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猫妮思维导图妙思屋的头脑风暴产物
12.21
收到群消息:
关于上面猫妮提到制图的时间,利他思维,每张图的时效性,这几个话题,你的考虑是什么?
昨天忙着写复盘,准备论文资料,便没有专注去思考。
现在,我将关于这三点的思考记录下来,也分享给大家。
【制图时间】
在思维导图练习的道路上,对时间的把控,我曾经历三个阶段。
1.0混乱无序
每次做导图,我先收藏资料,然后边看文字边做导图,同时还得不断调整字号和模板,成品出来后,配色也要微调,再经过细节加工,一张简单的图都要2小时,稍微丰富点就耗时一个半天,效率很低。
此时,我的作图顺序是——边看文字边作图边调整
2.0初尝甜头
然后某一天觉得自己太浪费时间了,就开始思考要怎样才能高效一点。记得最开始做审核导图的时候,笔记侠给出了一个流程——幕布梳理大纲和要点,然后转化为思维导图格式,再调整排版配色等。
所以我就开始用幕布,发现文章只要读一遍就可以梳理出大纲,并且罗列重点,转化格式后,用xmind就可以快速实现导图成品。
因此我尝到了节省时间的甜头,这个阶段我的制图时间大概是1.5小时一张简单的,成品有幕布和导图。复杂的导图用时大概3.5小时,比第一阶段节省至少2小时的样子。
3.0高效迭代
后来在群里看到猫妮引导大家对作图时间和方法的讨论,又偷偷学到了很多。
开始对自己2.0的版本重新思考,是否还有进步空间?
寻求更高效的做法,更好缩短制图时间的过程让我还有了意外收获—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因人而异。
很多人喜欢各种工具来帮助记录,但我很懒惰,连很多密码都记不清,所以我暂时没有能力去管理众多的在线软件和工具,那我要怎样实现高效迭代?
曾经的数学教育生涯给予我启发:分情况讨论的数学思想适用于所有领域。
我很快就梳理了自己做导图分情况讨论的可能性:
01简单的文章和其他资料——手稿打底,确定大纲,开始做图,复制粘贴内容去填充
02内容丰富的推文和课程——选定模板字号,搜集图片,边读边做图,成品再调整
03书籍类——幕布梳理书籍的重点内容,制作模板封图,选择性分章节做多张导图
明确了分类后,对要做导图的对象会迅速做判断,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对待,现在简单类的导图思考+成品35分钟足够。难度大的导图也就2小时可以搞定,
书籍类的一张导图大概3小时,幕布梳理50分钟+作图130分钟,连续多张导图暂时没有去实践。
总结:
制图时间根据自己情况喜好去决定长短,不是越快速就一定越好,如果是有环境约束,比如现场作图等,那么肯定要快,就可以提前做好模板,内容套用,如果是日常作图,思考时间可能更长,实际作图时间是可以根据熟能生巧来缩短的。
因此,思考时间大于制图时间,制图技巧大于埋头苦干。
【利他思维】
做的图除了方便自己审阅收藏,应该要分享出去,利他思维才是最终目的,因为社会性动物是要依靠大环境才能生存,利他就是直接或间接利己。
人虽有自带自私基因,但却不是只受这个基因影响,还有善良和爱。在制图的一开始,就要思考做的图是不是便于分享,能否给他人也带来价值。
比较遗憾,我现在作图更多是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是笔记的一种形式,帮助自己保存重要知识点资料等。还没有深度思考,每一张图能否分享给大家一些什么,但这个是我接下来的一个重要方向——如何利他?
群里很多人都是榜样,他们的图美观大方,还提供了知识和启发,在这样的环境浸染下,我相信自己也会有进步,也会更多思考,制图的初衷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要帮助他人。
利他思维=导图满足自己+他人受益
【图的时效性】
每一张图做完,是否会经常回顾?是否有价值供参考?每一张思维导图也是有时效性的,很多时候为了某个意图而作图,但后来却发现仅仅是满足了当下,在长远的未来完全无法有效,图的时效性也是该思考的。
我现在做的图时效性都比较短,一部分是为了做笔记供复习,那就还是有后续价值的,但更多的是为了表现而作图。
图的时效性不仅仅体现在长短上,还在于有效性。今年流行的某些因素做好图保存,但今后很多年这个因素已经过时了,有更高效的出现取代了它,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这批图都没有意义了呢?在大部分情况下,是的,已经过期的图就像食品,可远观不可亲尝。
所以制图之初就要思考怎样制作能够增长其时效性,内容的选择模板的设定都是影响因素。
图的时效性=保质期够长+口味够鲜美
以上就是关于导图的三点思考,在猫妮的引领下,希望自己能够越来越精进。
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