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反本能:如何对抗你的习以为常》。

为什么改变很难发生?

为什么我们经常重蹈覆辙?

为什么人喜欢待在舒适区?

我们为什么对很多事情习以为常?

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走向卓越?

……

答案是:“本能!”


“本能”来自基因的硬连接,它们对我们的生存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人类大脑约有八成神经元位于小脑,仅有不到两成在皮层区域,这意味着我们的大多数行为来自原始的本能,而非理性思考的结果。


这本书的切入点确实令人耳目一新,让我忍不住想对作者卫蓝多一些了解,可是查阅了很多资料,除了得到作者是心理学硕士的身份之外,基本上没什么有用的信息。


据说这本书,还是作者为了解决自己心中的疑问,向身边的人请教,得到的结果,却不尽满意,最终选择了自己走向寻找解决问题之路。


在翻遍心理学相关的书籍近200本之后,卫蓝终于找到自己心中的那个答案,这本书,可以说是集大成之作。


不过,针对于没有心理学认知基础的人读起来,还是有一点难度的。


所以, Frida  老师,还是选取了其中的7个优秀的点来给大家做解读。


刚刚我们讲了:

为什么改变很难发生?

为什么我们经常重蹈覆辙?

为什么人喜欢待在舒适区?


答案是:本能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本能是如何形成的呢?


本能的形成有三个主要因素,第一个,认知模式的稳定性。


什么是认知模式?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对小学的印象是什么?


当我们在回忆的时候,头脑中慢慢的就会浮现出一系列有关“自己小学”的场景、画面、事件、甚至是情感……,还会有小学的规模、小学的老师,校长、同学……


好,这个行为,就是专业上说的图式。


图式就是我们面对一个事物时,逐渐形成的认知模式,这个过程时刻都在发生。


我们常说年龄大的都是老顽固,为什么?其实就是他的图式印刻的太久了,所以改变的难度也越大。


这就是认知模式的稳定性,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改变那么难的最核心原因。


在改变的过程中,你要有意识去思考自己的图式是什么样子的,自己的认知模式是什么样子的,因为一切的改变,都是图式的改变。


第二个因素,急功近利。


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讲,今朝有酒今朝醉,活在当下,享受在当下都是最优的生存策略。


因为,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得到明天。


疾病、战乱、野兽、天灾……这些都是不可预估的,唯一确定的是,现在自己还活着。


花未来的钱,享受当下的生活,这就是信用卡设计的根本原因。


急功近利是人的本能,不过,好在人类正在慢慢的进化中,人类也学会了延迟满意,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欲望。


有些同学,加了入朝华读书社群,坚持了一个月感觉效果和收获没那么明显,会感觉说是不是我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出了问题,不断的调整,不断的修改,反思和优化。


其实反复调整策略是一个非常消耗能量的过程,而且是不利于专注于目前的学习。


我们都知道,春种秋收,春天播了种子,秋天才会有收获,从春天到秋天经历了3季,至少120天,才会看到胜利的果实。


这说明什么?


收益都存在滞后性,改变不会立刻发生,而是需要时间的累积才会出现效果。


我们的本能是急功近利,理智是春种秋收,所以当我们的付出不能很快出现我们想要的结果时,我们就会倾向于怀疑和放弃。


所以,你也就与优秀无缘。


第三个因素:一直停留的舒适区。


提起学习舒适区,相信大部分人都非常熟悉。


可是,要走出舒适区,进入到学习区的感受,是很多人不能忍受的。


上周朝华老师在群里回复大家说:


很多同学说读的有点懵。懵代表着你们进步的空间。阅读一本书毫无压力,读的很爽,这种体验很好,但是,这也同时意味着,这本书在你的舒适区。


难懂的书,也意味着,你可以进步的更大。


生活中,我们更多的会用我们习惯的方式去学习、工作、生活,甚至是教育孩子,虽然辛苦,但是效果却不明显。


我们也不奇怪为什么有的人有十年工作经验但是却还没有成为专家,因为他们并没有积累十年的经验,而是同样的经验用了十年。当遭遇瓶颈时,他们又没有其他特长,于是只能一直停留在自己的层级中。


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技能、思维没有得到根本的提升。


就像现在,让大家一直来练习小学的数学练习题,你会有什么进步呢?


大多数人不愿意离开舒适区,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离开舒适区往往意味着短期的效能降低。


就像左脚踢球的运动员一开始会踢不好一样,用别的方式解数学题会花费更多的时间。



所以,在这个过度注重效率的社会,人们更难有精力去试错。用熟知的方式去完成任务,虽然速度能够更快,可是这并不利于一个人的成长,不利于一个人走向更优秀的水平。


我们的改变历程,更像是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博弈。


恭喜加入朝华读书社群的同学,你们都是在与自己的过去博弈,活出最美的那个人。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来做个简单的小节,改变为什么这么难?因为改变反本能、反人性。


本能的形成因素主要是:认知模式的稳定性、急功近利,舒适区。

第二部分内容:长时间做一件事,为啥会懈怠?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一种情况:

职场中,刚入职的新人会比职场老司机爱学习,进步速度也快

学习上,刚开始的那几天或是一周时间,自己的学习效率和热情总是最高的

婚姻中,几年之后远没有新婚时的体验良好?


