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的逻辑》——组织流程与运营效率

图书信息:《组织的逻辑》,作者:丛龙峰,机械工业出版社

不能离开效率谈组织

早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就提出分工理论。即分工带来专业化,每个人重复做简单、有限的工作,于是单人效率大幅提升。所以,对组织的研究,不能绕过效率提升的问题,而要探索效率提升的途径,则需要回归的“分工”这一个源头问题。

组织中的分工分为横向分工与纵向分工:

纵向分工:表现为企业中的层级关系。对应的是组织中的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

横向分工:是把一件完整的工作,分解成一项项专门的动作,在此过程中产生了流程问题,对应的是运营效率的问题。

借用几何中的概念,企业中的运营效率可以粗略划分为点效率、线效率、面效率、体效率。

一、点效率——分工效率

点效率是个人工作效率、岗位效率,是总体效率的基础和重要来源

点效率的提升,一方面是基础管理、精益管理的课题,但另一方面,要从培养员工形成科学做事的习惯,塑造职业品格,梳理专业追求入手。

以胖东来为例,胖东来始终没有开出河南的超市,却被马云称赞:“引发了中国零售商的新思考,是中国企业的一面旗子。”胖东来极致的服务得益于把每一件小事做好。胖东来把整个公司划分为10个部门,121个岗位,每个岗位操作手册有三种版本:纸质版的口袋书、PPT完整版,以及实操视频。仅《超市部·蔬菜水果实操手册》,其PPT版本就有228页,分为7个章节,图文并茂,比如蔬菜说过洒水保鲜标准:

点效率的提升必须要从标准化、标杆管理做起。任何标准化都是只是经验的总结和沉淀。企业最大的浪费就是对经验的浪费。

经验管理要通过“文档”,把员工“心中有、口中无”的经验和诀窍,落实为白纸黑字的标准和文档,把“暗默知”变成“明示知”,才能逐步摆脱对个别人的依赖,获得组织上的稳健。

二、线效率——合工效率

线效率是对流程的管理,主要针对的部门内的合工效率或单一环节的流程问题。

解决流程问题,提高线效率,不是简单地串联起单个点,换言之,不能在分工之后再考虑整合,而是要先基于整体流程,再考虑如何分工

正确的顺序是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综合组织。

流程管理要遵循四项原则:

1、统一领导原则

尽可能将整段流程落在一个部门的指责范围,由部门一把手负责,避免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内耗。

2、遵循自我管理原则

对工作的安排不能只考虑工作,还要考虑员工对工作的感受。好的工作应该具备:技能的多样性、任务完整性、任务重要性、自主性和反馈性。这些特征能给员工带来良好的心理体验,让学员承担起自我管理的责任。

3、将例外事件转为例常管理

流程的价值不仅在于理顺工作逻辑、建立先后关联,刚在于沉淀工作经验,对于发生的例外事件做好分门别类的管理,争取凡事不过二,不断优化、完善流程。

4、在空白地带补强管理功能

通过流程来规范人性,在工作中,遇到事情多想想组织机能是不是完善,比思考人性善恶,对解决问题的帮助更大。

三、面效率——部门间效率

面效率关注的是部门与部门之间、各环节之间的协同问题。

为此,必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明确组织重心。谋求协同的第一步不是如何协同,而是知道往哪里协同。

2、构建协同关系。企业中的研产销,由于分工与定位不同,决定了部门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常规做法是有一个部门主导,多个部门配合,形成协同作战的效果。

3、权责利匹配完整。责任需要权利支撑。权利要跟随责任。在跨部门协同的时候,要明利益分享原则并加以落实。明确利益规则的背后,考验的是管理者对业务问题的深度理解力。

四、体效率——企业间效率

体效率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更关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调,即如何提升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效率。

哪些环节可以合作?从产业的维度看,企业与企业之间有大量的重复性配置以及优化空间,对这些空间进行协同,可以提升整体效率。

著名的企业合作案例是宝洁与沃尔玛之间的合作。双方的合作是从纸尿裤开始的。纸尿裤占用库存空间大,同时销量、走货快,想要维持库存平衡是很难的事情。双方在接触的时候发现,宝洁的“持续补货系统”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合作展开,沃尔玛将纸尿裤库存情况纳入到宝洁系统中。沃尔玛得以从繁重的物流作业中解放出来,宝洁也从沃尔玛中获取大量信息,为商品改进提供数据支撑。

哪些环节应该保留?除了技术和品牌要留在自己手里,还要重视哪些具有衔接作用的环节,因为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整个价值链条才得以万恒,得以发挥作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组织的逻辑》——组织流程与运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