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改变的动力来自哪里?

我们生活里觉得厉害的人,大部分都是专注于自我改变、自我成长的人。自己不赶路的人即使把对手绊倒了也到达不了成功的彼岸。

很多人对自我改变有很多错误的认识,最典型的,就是高估自己做出改变后,一开始就能带来巨大的变化。你会高估自己当下能做的事,但会低估自己三年后能够做的事。

一个人需要做出改变,需要有一定的动力才会去执行。改变光有动力还不行,还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阻力才行。

我们先看阻力,再来看看动力又有哪些是你比较熟悉的。

1.认知错误。

之前,我在文章中有提及一个词,即白纸儿童。这里再讲一下,什么是白纸儿童。我所理解的白纸儿童,是指一个人的认知能够有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思考。即在面对任何一个领域时,都能够拥有一个白纸儿童的心态。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朋友、老板、同事对自己的认知,是有局限性的。之前他和你相处时,得知你具备某个特点,过了一段时间后,你再次和对方交谈时,会发现:对方对你的认知依然停留在之前那个时间点的认知。

听起来会不会有点绕口,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比如:你喜欢吃辣条,朋友也知道这个习惯。之后,你因为怕上火、换了一个偏向于吃甜食的城市工作,就把吃辣条的习惯给慢慢戒掉了。

过年回家和朋友聚会时,朋友还以为你喜欢吃辣条,于是,就在聚会前给你买了很多辣条。结果,到了聚会地点之后,对方才发现:你已经戒掉吃辣条的习惯了。这就是一个局限性的认知错误。

正因为一个人的认知是动态变化的,所以,一个人的行动也是动态变化的。认知变,行动也会跟着变。这种局限性的认知错误,在我们工作、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

对于一个你平时不怎么联系的朋友,是很容易犯这种认知错误的。当事人能不能在和对方刚相处时,就觉察到对方的认知错误,这个除了细心之外,还需要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我们每个人都会在自己所处的领域,建立一定的专业能力,用于解决平时工作中的问题。你所处的领域,你可以打造一个专业标签。但是呢,你在一个领域待得越久,就越容易对该领域形成一些固定的认知经验,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很多接触其他领域的机会的话,很有可能会在认知上犯错。

成为专业人士是好,但是,不代表你不需要在闲暇之余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哪怕是自己专业领域的认知,也一定要定期升级才行。

2.人生态度。

你觉得一个人的改变和什么有关?

是年龄、学历、还是和自己从事的领域又或者是钱多多少有关。

这些和改变的关系都不是很大,而和你的人生态度有关。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活在过去中,而不是真正的活在当下,对每一天的变化都没有好奇心和新鲜感的话,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活在过去的人。

活在当下,会让你正视当下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它。这是活在当下的好处,当然,更重要的是活在未来。

连当下都没过完,就谈未来,会不会太早了?不会。活在未来,除了可以提升你自身的格局之外,你也可以做一些不紧急又重要的事。做不紧急又重要的事,本质是在活在未来的一种方式。

你未来五年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完成什么的目标?想要收入达到多少?这些都是目标。设置好目标之后,就可以用以终为始的思维,来倒推自己今天需要为未来五年的目标做哪些准备。

比如:你五年后希望积累一桶金?那么,从目标开始倒推自己当下要做的事,可以是职业技能的提升、再考个研提升职业竞争力等等。一般来说,我认为什么最重要,就会一直关注这个最重要的点。

3.惰性习惯。

上文,我提及白纸儿童时,有提及时间维度的认知升级。在认知上,我们经常会犯一个错误:被自己的固有认知所限制,尤其是年龄越大,越容易被自己的固有认知所限制。

那么,年龄大了,就不需要改变吗?