为什么?


你可能会说,没有了当初的激情,也对,不过,背后的原因可不是那么简单。


一个叫做詹姆斯·奥尔兹的社会心理学家不小心错误地将刺激大脑的电极植入到了小白鼠大脑中未被开发的区域。


结果却发现,小白鼠在受到电击的时候,不仅没有逃离被电击的位置,到处乱窜,而且还非常乖巧地待在原地,貌似在等待下一次电击。


事实证明,小白鼠确实非常享受这样的“虐待式”电击,他们植入电极的大脑区域被称为“快感中心”(也就是后来的“多巴胺系统”)。


它能够释放出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神经递质,让动物产生继续这种行为的动力。


奥尔兹也证明,如果有可能的话,小白鼠会自己寻求刺激。实验人员设置了一个杠杆,当杠杆被按压的时候,小白鼠的快感中心就会感受到电击。


小白鼠一旦发现杠杆的作用,就会开启“自虐模式”,它们会不停地按压杠杆,直到筋疲力尽,甚至死去。


即使你在小白鼠的旁边放置食物,它们也不会离开让自己受虐的杠杆半步。


但是,如果动物长期处于亢奋的后果——提前衰老,甚至死亡。


出于保护生命体的需要,在长期的进化中,我们的大脑和身体系统也已经进化得更为完善,形成了一套较好规避这种情况发生的机制。


我们的体内除了兴奋类递质和激素,也含有大量的抑制性递质和激素,两种递质和激素基本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


这也就保证了我们能够在大部分情况下处于一种平稳的状态。但是这也注定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很容易对一件事情感到疲累,容易半途而废和拖延。


生物体对其自身的保护还体现在设定了“动作电位”的刺激阈值。触发神经元发送信息需要一个阈值,这个阈值会帮助我们过滤非常多的“小刺激”,也让我们避免了非常多的没有必要的刺激和动作。


人类的绝大多数能量的去处不是支持我们的运动和思考,而是消耗了将近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能量去维持身体神经系统的静息电位。


而且,如果我们对同一个神经元持续加以同样的刺激,那么这个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将会慢慢降低,甚至降至静息电位的水平,也就是不再有任何反应。


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因为持续应激而让机体消耗更多的能量和产生过多的不适应感。


我们称这种感知过程为“感觉适应”,它指的是,由于持续暴露在同一刺激下,感觉神经反应性下降的过程。


我们习惯于一种刺激即感觉适应,它意味着大脑对刺激的敏感性降低。就像刚走进电影院,我们会闻到爆米花的味道一样,过了几分钟之后,我们就会慢慢察觉不出这个味道了。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反复接触到相同的视觉刺激时,也会产生类似的生理过程。虽然视觉系统的神经元会持续做出反应,但是强度会伴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多而降低,这种现象叫做“重复抑制”。


数据上大致显示,对于重复出现的物体,神经的激活水平会线性下降,6到8次的重复可以让神经元的激活水平降低50%。


同样的,当我们一直接触相同的事物的时候,并且产生了感觉适应,那我们的大脑对信息的加工会本能地自动跳过这个过程,甚至加以排斥和抑制,慢慢地让我们对它不再产生兴趣和打不起精神。我们对一件事物最感兴趣的时候是在刚接触的时候,当刺激消退后,我们就很可能对其感到厌倦。


所以说,长时间做一件事,如果有懈怠,这是本能。


可能听到这里,你会问, Frida  老师,如果我确实想在某件事上坚持,但是还没有养成习惯,变成本能,我该怎么做呢?


好,我们先来简单说一下,什么是习惯?


习惯的本质是建立固定的神经回路,而且最主要的是心流的体验,什么意思?


就是做这件事,过程就是收获,他的内心满足感是远远大于外在满足感的,通常就是我们身边的某一类人,爱好画画,爱好书法、爱好读书,对于他们来说,做这件事,本身就是收获,过程就是享受。


但是如何养成习惯之前,还让自己不懈怠呢?


今天我们就以刚刚讲的理论为核心来说,那就是寻找不同程度的刺激。


拿我们朝华读书社群为例,为了让每位同学爱上读书,我们做了以下的动作:


1、读书内容分为:爱自己、爱家庭、爱成长、爱自己,尽量每周一个小主题,避免大家习惯性的读某一类书。

2、最终打造具有幸福力的你,为你制定一个终极目标。

3、每周一本书,每周书都会7节课的解读内容,让知识变得更容易理解。


4、每天朝华老师都会提醒大家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每天进步一点点。

5、每周可可老师,都会和大家来探讨一个学以致用的小问题,让成长看得见。


6、群里每天都会有晨起同学来问候,提醒自己提醒他人,日拱一卒。

7、群里每天都会有同学发学习笔记,也算是学习上的一种提醒。

8、学习坚持不下去了,看看群里的同学,熟悉的武颖老师,可可老师、朝华老师,董董老师,都在精进,还有什么理由可说呢?

