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教师的“青蓝”结对

在学校主持的青蓝结对仪式上,两年以下工龄的年轻教师举着茶杯向有着多年教育经验的老骨干教师们拜师结义,我甚是感动。

回想当年年轻气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啥样。师范学校毕业就扛起来班主任工作,没人指导,没人引领,也没人帮助听听课。自己琢磨着怎么样的上课,怎么样的处理班级管理的相关业务,怎么样与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周旋......

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之后,那些遍体鳞伤痛感开始慢慢的变成所谓的“经验”,开始适用于大多数的孩子,不需要“试验品”再次验证,只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就可以落地生根。因此,我们首先要感谢地还是那些曾经的被“试验”的孩子们。孩子们的成长,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成全,更多的也是成长,以为在这条路上,我们距离更好又近了一步!

孩子千差万别,每一个不同的孩子又都有不同。我们选择了教书育人,首先就选择率先垂范,用人格魅力那个大写的“人”去引领孩子的成长,培养他们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以及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的高贵品质,塑造一个个活的灵魂。于是,我们便选择按照人的认识规律,人的成长和认识规律因材施教,包容孩子的过错,赏识他们的每一分付出和努力,让他们看到生命的价值,生命的质量……

说实在的,教育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因为教育不是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如果一定要说有标准,从真知识的角度那来讲,除了《课程标准》,再也没有其它可以替代的。而我们经常多说的好的教育,就都常常是这一方面,把考分放在首位的教育。而价值观的形成,人生观的树立,完全不在这一方面。

某教师的教学总是喜欢用时间加汗水把孩子们压的喘不过气来,孩子们稍不顺从,就以暴力解决,让一帮子孩子和家长伤透了心。转学的转学,流失的流失,一年级时就有三十多学生的班级,到了六年级,就只剩下了近一半都没有。他还大言不惭的“谈质量”“谈教育”。

诚然,在这个功利划的时代,好多人都把眼前利益看得很重。往往是采取揠苗助长的方式解读教育,可这样不顾及学生和家长感受的急功近利的教育全然就是一种伤害,一种杀人不见血的魔鬼。讲究精英教育,不是压、卡、打等手段让孩子离开课堂,越少越好,而是遵从科学的教育管理,科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孩子们的敢于拼搏,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人生哲理。

其实,有时候,教育不需要我们山盟海誓。老师的默默耕耘的精神,一个善于欣赏的眼神和行动,就足以让孩子成长为我们想要的模样,让孩子们受用一生。在他的生活上,在他的工作中增色不少。享受生命带来的无限的价值和意义。

青老教师的结对,一对一对帮扶,就是让年轻教师少走弯路,快速成长。也让老教师的前车之鉴为年轻教师开路,避开那些不必要麻烦,走捷径……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感于教师的“青蓝”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