不是的,改变与一个人的年龄没有很大的关系。它和你改变的意愿有多强烈。对于变化和意外,它会与惊喜和机会如影随形,正视与否和你所做出的选择密切相关。

你说的这些,我都懂,但我就是没时间去做出改变,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建立一个认知:你的改变和自己所处的年龄没有太多的关系。

其次,你是否有想过自己想要改变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不满现状,想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是说希望破圈,连接高质量的圈子等等。你要明确自己真正想要改变的原因是什么,这点很关键。

最后,想清楚改变的原因之后,就是制订改变的目标以及截止日期了。改变的目标和原因不一样吗?还真不一样。目标是你希望解决当下的什么问题来定的,而原因呢,是你完成自己所设置的目标之后,希望拥有什么、能够做什么的。

比如:在改变中,你设置的一个目标是买房,那么,你为什么要买房呢?可能是女方家里要求你要买房,可能是你已经在某个城市工作了几年,希望在工作地安居,也有可能是你家小孩要上学了,需要买房,办理户口之类的等等,这些都是目标完成之后能够拥有或能够做的。

4.侥幸心理

在股市中,有一句话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同样,我们做出任何一个改变时,也必然会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风险来自于哪里?来自不确定性。比如:你想辞职换家公司上班。那么,你说,辞职这件事有没有风险呢?当然有。你不知道自己的下家公司何时能够找到,你不知道自己的下家公司薪资会不会克扣你的,你不知道下家公司的同事好不好相处等等。

正因为有不确定性,所以,你在做出改变时,会很谨慎,会有所恐惧。比如:你看到朋友所在的公司薪资、能力提升都不怎么样时,劝朋友换家公司上班。但是呢,朋友也知道这些问题,可就是无法做出改变,因为他的恐惧已经开始影响到他做出改变了。

5.求知恐惧。

对于恐惧,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是坦然面对,还是逃避、无视它,希望它永远消失呢?

你选择坦然面对,会慢慢拥抱不确定性、不断提升抗风险能力;

你选择逃避、无视它,会被恐惧这个牢笼牢牢地锁在里面,出不来。

刚出社会的人,会有一种无知者无畏的特点。当你工作了几年后,这种无敌者无畏慢慢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喜欢稳定,不喜欢工作节奏过快,会对未来产生一定的恐惧等等。

改变的阻力讲完了,那么,改变的动力有哪些呢?

1.内心深处的极度渴望。

每次我要做什么重要决策、感到无助时,都会反问自己: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最重要的东西,不管它是人,事或物。

他人想要的生活、工作,就一定是自己所想要的吗?

父母对自己所期待的样子,就一定是自己想要的吗?

不一定。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几乎可以贯穿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你经常反问,你才能够在决策时,瞬间了解这样东西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这个需要花时间练习,需要一些耐心才行。

为了这种想要,你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

这个涉及你所设置的目标是怎样的。你的目标越明确,你改变的动力也会越强。比如:我的目标是完成007的写作任务,那么,我愿意放弃未来五年的节假日、休息日,选择全年无休,来完成自己的写作任务以及与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2.有特殊意义的人、事、物。

我们都知道: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你生命中遇到了哪些贵人?你在和贵人相处的过程中,一起经历了什么,你获得了哪些成长。这些都可以是你一想起某个贵人的特殊意义。

比如:你在参加工作的头两年,认识了一个非常好的领导,他教了你很多职场上面的经验和工作方式,让你受益匪浅,让你有机会提升工作能力等,那么,对方就对你具有一些特殊意义。

除了贵人之外,你的朋友、同事、领导、老师等等,都可以是建立特殊意义的人群。特殊意义意味着能够触发你的某项情感。

情感越强烈,改变的动力就会越大。关于情感与改变的关系,后面会再分享一篇文章。

至于特殊意义的事、物,这个和你的经历有关。你拥有什么样的经历,就会去做出相应的事以及获得什么物。

3.正向反馈。

对于反馈,有正向反馈和负向反馈这两种。今天,重点讲一下正向反馈。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有意识地给予他人正向反馈的人是非常少的。

为什么会这么少?因为,给予他人正向反馈,需要你具备不抱怨、不生气、乐于给他人带来快乐的特点,你才会有动力去给他人一些正向反馈。

如果,仅仅给一段时间的正向反馈,而无法持续给对方正向反馈的话,那么,双方的连接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要知道,给对方一两次正向反馈,这个大家都能做到,但是,持续给予他人正向反馈,却是你需要格外用心的。

4.发自内心的热爱。

从小到大,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发挥自己的兴趣,能够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在社会上,大部分人都认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你对什么感兴趣,你就会有动力去行动。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因为,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的同时,培养多项技能。

现实是,大部分人从参加工作直到退休,都一直在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仅仅只是把工作当成自己的谋生工具而已。在我们老一辈,这个情况属于普遍现象。