……


这些都算是不同程度的“刺激”,只是为了让大家在养成读书习惯的路上更轻松一些。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


今天给大家留一个小小的思考题,你的一个朋友,他的孩子今年9岁,但是对于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如果他向你求助,利用今天学的知识,你会告诉他怎么做呢?

第三部分内容:高效学习的标配是什么?


我猜今天这堂课应该是很多同学喜欢的,因为大部分同学还在沿用着“学院式”的学习方式,你或许已经有太长太长的时间没有关注过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式了。


先来说一个知识点,人类大脑的决策系统,一般来说决策路径相对固定,大致路径可以总结为:


场景信息的吸收—情绪加工—记忆/经验抽取—认知思考—决策—行为。


“记忆/经验抽取”这个过程对我们决策的影响也非常大,以至于哲人也说“我们只能想到我们知道的东西”。


如果有一个选择在我们的记忆中非常模糊,那么,我们很可能倾向于选择那个清晰和简单的。


而这些清晰而简单的选择,大多是潜意识大脑系统提供给我们的享乐型选择,因为进食存活和产生后代是基因的第一宗旨,而能够让我们感到快乐的行为,潜意识系统都近似等同。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者目标,我们很容易选择享乐,而放弃该坚持但是比较烧脑的那些选项。


一个清晰整体的记忆需要依赖大量的神经元,它们之间通过神经纤维相互关联,形成一片片的记忆网络。


是不是听起来,很难理解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这段话想说的是,我们的大脑只能记住清晰和简单的东西,越模糊,越复杂的东西大脑反而记不住。


再说的直白一点,只有当你真正理解某个东西,它就是清晰和简单的,大脑就能记得住,记得清,记得牢。


反之,你为什么记不住,因为你所理解的知识还是模糊的、复杂的,不清晰的,为了贪多求快,不求甚解,短时间之内学了大量的知识,一个都没理解,结果用的时候,这些知识错综复杂的纠缠在一起。


知识的调用出现问题,此时大脑只能调用现有的,清晰的和简单的知识,也就是之前已经掌握的,这个就是在学习知识路上的那座大山。


好,当我们知道了这个问题是怎么产生的,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让自己的学习更高效,它的方法就非常简单。


今天给大家4个高效学习的标配动作,希望每一个都可以认真的理解,然后就去实践,实践之后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


第一个标配动作叫:关联知识。


知识的联系节点来实现信息和知识的深度加工。我们将某一个知识与其他知识进行关联,实际上是在增加这个知识的提取线索。当知识的提取线索越多时,我们对知识进行运用时就越简便。


我们常常提及的关联学习法,背后的心理学理论正是层级加工理论。我们通过对知识和事物进行比较,区分它们的不同,同时也关联它们的相似点。


而记忆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联系。关联记忆法也符合我们的记忆规律。当一个知识在我们的思维中比较得越宽泛,关联的事物越多时,知识的记忆也就愈牢固。


第二个标配动作叫:集中式学习,分散训练


集中学习法也有非常强大的优势。尤其是对那些学习能力强的人来说,运用集中学习法,他们能够在短期内学会一门技能的基础知识。


而如果我们想要运用集中学习法,则要注意相似知识重复的频率和次数,并尽可能将相似的知识分开学习。这样就不会触发心理的超限作用,也就是对所学知识感到更多的疲劳和厌倦。


过度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对所学习、记忆的内容达到了初步掌握的程度后,如果再用原来所花时间的一半去巩固强化,则会使记忆得到强化。


在合理限度内,我们可以通过集中学习巩固自己的知识,这非常有利于我们知识的掌握。


但是,如果超过了一个限度,自己会感到疲倦和厌烦,学习的效率也会递减。这个时候就算增加了学习时间也可能很难学到有用的知识。


当我们希望从知识当中获得灵感和发现时,集中学习的优势明显优于分散学习。因为集中学习能够在短期内接触到大量的信息,这增加了信息之间联通的可能性。而发散学习因为更加零散,且信息较少,所以能够实现的联结也较少。


面对熟悉的知识和想要获得灵感时,集中学习会更适合我们。但是如果想要真正学习新知识并巩固知识,分散学习的优势大于集中学习。有足够的研究证明,无论是学习运动技能还是学术知识,分散学习的效果都更好一些。


这两种方式都有其合理的地方,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需求,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


但是,想要真正掌握新的知识,重复是必不可少的。而我们如果能控制好重复的频率和次数,则能有效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第三个标配动作叫:好的状态才有好的结果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教授马修·沃克尔在2005年时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睡眠不足会剥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他们让28名参与者参与了本实验,要求他们记忆一组图片,这些图片包含人物、事件、地点等信息。其中一半的参与者在实验前一晚保证正常睡眠,而另一半则通宵保持清醒状态。


