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史--大学(二)

                                    我的阅读史--大学(二)

      

       有一次一个同学推荐《怪诞行为学》,我就借了书,正好五一放假七天就看了。之后在校门书店看到作者的《怪诞行为学2》就自己买了回去看。这两本书主要就是讲了人们一些怪诞(不理性)的行为,分析其背后的心理或者行为模式。因为人们传统的心理学或者行为学都默认人们是理性的人,做出的决策或行为都是理性的合乎逻辑的行为。本书作者就从大量案例中说明人们大多数时候往往不说理性的,或多或少的都拥有几种非理性偏向,并且往往意识不到这些非理性倾向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这两本书内容偏向心理、认知、思维等方面,从此引起了我对相关方面内容的兴趣和关注。之后在图书馆借了《劳心者定律》、《心理学图典》,内容包括经济学、管理学中常见的一些规则、效应、概念;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现象、启示;心理学、伦理学中一些有趣的定理、理念、命题;哲学、逻辑学中一些常见的有趣的概念、悖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词语又对概念模糊不清的;历史上一些有名的论断、名句等。这些书的内容对于我入门来说算是很新颖、有趣。

大二刚来时时候,想提高自己的审美,找了本《美学十五讲》,虽然写的已经很通俗科普了,看过后只是了解了一些信息,对于美学还是不太清晰。后来又找了一本《华夏美学》,讲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美学。李泽厚先生写的论述很重,我没看下去。从小就没有什么美学的熏陶和培养,看这些论著性质的书太费劲了,大脑都快要罢工了。正好书架旁边有本《别在乎小事》,于是决定让大脑放松下,就看起这本书来了。我有时候容易纠结小事情,可能是格局不够,所以才看这本书,希望能吸取作者的劝导和经验,让自己少纠结一些小事。

看了之后开阔了许多。

之后看了《审美训练》,在图书馆看到的,希望能训练下自己的审美能力。前面几章是绪论性的概述,后面章节每章各有偏重的从诗词歌赋到琴棋书画,到舞蹈电影等艺术,再到现代工艺美和园林风景,内容比较广泛,框架比较全。自我觉得要提高审美还得多实践,多接触艺术作品,美术,雕塑,手工,人文,摄影,诗歌,散文,电影,音乐等等,当然有具体的案例赏析讲解更好,这样比对着总结进步能更快些。

《境界自助游》稍偏哲学,但是作者从中国古今的文化生活中的纷繁复杂的境界观中梳理出了逍遥、豁达、独寂、登高等境界,每个境界中都配有经典的诗词歌赋,仿佛在境界的画卷中游览。也是想提高自己的文气,提高文学上的审美。

《给加西亚的信》,这本书人气很高,一次党员大会上,书记推荐学生干部都看看这本书。这个送信的传奇故事之所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主要在于它倡导了一种伟大的精神:忠诚、敬业、勤奋,正是人性中光辉的一面。其实这本书讲的很广也很深,信址就是人生的使命,理想。在实现理想完成使命的时候,会遇到什么,怎么思考自己,作者都有所涉及。虽然没有谈太多的招式,但是内功心法在书中讲了很多,只是由于阅历和成长,当时很多都不很明白,后知后觉。(越来越觉得有的好书要多读,温故知新)。

这本书后面推荐卡耐基的书,卡耐基中学就知道这位大师,早早就想看他的书了,只是一只没有机会看他。所以后面专门看了《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人性的误区》,结合自身的感受,心中很多地方都感到被作者戳中痛点,卡耐基不愧是被誉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是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大师,西方现代人际关系教育的奠基人。在写我的阅读史时候,我把读书笔记又复习了一遍,当时记了很多要点,看过一遍更发现,现在微信中的热文、鸡汤等的要点可能都来自这里。有好多东西其实早早都已看过,只是因为仅仅看过而未躬行,便一直在寻找方法、道理和捷径,归根结底还是自己思想懒惰,浮躁,没有一个个去践行和验证,所以便像《后会无期》那句话所说的,已经懂得了很多大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自己的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阅读史--大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