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慈善拯救的是你自己

图片发自App

最早做慈善义工是在07年。那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报纸上看到慈善总会招募义工的消息,正好自己有大把空余时间,就头脑发热地报了名。

最初的活动大多是集体行动,要么是清理海滩,要么是慰问养老院、儿童村,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气势汹汹,很多人就是抱着春游的心态来玩票,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慈善。。。所以,渐渐地,就开始有选择性地参加活动了。

09年我离开单位,自己创业做餐饮,开了一个小快餐公司,专门给写字楼配送午餐。给自己打工虽然开心,但时间就很紧张了,为了继续自己的义工生涯,我只能另辟蹊径,盯住周边社区的孤寡老人,以助老为目标,小团队行动。

说实在的,这样做才真正让我找到了做义工的乐趣。我和伙伴们每周去看望结对的老人,帮他们做家务,陪他们聊天,给他们理发洗澡,在热闹的气氛中收获着快乐和满足。同时,跟老人打交道,我们也受益匪浅,老人带给我们许多人生感悟,教会我们看待世界不同的视角。。。

很多人在做公益活动的时候,是用一种俯视的态度,仿佛带给别人的是恩惠,受益人应该感恩戴德。我一直很排斥这种态度。其实撇开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不谈,帮助别人能让我们个体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能带来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感,这本身就是双赢的事儿,正如俗话所说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我们一直帮扶的有一对老夫妻,当时都是90多了,爷爷瘫痪在床,奶奶拖着病腿操持着俩人基本的生计。第一次去他们家的时候确实很震惊,根本想不到在城市里会有这样的家庭,真的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厨房的铝锅里有半锅烂面条,据说是老人一天的伙食,当时看得我们眼泪就下来了。

而后的几个月里,伙伴们蚂蚁搬家一样帮老人重建家园,从各种渠道收集老人必需的生活用品,一点点地改善着他们的生活质量。我是做餐饮的,每天多一份餐基本上是可以忽略成本的,但对老人而言却是解决了他们最大的生计问题。每次送餐过去,老人都拉着手泪汪汪的,让你心里很不过意。

后来,我离开了家,到北京漂泊,也中断了与老人的联系。从朋友那儿得知两位老人相继离世的消息已是两年之后,知道老人临走之际还在念我的名字,泪水怎么也止不住,其实没做什么,只是举手之劳,却被念念不忘,很惭愧,也很感动。。。所谓慈善,无非是用自己的真心换别人的真心,拯救的其实真的是我们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慈善拯救的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