经过两天正常睡眠的调整之后,然后再对他们进行图片的记忆测试。他们发现,之前被剥夺过睡眠的学生比保证正常睡眠的学生平均少认了19%的图片。


正如跑步后身体需要休息才能恢复体力一样,我们的大脑在快速运转之后也需要得到相应的休息才能继续高效运转。


如果你在学习时不怎么在状态,你需要立刻停下来,休息一小会儿或是调整一下情绪,或者思考下自己状态不在,到底是什么。


等你调整好状态之后,才是学习的好时候。


第四个标配动作叫;构建知识体系


完善的知识体系不仅能够强化自己的思辨能力,也能够加强自己对事物的分析能力。


知识体系之所以能够称之为体系,是因为它拥有体系的属性。


而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功能。


我们想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就要从体系的共性和知识的个性去分析。


体系的“系”的第一层意思是系列,意味着体系的形成是非单元的,必须有多种元素组成。


单一的知识不算体系,从这点出发可以知道,我们想要构建体系的前提是拥有足够的元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元认知——对事物认知的认知。


如果想要构建一个体系,那么就需要我们吸取足够的元认知。


另一方面,体系的基础是系统,系统的基础是元素。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增加的元素需要有多元的特点,而不是只是某个角度的重复。


体系的“系”的另一层意思是捆绑、关联。不发生关联的组块我们称之为非系统,只有发生关联才能够成为体系。


一栋砖瓦房是一个体系,把它拆成砖瓦后它就不再是体系。知识也需要这样的机制来实现体系的构建。


而体系的关联方式有很多种,链式,塔式,环式,树状式,网状式。其中最为稳定的形式是树状式和网状式。


树状式能够增加知识的层级结构,实现分类和规律化,网状式则能够通过交互关联实现稳定。


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将知识梳理成思维导图(树状)的形式,并且通过举一反三(网状)的形式巩固。


这样体系的构建也可以更加省力。


体系的“体”强调的是整体和协调,也称之为统一性。知识体系构建到最后是价值观的形成,再然后会是能力的反映。


当我们的知识体系形成统一的整体时,则意味着我们将知识合多为一。


知识的提升并不是单纯的加和,它是非线性,这是他的第4个特点,体系的构建也不是1+1=2,就像我们小时候咿呀学语,通过不断尝试,突然学会了说话。


知识体系的构建也有这样的规律,它会在我们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突变,进而自发形成完善的体系。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当自己的知识输入量和状态量基数大到一定程度时,体系甚至可以自发形成,产生输出量。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独立思考能力,向别人学习一些技巧可能会有效,但是如果没有足够多的知识基础,这样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容易变得空洞,就像一幅没有内容的框架,和没有实质的空心球一样。


知识体系的第5个特点是秩序性。


我们构建知识体系之前需要有明确的、高效的秩序,以支撑体系的有序运行。


那么,怎样构建这样的秩序呢?其中的关键在于,懂得如何筛选知识,避免低级知识的吸收,减少无用信息带来的紊乱,否则就会像电脑碎片文件多了会卡一样,大脑中的碎片信息多了也会变迟钝。


知识的有效性取决于它能带给我们多少确定性,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的了解。舆论八卦,低俗网络小说,实际上并没有带来多少确定性的信息,即偏向于无用信息。避免无效信息是构建有效秩序的最基本要求。


当知识的提取线索越多时,我们对知识进行运用时就越简便。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你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什么样的冲突呢?希望大家把更多的对自己的理解写到笔记里,这份记录对提升思考力非常有好处哦。

第四部分内容:好好说话的艺术。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

18岁,不会说情话,可能错过心爱的女孩;

22岁,不会表达自己,找工作根本没办法和HR谈笑风生;

27岁,不会上下级间的沟通技巧,无法树立自己的职场影响力;

30岁,不会调解婆媳关系,家里老小缺少了一份和睦融洽。

……


所以,“说话”是什么?在林语堂先生那里,说话是一门艺术;在卡耐基的成功学里,它是一种工具;在相声里,它成了民间曲艺。


现在的问题是,会讲段子的人太多,能好好说话的人却太少。


什么叫做好好说话呢?


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在恰当的时机对恰当的人说出恰当的话。但是,要真正达到这一效果和境界,其实很不简单。


在我们生活中大部分面对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说话”的问题。


争吵,表面上来看,是两个人意见不合,价值观不同,更有甚者就是为了争吵而争吵。


每个人都希望被理解,被尊重,这是人的最基本需求,但是却难以实现,因为我们都希望先被别人理解,再去理解别人。


当不被别人理解时,我们就会去解释,去争辩,去先求得对方的理解和认可,而对方也抱着同样的想法。


我们先来看一看,产生这种心理的背后是什么样的原因呢?


首先是,自我保护的需求。


每一个人都有自我形象维护的需求,争吵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维护自我形象,我比不你差,每一个人都会美化和抬高自己。


争吵本质上是在争夺话语权,属于竞争的一种。


其次,宣泄的需求,争吵属于语言暴力,语言暴力也是暴力的表现形式之一,暴力的宣泄能够获得一种快感,暴力的宣泄分为两种,一种是自我伤害,另一种是伤害他人。


最后一个原因,共有认知过少。


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个人对事物的构建基础都是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如果两个人的有过类似的经验和知识,就存在交集,交集越大,双方的认知基础也就越稳固,相对来说,更容易理解对方的想法和行为。


那么,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和别人聊天,让人更容易喜欢你呢?


