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芒种日的传统风俗预示大观园群芳离散

君笺雅侃红楼——大观园的两次群体活动,衔接起来就像一次庄严完整的祭奠

(我是君笺雅,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二十七回,时交芒种,大观园群芳迎来了一个特别重要的活动“饯花神”。这一天大观园非常热闹,几乎所有的女孩子都出动了,这一回和后边的六十二回前后呼应,一共两次,二十七回写了饯花神,六十二回写了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红楼梦》如此描写一定不是随意为之。如果把二十七回和六十二回衔接起来,也完全行得通。抛却中间的大段内容,这两回可以完美对接。大观园是女儿的世界,而饯花神活动的主旨就是“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所以二十七回林黛玉做了一首饯行的长诗《葬花吟》,六十七回贾宝玉摆了一桌筵席为诸芳践行。这就好比宁国府开宗祠祭祖先,先念祭辞,再上供筵一样。庄重而流程井然。

二十七回重头戏当然是《葬花吟》,林黛玉的一首长诗,为群芳践行。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葬花吟》绝不是林黛玉一个人的悲歌,而是所有红楼女儿的悼词。所谓“饯花神”,按照后面晴雯之死,可以肯定这里的每一个女孩都是一个花神。而真正单独的“饯花神”就是晴雯死后,贾宝玉对她的祭奠,《芙蓉女儿诔》就是祭奠芙蓉花神。可知,《红楼梦》的“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绝对有始有终,一定前后呼应。

“饯花神”为芒种日的活动,时辰是未时,天已经过午,这也表明韶华已逝,大观园在最美好的时候迎来了最不好的开始。也表明从二十七回那一次饯花神开始,留给大观园群芳的时间不多了。果然到六十二回贾宝玉又一次生日的时候,群芳开夜宴,再之后《红楼梦》整体节奏就变快了。也开始了离散。这也是我认为《红楼梦》只有一百零八回的根本。

农谚:过了芒种,不可强种。表示只能等待,不能播种希望了。芒种“饯花神”,也给人一种要么等待收获,要么等待毁灭的意思。很明显,大观园群芳属于第二种。

贾宝玉在太虚幻境喝的茶酒叫千红一窟,万艳同杯。贾宝玉又是绛洞花王(不是绛洞花主,周汝昌先生考证)自然有替这些花神操持践行的意思。最后这些“花神”一个个离散归位。贾宝玉这个花王也必然孑然一身最后离去。

正是《枉凝眉》中所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写林黛玉,我却认为这是写贾宝玉。眼看着一个一个(六个一个也是多的意思)女儿(花神)离去,送走一个哭一场。《枉凝眉》枉的是贾宝玉的眉,所讲的也不是宝黛爱情,恰是贾宝玉与这些女儿们的情感!

《红楼梦》十二支曲子绝不是代表十二个人,《终身误》就是薛宝钗和林黛玉;《留余庆》是巧姐儿和刘姥姥;警幻仙子都说十二支曲子或讲一人,或讲一事。而《红楼梦》十二曲很多都不止讲一个人,我认为应该是囊括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和贾宝玉有关系的一些人。之所以叫《红楼梦》就是与红相关的梦,而“红”就是贾宝玉,这不用说了吧!

大体就这样,饯花神拉拉杂杂讲了这么多,就是概括一下本人关于《红楼梦》一个短期想法的总结。首先,二十七回和六十二回是可以直接衔接的,到七十八回《芙蓉女儿诔》这三回恰是一出庄重完整的祭奠活动和预演。其次,《红楼梦》十二支曲子绝不是只金陵十二钗,是写所有与贾宝玉有关系的花神女儿以及与她们相关的人。最后《枉凝眉》不是宝黛悲歌,主要写的是贾宝玉“饯花神”的心情感受!就这样!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非常感谢 !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楼梦:芒种日的传统风俗预示大观园群芳离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