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辅导孩子作业,更痛苦的是……

这个周末,在家翻看新闻,看到一则关于孩子教育,地方性的官方“减负”新闻,我想这是许多家长特别关注的,尤其是减负方案里提到的几点:①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至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②家庭作业难度不得超过课本标准要求,教师不得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新闻的最后还公布了举报电话,足以说明,减负的决心。估计,各个地方接下来都会陆续出台类似的减负举措。这将形成基础教育新的大气氛,无论你喜不喜欢,都得在新规则下玩。

当然,这点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肯定是喜欢的。因为辅导孩子作业太痛苦了,尤其是刚开始要养成习惯,掌握方法,从0到1,家长除了有知识,还得有方法,更得有耐心。这也是许多优秀家族人才链形成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家族的遗传基因有多优秀,而是父母掌握了教育的方法,孩子又把教育的方法给了自己的孩子,代代相传(当然,也有哥哥姐姐用自己的方法,把弟弟妹妹教育的很出色的)。

孩子要成才,背后有一套方法论,如要孩子自己摸索出来的,可能性极低,10000个孩子里有1个就很了不起了。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智商和家养的小猫小狗差不多,怎么让他们独自找出方法论?尤其是教育水平低的家长,从此松了一口气:他们轻松了许多,而且相信,孩子从此可以轻松成才了。如果不成才,那也不是自己的责任了,肯定是老师水平太低。

我们都知道,基础教育有两个目标:一是扫盲,这是国家的义务;二是甄选人才,这是国家的希望,没有精英人才,就没有国家的昌盛。扫盲的目标,就目前而言,可以100%完成,而且没有任何一个家长会满足只让孩子走到这一步,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精英,那么,就得在竞争中胜出,比如考上一流的高中,比如考上一流的大学。

这种甄选,就是教育的本质。从科举时代,到现在,直到人类灭亡,都不会改变。智力与能力,不可能平均,一流的好学校,永远是少数,这已衍生为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比法律还厉害。明白这一点的家长,行为模式都是相似的,他们会督促孩子落实每一个知识点,学好每一阶段的课程,直到孩子养成有内化的动力与自律的习惯。

孩子有没有作业,对于水平高的家长来说,并不重要,因为他们自己可以布置作业。

而水平较低的家长,通过与老师的沟通,通过耐心陪伴,也会有效果;或者把孩子送到补习班,委托给专业机构。但如果真的要落实“减负”,那么取缔补习班将是下一步的必然。所以,在我看来,“减负”政策,对大多数水平较低的家长而言,是个坏消息,因为他们的孩子,在教育竞争中的胜率会大大降低。

本意好的政策,结果未必就是好的。看起来残酷的现实,结果却可能是好的。

如果学校市场化运作,多元化供给,绝对是好事。有轻松、没有作业的学校,也有严格、作业多的学校,家长把孩子送到符合自己理念的学校即可。效果好,成才率高的学校自然会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得到更多家长的认同。

当然,目前还没有这种理想化的选择。所以,当下的教育就成了家长之间的竞争,可以禁止学校布置作业,也可以取缔补习班,但不可能禁止家长辅导孩子,优秀的家长,在“减负”政策的助攻下,其优势会变得更大了。而那些糊涂的家长,欢迎“减负”政策的同时,他们的孩子,获得优势的机会变的更少了。马太效应用在教育上,多少有点残酷,但这也说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最终是眼光与观念的竞争。

与你,共勉。

- End -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老周的微信订阅号:HelloAres0929】

你可能感兴趣的:(比辅导孩子作业,更痛苦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