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结婚,又为何不忠

从生物学、行为学角度写两性关系的书。我个人觉得,没有渡边淳一的“男人这东西”写的好。这本书比较偏理论纪实和举例,文字部分没有渡边的细腻。其实两性关系,光说激素和染色体,还是比较无趣,最可爱的应该还是心理无法摸索和总结的感觉。

书中写人类行为学家用隐藏的镜头,每一帧分解观察,把人类看做一种高级的哺乳动物,从分析动物求偶的共通性着手,客观的描述了从身体动作、相互凝视到互诉衷肠和逐渐一致的步调。面对爱情,我们发自本能的身体动作,无论是巴西、巴黎,甚至亚马逊丛林的人类都几乎是共通的。而动物居然也跟我们差不多“。动物常常以向后仰头来吸引注意,恋爱中的女人时不时也会这么做,她们耸肩,弓背,利落地甩一甩头发。信天翁求偶时会脖颈后缩,不时地点头,同时还会撞击彼此的喙部;美国淡水龟则会伸缩头部,把鼻子凑近对方。由此可见,女人还真不是唯一用头部来示爱的物种。”

面对爱情,我们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是他?研究者论述了一个气味的重要性,“波德莱尔认为,人类的灵魂居于情欲的香汗之中。在莎士比亚所在的时代,女性会将削了皮的苹果夹在腋下,直到体香渗进苹果里,随后会将这只“爱果”送给情人吃。”这画面简直不可描述。


择偶生物学:"多巴胺系统、5-羟色胺系统、睾酮系统和雌激素/后叶催产素系统"人类大脑中影响性格的四种激素。多巴胺旺盛者具有探索家的冒险精神;5-羟色胺系统明显的人是“建设者”,他们沉着冷静,具有计划性;睾酮系统者被称作“独裁者”,创造力,喜欢争论,追求卓越。不同的性格特质会吸引不同的异性。时机、障碍、神秘感,背景、智力、长相和价值观的相似相近,相匹配的“爱情地图”

客观分析了一夫一妻制、多夫制、多妻制和集体婚姻。美国奥奈达(Oneida)社区就有群婚。但是有趣的事,这种开放式的关系依然不能阻挡爱情的产生。实际上,在西方,没有一种群婚制试验能维系几年以上。正如玛格丽特·米德所言:“不管发明多少‘公社’,家庭总还是会悄悄地回来。”人类这种动物似乎在心理上就笃信一夫一妻制。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为何结婚,又为何不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