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95%的工作都是青春饭?

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1

前不久发生了几件事情,刷屏了整个朋友圈,一件事情是华为开始清退34岁以上的员工,另一件事是中兴的一位40岁的程序员跳楼自杀,自杀前刚刚接到公司大规模裁员的通知,要求他主动离职,并回收股权。

于是一时间,大家都开始感慨一个词——中年危机!

那中年危机到底是一场怎样的危机呢?我们又该如何去避免?

其实这暴露了一个我们很多时候不愿意去面对、也有意无意去回避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工作,究竟实质上是在为谁而工作?

真的是为自己在工作吗?那为什么我们职业生涯十多年后,仍然没有掌控工作的能力呢?

我们的这个饭碗好像随时都可以被别人毫不留情的拿走,而没有任何商量和回旋的余地。

但这就是现实。

2

当我们进入职场、开始我们生涯发展的那一刻起,你就应该清楚,你挣的每一分钱,其实都是用你年轻的时间和生命交换的。

只不过有的人时间比较值钱,有的相对不那么值钱。

衡量你的时间值钱与否,有几个标准:

第一个就是你的年龄。

如果20出头,那就有潜力,不会做没关系啊,你可以学,并且学东西快啊,所以有培养的价值。

但如果到了接近35岁的时候,你不是一个中高管,那你的时间就会大大贬值了。

这个几乎是所有企业一条刚性的潜规则,至少在中国是这样的。

第二个衡量标准,才是你有什么技能,或者拥有什么资源

年轻的同时,具备一技之长,那非常好,会比没有技能的年轻人工资高一倍。

从这个意义上看,你比餐厅服务员、搬运工、快递小哥、理发师等优越不到哪儿去,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


或者你有一定资源,比如背景,或者人脉关系,认识一批高净值客户。也会比没有的年轻人要高。

但这个也是有前提的。资源更多依赖于你所站的平台,而不是你个人。当你离开了,这些所谓的资源你会发现往往是带不走的。

另一方面,如果你快35岁了,还在靠技能,那你的时间价值也会大幅缩水。

为什么会这样呢,不是越老越吃香吗?

你的经验和专业程度是会随着时间而不断提高,但同时你的期望薪资也在随着房贷和子女教育等开销而不断上涨。

3

作为企业方,养你一个大牛的工资,或许可以养三个年轻人了,他们虽然资历、经验以及专业度上不如你,但学东西快、用人成本低、没有家庭负担,而且精力旺盛。

很快他们干的活也会比你多,效率、水准也会越来越跟你不相上下。

那作为企业方,为什么要花更多的钱来养着你呢?

更不要说AI马上又要来了。

而且很少有技能像医生那样,需要靠多年的经验来把关。现在的技术更新换代特别快,你过去熬个夜就可以跟上最新的技术变革,等你到35岁再熬夜试试,能拼得过20出头的年轻人吗?

所以你的时间价值再次缩水。


于是,一场裁员下来,你以为自己在公司多年忠心耿耿,任劳任怨,勤恳做事,公司总该顾念感情和过去的功劳吧。

没办法,公司要赚钱、要盈利、要生存要发展、要节约成本……

总之,你没有公司股权之前,这家公司本质上来说就不是属于你的。

你没有成为这家公司的主人,公司也只是把你当成一个用来交易的产品。你的时间我买了,过去很值钱,现在没那么值钱了,所以你的时间我不会再买了。你是给公司提供了很多价值,但是工资我也没少给你啊,所以我也不欠你的。


由此可见,大部分工作都是靠出售自己的时间来换取酬劳,而这样的工作,本质上都是吃青春饭,都是不长久的。

直到你不再靠时间来换钱的时候,你才真正意义上脱离了中年危机。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95%的工作都是青春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