浓厚的反战情绪。

更是让人在闭目良久之后,仍能想起那傲立于长坂坡身骑白马的赵子龙……

从四行仓库缓缓拉出的镜头,俯拍了如今繁华昌盛的上海,高楼耸立,车水马龙。但依旧保存的四行仓库旧址使我们没有忘记,此番太平盛世是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历史也许会过去,但绝不会被忘记。

绵延了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尽管曾弱小、充满了缺点,但能走过千年历史的我们,血脉中从不缺少韧性与血性,绝不会任人欺负。

几十年前的我们不会被敌国打败,正如今天的我们不会被疫情打败一般。

你可能感兴趣的:(《八佰》:闸北最后一块领土的绝境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