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教育初探-记火柴edu教育论坛(第二届)

因朋友推荐,自己也在考虑加入一些非正式社会组织/活动,于5月20日下午去到Impact Hub的场地参加了这次由火柴edu举办的公益教育论坛(第二届)。去之前完全没预料到是一场非常有干货的分享会,很多与会者都是公益行业从业者,因此中场休息以及散场后的讨论氛围几乎是我参加过的各类行业分享会里最热烈的。

分享嘉宾有来自国内不同公益机构、基金和组织的负责人,也有企业家,以及一线教育从业者,不仅帮我扫盲了公益概念,也让我对当前社会的公益形态有了更多的了解。希望以这篇记录管中规豹地表达一下自己对公益的理解。

公益教育的理念

以培养有人格魅力的人为目标,推动适合后工业时代的个性化教育的发展,消除教育不平等现象。

公益教育服务的形态

这里我尝试用类似产业图谱的概念来把前来论坛分享的不同公益机构和组织做的事情做个总结和归纳。

1. 平台型:以连接整合各类现有资源和内容为主,机构或组织自己不生产内容,只聚合内容,同时也提供对其他新的公益项目的孵化扶持(推测跟创始人的VC背景有关)。

代表:主办方火柴教育。主推的一类服务还是做培训和对接学生项目。


火柴edu部分介绍

2. 解决方案型:提供从教室、多媒体设备等硬件设施,到课程开发、教材提供、教师培训等系列配套软件的整体解决方案。

代表:

1)真爱梦想基金会:较有影响力的本土素养教育基金会,商业化运作比较成熟,资源配置加杠杆管理来强化资金运作,同时利用全面预算及流程化管理的专业方式降低运营风险。此外,真爱梦想基金会提供的课程主要是与基础教育互补的素养教育。课程设置很有意思,这里附嘉宾的介绍:


真爱梦想基金嘉宾部分演讲内容

2)阳光书屋:提供PAD这样的便捷教学设备,以及基于此的教学平台,平台上可以进行,这家机构不提供教室,但提供的是比内容级更基础一级的载体服务,算是解决方案的一个迷你集,因此也归到这类。

3. 内容型:主要做课程开发、培训服务、教育服务等软件服务。目前大多数机构的核心业态是集中在这类型上。

代表:

1)WABC无障碍艺途:针对精智障碍特殊人群提供免费艺术疗愈服务及原生艺术引导。插入一句,艺术疗愈在国外是独立的一个分支,成为合格的艺术疗愈师也需要经过多年的专业学习。是去年刷爆朋友圈的H5“小朋友画廊”的主办方。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是进行衍生品开发。这里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就是来自明星粉丝会的合作。粉丝为了提升自家明星的公益影响力,会和公益机构合作,去当志愿者,以明星名义举办公益活动(彭于晏case,ps:彭于晏也算优质偶像了)。

2)不羞学堂:专注青少年及幼儿性教育。开发相应课程,并给到老师和家长相应的脱敏培训。现场分享了一组数据,也是非常触目惊心了。见图:


不羞学堂嘉宾部分演讲内容

3)四季诗歌:专注诗歌教育,提供课程开发和培训,项目名称“是光”,通过美学教育让学生学会情感表达并因此长期受益,让“苦难和悲伤不再与‘同情’并列,把它变得和天地一般开阔、宽厚”,让学生真正找到心中的那束“光”。PS:今日最喜欢的分享者之一,切入角度非常温柔却有力,现场分享了不少感人的诗歌和故事,这里稍微摘几个:


是光分享学生诗歌(1/3)
是光分享学生诗歌(2/3)
是光分享学生诗歌(3/3)

4)童年一课:为乡村小学搭建网络教室,并由志愿者使用在线教育工具(合作方,classin,为多家公益机构和组织提供服务)进行授课。

5)一扇窗:回收闲置PAD,赋能乡村教育,在国家基础教育之外提供互补的STEAM课程。

6)美丽中国。基本是国内最著名的支教服务机构了。

4. 物理支持型:针对贫困地区提供物理资源支持,包括教具教室等基础设施,以及其他一些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服务和关怀。

代表:点亮眼睛。以建设基层视力检测中心和提供免费眼镜及用眼健康教育的方式,来解决农村学生的近视矫正和用眼健康问题。插入一句,《一席》有一期,斯坦福学者罗斯高的演讲《农村儿童的发展怎样影响未来中国》所关注到的也有这个问题,农村儿童教育水平低下是个系统性问题,其中有些是非常基础的问题,例如贫血、寄生虫、营养不良以及,没有佩戴眼镜。

附视频及演讲全文:

http://www.sohu.com/a/193092877_550968

关于公益的一些思考

这部分主要汇总整合(时间严重不够的)圆桌讨论提到的几个话题以及嘉宾的回答。感谢特赞创始人范凌,英语流利说创始人王奕,以及等其他几位分享者。

 

重要的个人能力:

自我认知、好奇心、正向反馈、成长性视角(会提问,会反思)

核心还是要找自己,做自己,grow自己,因为当下教育评价标准下的“优秀”,只是装在固有体系下的“优秀”,也不是让个人拥有幸福感和价值感的必然保障。


公益与企业的关系:

一方面,公益项目自身营销能力较弱,完全可以借助企业强悍的营销策划能力来发声,比如腾讯与WABC合作的“小朋友画廊”H5营销事件。

另一方面,企业也有提升自身形象,以及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的需求,因此公益机构也可以找到相应的市场部来进行合作。


做公益与做企业的权衡:

实现教育公平是个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做教育脱贫,也要做生态脱贫。过去讲到公益总是伴随着痛苦和沉重,为什么做公益就一定要很苦逼,带着极强奉献精神呢?公益需要去神圣化,专业化。只有商业诉求和没有商业诉求,都是行不通的。社会本质上是善意与自私并存的,善意的同时带来利益,只有在商业诉求的基础上,更加人性化,做到对商业好,而对商业好能反过来对社会好。目前腾讯和阿里等公司,公益是当做业务来做,背KPI,未来公益的主流形态,一定是用做产品/做商业的思路去做公益,结合企业的核心能力去做放大。

你可能感兴趣的:(公益教育初探-记火柴edu教育论坛(第二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