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 T Hall)对此曾经做过研究,并且得出结论。他认为,人们的亲密距离一般为0到0.45米,个人距离是0.45到1.22米,社会距离是1.22到3.66米,公众距离是3.66米以上。


其中,0.45到1.22米是我们与他人沟通时的一般距离。而具体的数值,可以观察自己向前是否会引起对方不自觉地后退。如果是,那证明在这个距离内,对方对你还没有建立起安全感,你也不要侵犯进去,否则很容易激起对方的生理应激。


心理距离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你可以讲什么话题。情感心理空间距离很小的人,他们的话题往往更加“污”一些,会经常性地互黑。


这是第1个策略,调整心理距离,在聊天过程中,要尽可能确定自己和对方的空间心理距离和情感心理距离。


第2个策略,赞美之前要理解


赞美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但是实际上很多人都不是很会用。那么,怎样才能够更好地去赞美呢?


我觉得首先要符合事实,看到有才说有,那是对双方的基本尊重。


在这里,特别提醒一点,什么才叫看到有才说有。


心理学上讲,人都是渴望被看见、被理解、被认可,被支持的,也就是提醒我们在赞美之前一定要先看见、先理解。


生活中很多人去赞美人,过多的使用技巧而忽略了“看见”,这个看见的背后就是真诚。


一个漂亮的女孩被人夸漂亮是经常的事情,你再去夸漂亮对她心理的边际作用是非常弱的,你可以尝试寻找对方其他闪光点。


比如说,手指很纤细,锁骨很性感之类的,这样的夸奖才叫看见,才叫有水平。


第三个策略,克制过强的表现欲


我们希望自己的观点被认可,我们希望通过分享让对方觉得自己渊博。


但是一个人表现出过强的表现欲,也会表现出较强的隐性攻击形态,比如贬低他人。这样,就会让对方觉得你没有安全感,从而适当地对你保持警戒和距离。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喜欢“过度自我卖弄”的人的原因之一,因为很多人的“自我卖弄”建立在诋毁和贬低他人之上,或者让别人感到自己很蠢。


适当表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很有必要,毕竟信任的建立需要相互的表露。但表露不是一味地单方面强调自己的诉求,更没必要一开始就出“王炸”。


有所保留,对方反而可能被你激起认知闭合的需求而追问,也就是成功激起对方对你的兴趣。


克制过强的表现欲的同时,还要尽量让对方表达。在与人交流过程中,尽可能让对方表达本质就是让对方建立表现欲的满足机制和寻求安慰的代偿机制,如果能够结合固定的时间点,那么就更容易增加对方与我们交流的好感。


第4个策略,最好的建议方式就是肯定别人


作者在书中讲了一个故事:


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因为没有注意到室友在睡觉,看视频的音量比较大,吵到了他。他并没有直接对我说你视频声音太大了,关小声点,而是用带着睡意的声音说:“XX,你作为一个高情商的人,我要睡觉了……”我回头看到他躺在床上就明白他要表达什么了,于是对他笑了笑,戴上了耳机。


还有一次,期末我们到图书馆临时“抱佛脚”,一对离我们不远的情侣吵了起来,非常吵闹。我同学觉得影响不好,他过去也不是直接说他们的行为影响到几十个同学学习了,而是对那个女的说:“我们都是有素质的大学生,请注意一下自己的行为。”


他之所以能够让人更愿意接受他的建议,实际上是因为他利用了心理学上的自我实现预言——我们对别人的心理预期会让对方产生往这个方向发展的倾向。


当我们想要让自己肥胖的老爸减肥时,我们不应该对他说:“老爸,你太胖了,再这样下去对身体不好,你需要减肥。”这样,只会让老爸固化自己是“肥胖”的形象,反而更难以行动起来。


如果想要让自己的父亲更好地改变,我们需要不断提醒的是:“老爸,我觉得你挺会养生的,如果能够把身体养瘦点就更好了。”这样就不会让他产生与减肥相矛盾的“肥胖形象”,反而潜意识里激发他追求健康的形象,进而做出与其形象一致的行为。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来做个简单的小节,我们讲了引起争吵的三个原因:自我保护的需求,宣泄的需求和共知过少,以及如何好好说话的4个策略,分别是调整心理距离,赞美之前要理解,克制过强的表现欲以及最好的建议方式是肯定别人。

第五部分内容:做事提不起兴趣?你被负面情绪包围了,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我刚上班不久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迷茫,对工作提不起兴趣的状态。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有一天我跟一个同事一起下班,路过一家便利店,她看到宣传单很有特色,就跟我讨论怎么用到我们自己的工作中。


那时候的我一下班就不愿意想工作的事,觉得上班处理工作已经够烦了,下班后就想换换脑子放松放松,于是只敷衍了她几句了事。


之后好几年我都是这种状态,工作上虽然可以凭借自己的责任心完成好领导布置的各种工作任务,但也没什么想法,不会主动去想自己该做些什么事情。


一是我当时认为一个好员工就是领导的“手和脚”,把领导这个团队“大脑”的想法执行到位就是最大的工作成绩。


但其实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对工作没什么热情,觉得工作就是压力和负担,把领导布置的工作干好就万事大吉了,想不通为什么有的人下班后还时时刻刻牵挂着工作,不累吗?