而当代的Z世代,他们会因为同事不好相处、公司工资低、工作没有什么成长性等等,选择辞职,重新找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是人的原始需求,是满足人的一种情感,比如:成就感等。

5.思维体系的整合。

我们经常听到:你的认知,决定了你的人生是怎样的。如果,你有看过成甲的《好好思考》这本书的话,就会发现: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是可以塑造的。

而思维体系的整合的前提是,你已经熟练掌握了很多思维方式的应用。思维体系的整合,这个动力最高级,但也是最难的。

当你熟练掌握很多思维方式的应用之后,就会发现:自己所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都有相应的思维方式用于解决,都可以获得高维打低维的机会。

思维方式可以用于解决问题?

是的。思维方式不仅可以用于解决问题,而且可以结合其他领域的思维方式,为某个问题找到最优解。

什么是高维打低维?

高维就是高层次的认知,而低维就是低层次的认知。永远要记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你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和你的思想密切相关。

如何做出改变呢?

可以用激励。什么是激励?就是让自己清楚完成预定动作,就能得到满足。关于激励,我会从两个角度来讲解,一个是自己,一个是他人。

对于自我激励,它又分为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什么是外在激励呢?就是驱使你的行为发生改变的外部因素,如获得类似奖金、名誉等奖励,是非常强有力改变自己行为的工具。

而内部激励,就是驱使一个人内心获得饥渴感、满足感、愉悦感的内部因素,是让你找到感觉,持续行动,把事情做到位的方式。内在激励除了自己原生的之外,还来自外部环境的激发、挤压和认同。

那么,对于你每次所设置的目标,是有设置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呢?没有也没关系,现在开始设置也不迟。

既然,有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之分,那么,我如何判断自己主要依靠哪种激励呢?

这个因人而异,如果,你更希望获得饥渴感、满足感、愉悦感等,那么,就以内在激励为主,外在激励为铺来交替地持续激励自己。反之,亦然。

如果,自己要强化某个动作的话,需要考虑什么要素?

一是受激励点,二是定义获得能力、三是降低门槛这三个要素。

什么是受激励点,就是你在多少个点会被激励,激励与自身能力匹配的事情,才是有效激励,反之无效激励。

那么,为什么激励,要降低门槛呢?

因为,你在降低门槛的同时,也是在提升自己行动的速度。试想,当你接触一个新东西时,你会花很多时间去研究如何使用它吗?

相信,大部分朋友都不会花太多时间去做研究,因为,最开始的动作复杂,相当于对方使用这个新东西的门槛很高,高到无法满足大众需求,无法形成规模化,迅速进入市场。

常见的门槛有动作门槛、设备门槛、思考门槛、时间门槛等。我们可以从这些门槛入手来降低自己去行动的门槛。

如果,我们要为一群人完成或强化某个动作时,会不会也要考虑用户的受激励点、获得能力和降低门槛呢?

要的。不管,对方是你的用户、朋友、同事、家人,你希望完成预定动作,就能得到满足。都要考虑这三个要素。

一个完整的自我激励,具备外在激励、内在激励、受激励点、获得能力、降低门槛。当你准备激励某个人或一群人时,要根据对方的特点,来设置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的比例,受激励点需要做测试,获得能力和降低门槛,和对方有多快行动有关。

老公一下班就玩手机,不做家务也不带孩子,我一直忍着,也发过脾气,怎么改变他?

25岁了,妈妈还管我吃管我穿,搞得我很烦躁,怎么改变她对我的方式?

每次跟同事或同学聚会之后,都会陷入极度失落低迷中,怎么改变?

这些场景是不是很熟悉?文章中一直在讲改变,这个改变主要是指自我改变。你有没有想过:要改变他人呢?比如:自己的父母、爱人、小孩、朋友等,希望他们能够按照自己所预期的那样去生活、工作呢?

相信很多朋友都会有改变身边人的想法,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即使,你成功改造了他们,像你所预期的那样去做之后,你会不会感到很开心呢?

答案是未必。一个人的改变,最好是出自他自身的欲望,别人去改变,反而效果不是特别好。即使,你把对方改造了一件艺术品,那也只是你的作品而已,你和双方的感情能和以前一样,就不一定了。

改变的动力,更多来源于自己,而不是他人。他人再怎么说,都没有你积极采取行动要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改变的动力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