…………



刚刚讲到的这个故事,是最近和一位朋友聊起了负面情绪时,他告诉我的,他初下职场时的故事,而且当时,他自己不知道,自己的这种状态,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热情,其实是自己被负面情绪包围了。


可能听到这里,有些同学不以为然,这跟负面情绪有关?


好,我们先来学习一下,让我们沉浸在负面情绪中的影响因素都有哪些。


第1个因素,完美主义。


在学生时代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一门学科,你想考个60分,达到及格线其实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


可是如果要考到80分呢,自己努努力,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可以达到。


如果是要考到90分呢,从80分到90分之间的10分差距,这个努力程度比60分到80分之间的20分的差距,要远远大的多。


如果是满分100呢,90分到100分的差距,如果每提高一分需要花费10个小时的付出,从90分到100分之间的10分差距,可能就需要1000个小时,甚至是更多。


为什么?


在经济学上,追求极致的代价,可能最后的1%所需要的成本会是前面99%的总和,这也就是追求极致的代价是极致成本。


生活中、工作中,当我们抱有一次性就想把这件事做到位,做到任何人满意,不出现任何差错,就会陷入这种完美主义的陷阱,我们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改善,陷入一种永远不满意的循环中,在低效率和长时间的高压中产生疲惫感。


第2个因素,长时间的生理性疲惫。


人类每一天的精力总量是一定的。


如果你在工作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疲惫不堪,只要持续一段时间,大脑的神经元的连接就会慢慢固化这种模式,进入潜意识。


只要一工作,潜意识就会抵触,所以很多人对于上班工作的感受是:上班的心情比上坟都沉重。


所以,我们要睡眠合理、养成良好的作息,我们的身体的”毒素“就能及时的排出,从而降低我们的生理应激,缓解我们的生理疲劳。


第3个因素,认知信念。


心理学上有情绪ABC理论,对于事件A,由于每个人的经验、认知、所受教育、价值观的不同B,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行为C。


所以,面对同样的事情,大家的反应情绪是不一样的,如果在情绪和行为发生的背后,你去分析不同的人的不同认知信念,将会更加有助于展开你的工作,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难,也是很多科学家、人类学家、经济学家……一直在研究的话题。


正因为有不同的认知信念,才有人生的参差百态。


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了人的思维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成长型思维,一种是固定型思维。


在她看来,一个人拥有成长型思维,将乐于接受挑战,并积极地去扩展自己的能力,而这也是未来发展最需要具备的能力。



固定思维的人:规避挑战

成长思维的人:欢迎挑战


固定思维的人:痛恨变化

成长思维的人:拥抱变化


固定思维的人:老是关注限制

成长思维的人:总是寻找机会


固定思维的人:改变现状上无能为力

成长思维的人:凡事皆有可能


固定思维的人:不接受批评

成长思维的人:珍视反馈、主动学习


固定思维的人:喜欢呆在舒适区中

成长思维的人:喜欢探索新事物


固定思维的人:有时觉得努力无用

成长思维的人:每次失败都是一堂课


固定思维的人:认为毕业后无需过多学习

成长思维的人:认为学习是终身的事业


面对上司的批评,成长型思维的人会想,经理说得对,这一点我确实没想到,下次我一定注意,我要反思下,如果再次面临这种情况,我应该怎么去做,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则会认为,经理就是看我不顺眼,上次XX也是这样的做的,都没人批评他,为啥单单批评我呢。


第4个因素,惧怕竞争


人类的成长史就是资源的竞争史,一个人的成长也是一直伴随着资源和获取和失去,我们需要的资源包括:社交资源、注意力资源、物质资源、精神资源、安全资源等。


获取资源的过程,就是竞争的过程,有竞争就会有压力,有压力,获取资源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


当我们的付出和收获严重不成比例时,便会下意识的逃避竞争,本质还是惧怕竞争。


竞争也讲究方法和策略,并不是想你想象的损害别人的利益。


好,既然我们知道了哪些因素会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那么,有没有一些方法来预防呢?


第1个方法,叫自我预防。


预防的过程,实际上是再认知的过程。


比如,有的人总是希望总结出一个高效的办法,从而陷入了对工作学习方法论的过度追求,导致低效,如果你能及时认识到这一点,停止对方法论的过度追求,转而在实践中不断的优化和提升、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就是再认知的过程。


经常提醒自己有没有过度的追求完美的选择,让自己察觉和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存在哪些不足,这就是自我预防。


第2个方法,提高个人能力。


当你的能力撑不起来你的野心的时候,那就沉下心来,默默的修炼自己的技能,提升自己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法则。


当你的能力足够强时,就不会对每件事都焦头烂额,你会奇计百出,左右逢源,借力打力。


就像解数学题一样,当你能力足够,你至少有3种方法来解题,但是你能力不够时,大脑只能是一片空白,靠”蒙答案、凭运气“来糊弄过关。


第3个方法,行动在前。


被负面情绪包围时间长了,做任何事,都有一种悲观想象。


不会做,学不会,做了也没结果,没结果还不如不做,干脆不如现在省点事,什么都不做。


怎么破?


很简单,行动在前,先完成再完善,有行动总比没行动要强。


心理学上有种说法叫,行动是会带动认知的改变。当你对一件事将信将疑时,不妨先把疑心放一边,自己先尝试下到底怎么样,或许在行动的过程中,你将会一点点改变自己的认知和想法。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做个简单的小节,我们先讲了产生负面情绪的4个因素分别是:完美主义,长时间的生理性疲惫,认知信念和惧怕竞争,以及如何应对负面情绪的三个方法:自我预防,提升能力和行动在前。

第六部分内容:自我设限的4大思维盲区。


美国有个叫约翰·歌德的人,20岁以前几乎一无是处,25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参加了美国成功学院的一个关于精神、信念和目标的讲座。听完讲座后,他的内心受到很大的触动,从那时起,便按照学到的方法,为自己设定了123个目标。

第七部分内容:让别人知道你到底想说什么,这是一门手艺。

听到今天的标题,可能有些同学心里会发笑,让别人知道你到底想说什么,这还简单嘛,还有专门的一节来学习。

其实,在 Frida 老师的工作中,在朝华读书社群里和同学们的互动中,其实我发现,很多人其实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说什么的。

我知道,你肯定是不信的。

比如拿我们最常见的例子来说,给别人指路。

你接到朋友,他想来找你,可是刚下了公交车,问,接下来怎么走?

你肯定会说,接下来,看你南边是什么,北边是什么,然后往哪个方向上走,看到什么,然后再往哪个方向走,一直走,看到什么,然后就到我家楼下了。

等你说完,你再问朋友,你听明白了吗?

你的朋友肯定是蒙的,为什么?

因为,你的指路是建立在你熟悉的基础之上,而朋友完全对环境是陌生的,你的有效信息,对方接收不到。

如何表达清晰,让别人知道你到底想说什么呢?

表达的本质其实是逻辑思维能力。

有一本书叫《金字塔原理》,讲了一种人的逻辑思维结构的方法,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的思考方式,沟通方式和规范模式。

"想清楚,说明白,知道说什么,怎么说",这是我们每个人希望达到的境界,毕竟在这如此忙碌的生活中,没有人有心情听你罗里吧嗦一大堆,最后又云里雾里,不知道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今天从表达的角度,来简单聊一下,在表达和沟通中,如何使用金字搭原理。

第一个特点,开门见山

许多人习惯沟通时先说原因,再到分析,最后再说结论。这符合我们从小到大学习新事物的顺序。但这种表达方式却并不实用。现在我们每天都面临大量信息,都希望能用最快的速度处理它们。

因此,我们可以改变与人沟通时的顺序,先说目的或结论,后说分析与原因。这种方式被称为“自上而下”。比方说,找人借钱:

普通的表述方式:兄弟,我这个月工资被扣了一半,还要还花呗,最近还感冒了,十分的可怜,能不能借我点儿钱花。

自上而下的表述方式:兄弟,能不能借我点儿钱。我这个月工资被扣了一半,还要还花呗,最近还感冒了,十分可怜。

普通的表达方式会更容易让听众失去耐心。我们在和人交流的时候,说话人的目的是“希望听众能做出某种行动”,听众要考虑的是“我到底该不该行动”。如果听众迟迟不知道说话人到底想要让他做什么,他就会失去耐心。

拿借钱这个例子来说,我希望好哥们给我借点儿钱。但如果我一上来先和他卖惨,那他就需要先思考我是来找安慰的,还是寻求支援的。

“自上而下”的表述就直观很多。我一开始就已经告诉他,我是来借钱的。那他只需要考虑要不要借钱给我,从而加快了信息处理速度。

因此,我们在与人交流时,首先要告诉对方目的是什么。

第二个特点,归纳分组

当和听众说明了希望他做些什么后,接下来就该和对方聊聊为什么希望对方做这件事,也就是我们沟通的内容。但在我们阐述内容之前,先要进行分组与总结。

人生来就习惯对同类事物进行分组,分组可以减少记忆物体的种类,方便对方的理解。

所以在沟通时先做好分组有利于听众加深印象。分好组后,我们整个的沟通结构就像金字塔一样,由最主要的思想支撑整个框架,分论点辅助阐述主要思想。

还是以找哥们借钱的例子。

首先,明确目的:

兄弟,能否给我借点儿钱呢?

接下来分组阐述。我这里分成三组,并对每组的内容进行总结。

为什么我没钱:工资被扣,还xx花呗。

为什么要借钱:病了,没钱买药。

为什么要找你借钱:在北京打拼这么多年,就你一个兄弟。

第三个特点,符合逻辑

目的也讲了,小组也分完了。最后,我们就要按照一定逻辑将要沟通的内容排序,和对方愉快聊天。

常见逻辑顺序有以下几种:

时间顺序:有因果关系的语句,按时间顺序阐述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

结构顺序:将一个整体划分成各个部分,逐一说明。

程度顺序:按重要程度排序说明,先说最重要的。

按照上面的三个逻辑顺序,将分组进行排序后就能得到要沟通的内容。最终的“借钱”是酱紫:

兄弟,借我点儿钱呗。我这个月没钱是因为工资被扣了一半,还要还xx花呗,现在身上就剩 50 块钱了。但是我感冒了,需要20块钱买药。因为我在北京打拼这么多年,就认识了你一个兄弟,也找不了别人。你还记得那年冬天格外冷,咱俩住在冰冷的地下室,在一个被窝里抱团取暖的日子吗?可怜可怜我呗

使用这个方法前期常常说三句话都要考虑是否符合金字塔原理,但逻辑清晰的好处很快就能看到。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来对这节课做一个小节,表达的逻辑中有三个特点分别是开门见山,归纳分组和符合逻辑。

不过你以为这样子就理解了《金字塔原理》这本书,那就大错特错了,书里面讲的内容更全面,也更系统,如果你的想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就需要认真学习一下。

这些目标中,最大的是成为亿万富翁和登上月球,最小的包括交友、收入、住所甚至一些生活中的琐事。30年过去了,他的123个目标实现了105个,其中包括成为亿万富翁。


当然了,这个故事的真假,还有待考证,这个不是我们的关注点。


假如,你是这个叫约翰歌德的人,从现在开始你要为自己罗列123个目标,或是说,从现在开始,你给自己列一个目标,2019年的目标是写一本书出来。


你能做到吗?我敢打赌,大部分同学都会说,做不到。


这个做不到,其实就是自我设限。


“自我设限”就是在自己的心里面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心理高度”常常暗示自己:这么多困难,我不可能做到的,也无法做到,成功机会几乎是零。


想成功那是不可能的!“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天我们来系统学习下,自我设限的4大主要盲区都有哪些。


第一个盲区,潜意识的偏心。


现在请你来做一个测试,在你心中想象一个和你关系不错的同事的名字,然后你们俩个来做一个比较:收入状况、情商高低、生活幸福指数。


综合评比,你们俩个谁更高一些?


我猜,大部分同学的答案应该都是自己比同学要好一些。


为什么?


无论人的差距有多大,但是有一点是相似的,那就是打心里认为,自己比普通人强,这种比普通人、一般人强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自我服务偏差。


当我们大脑加工自己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经常会出现与事实差距比较大的偏差现象,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会认为自己做得比别人好。


出现自我偏差还有一种重要的原因是,每个人都有维护和提高自尊的需要,所以我们倾向于美化自己,当别人表现不错时,我们为了避免被比下去的落差,经常将别人的成功归因于环境或运气。


达克效应,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第二个盲区,为了反对而反对。


生活中,当我们对一些人有了偏见时,或是打心眼里不认同某个时,一切有关他的言论,我们都会反对。


而且,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死鸭子嘴硬“,经常是你将所有的证据都呈现在对方面前,证明了对方可能存在的问题,对方仍然坚信自己没错,甚至为了自圆其说,说真理都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为什么会现这样的现象呢?


人们一旦对某人、某种事物建立起某种信念,尤其是为其建立起一套理论支持体系,那么就很难打破他对这个人,这件事的看法,即使出现相反的信息,他们也会视而不见。


怎么办?


我们可以思考别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思考别人想法背后的认知,这样也可以发现自己思维的盲区。


第三个盲区,专业视角


当一个人手里拿着锤子的时候,眼里看到的都是钉子。


当一个人在一个行业里沉浸的时间很长时,他会习惯地从自己专业的方向去解决问题。


一家咨询公司对哪些运营中出现问题的公司进行调研时发现,一个公司最容易出问题的人往往是那些具有某项特长,但是缺乏其他方面知识的专才。


这好比一个销售员,如何缺乏足够的成本意识和服务意识,他在进行市场开发时往往只会考虑销售的便利性,过多承诺客户,只是为了签单而签单,对于客户的需求大包大揽。


这无疑加重了服务的成本和损害了品牌,销售员的思考点往往局限于局部,无法看到更为高高广阔的格局。


第4个盲区:幸存者偏差


上大学的时候,跟几个朋友参加了一个创业大赛。比赛大概有130多支队伍参加,当时感觉压力挺大的,不过后来经过努力,我们跟另一个队伍拿了并列一等奖。他们是因为营业额最多而获奖,我们是因为策划、执行和答辩加分多而拿的奖。


但是从那以后,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能够看到的和听到的,大多都是经过筛选的。参加比赛的有130支,而能够在演讲室答辩的只有10支,能够上校报的却只有2支。

这样的经历也能够推及到整个社会。


我们所能够听到的、看到的结果大都已经经过筛选。


事实上,那些能够被我们接收到的“成功创业者”信息,同样也是经过筛选的。每个行业都有成千上万的创业者涌入,但是被报道的来回就那么几个。


但是这种报道给我们的直观感受就是“成功好像很简单”。但实际上这就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做个简单的小节,我们讲了自我设限的4大主要盲区分别是:潜意识偏心,为了反对而反对,专业视角和幸存者偏差。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你有意识的去分析下自己有没有存在这4个主要盲区,你将会学到,将会发现,你原来不曾注意的知识。


就相当于说,有些书适合每隔一段时间读一遍,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收获,为什么?


因为,成长的过程就是打破盲区的过程,书没过,你的盲区减少了,所以看到了过去未曾注意的内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16.反本能:如何对抗你的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