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5

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曰)岸见一郎,(日)古贺史健)
核心:
①过去决定论→解释论
发生什么事不重要,我们怎么看待这些事才重要。
②原因论→目的论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③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④“人可以随时改变并能够获得幸福,靠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⑤问题不在于能力而在于勇气

一、改变认知
1.阿德勒想要帮我们挣脱的第一个束缚来自过去,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2.第二个束缚来自人际关系。我们的很多心理困扰都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期待和评价。正是这种评价体系,造成了人的骄傲和自卑。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他认为每个人的课题都是分离又独特的。我怎么爱你,这是我的课题,而你要不要接受我的爱,这是你的课题。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那么多纠结和烦恼。
3.第三个束缚,来自未来。很多人目标远大,觉得只有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人生才真的开始,现在的生活还不叫“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我们就把现在贬低成了实现未来的工具。但现在却是我们唯一真正经历和拥有的。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己经不喜欢现在了。

二、目的论+利己
1.我不出众,但很平等
2.现在宗教失去了力量,人们对神的信仰也趋于形式化。没有任何可以信赖的东西,人人都充满了不安和猜忌,大家都只为自己而活,这就是所谓的现代社会。
3.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
4.问题不在于世界如何,而在于你自己怎样。
5.阿德勒说,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6.所谓目的论:一切都是实现目的的工具。愤怒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你并不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完全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也就是说,为了达到大发雷霆这个目的而制造出来愤怒的感情。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它既可以在接电话的瞬间巧妙地收起,也可以在挂断电话之后再次释放出来。
7.为什么那么急于得到答案呢?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   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不过是对症疗法而己,没有什么价值。
8.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子的东西
9.善=利己
你现在无法体会到幸福,因为你不会爱你自己。而且,为了能够爱自己,你希望“变成别人”,希望舍弃现在的自我变成像Y—样的人。我这么说没错吧?。
假设有人因为金钱纠纷而杀了人。即使如此,对其本人来说也是有“相应理由”的行为,换句话说就是“善”的行动。当然,这不是指道德意义上的善,而是指“利己”这一意义上的善。在希腊语中,“善”这一词语并不包含道德含义,仅仅有“有好处”这一层含义;另一方面,“恶”这一词语也有“无好处”的意义。这个世界上充斥着违法或犯罪之类的种种恶行。但是,纯粹意义上想要做“恶=没好处的事”的人根本没有。
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选择了“不幸”。这既不是因为你生在了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而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

10.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从狭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性格:从广义上来说,这个词甚至包含了某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我们假设有一个人正在为“我的性格是悲观的”而苦恼,我们可以试着把他的话换成“我具有悲观的世界观”。我认为问题不在于自己的性格,而在于自己所持有的世界观。性格一词或许会带有“不可改变”这一感觉,但如果是世界观的话,那就有改变的可能性。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当然,并不是有意地选择了“这样的我”,最初的选择也许是无意识的行为。并且,在选择的时候,你再三提到的外部因素,也就是人种、国籍、文化或者家庭环境之类的因素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即便如此,选择了“这样的我”的还是你自己。假若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

问题不在于过去而在于现在人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不,不是你不能改变。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可谓是轻车熟路般的状态。即使遇到点状况也能够想办法对付过去。另一方面,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要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你一定是选择了后者。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目的论而不是弗洛伊德的原因论;不可以从过去中找原因;要否定精神创伤:人不是受过去原因支配的存在,人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采取行动的。

像这样活在“如果怎样怎样”之类的假设之中,就根本无法改变。因为“如果可以变成Y那样的人”正是你为自己不做改变找的借口。我有一位年轻朋友,虽然梦想着成为小说家,但却总是写不出作品。他说是因为工作太忙、写小说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才写不出来作品,也从未参加过任何比赛。但真是如此吗?实际上,他是想通过不去比赛这一方式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他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5年或者10年,他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也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
学生:梦也许会破灭啊!
哲人:但那又怎样呢?应该去做——这一简单的课题摆在面前,但却不断地扯出各种“不能做的理由”,你难道不认为这是一种很痛苦的生活方式吗?梦想着做小说家的他,正是“自己”把人生变得复杂继而难以获得幸福。假若应征落选也应该去做。那样的话或许能够有所成长,或许会明白应该选择别的道路。总之,可以有所发展。所谓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如果一直不去投稿应征,那就不会有所发展。但是,如果要改变对世界或自己的看法(生活方式)就必须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请不要忘记“必须改变”的究竟是什么。你依然是“你”,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了。虽然可能是很严厉的道理,但也很简单。“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三、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之所以只看到自己的缺点是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为了达到不要喜欢自己的目的,所以你才只看缺点而不看优点因为不去喜欢自己是一种对你而言的“善”。也就是说,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是不肯去喜欢自己呢?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那么,如何实现这种目的呢?答案很简单。只要变成一个只看自己的缺点、极其厌恶自我、尽量不涉入人际关系的人就可以了。如此一来,只要躲在自己的壳里就可以不与任何人发生关联,而且万一遭到别人的拒绝,还可以以此为理由来安慰自己。心里就会想: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我没有这个缺点也会很讨人喜欢。保持满是缺点的“这样的自己”对你来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善”,也就是说“有好处”。
承认就是很了不起的态度。但是,请你不要忘记,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是,那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
之所以感觉孤独并不是因为只有你自己一个人,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我们要想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也就是说,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个人”。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人际关系,如果这个宇宙中没有他人只有自己,那么一切烦恼也都将消失。仅止于个人的烦恼,即所谓的“内部烦恼”根本不存在。任何烦恼中都会有他人的因素。你由于太惧怕人际关系所以才会变得讨厌自己,你是在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

四、关于自卑
1、主观的自卑与客观的劣等性
那你具体有什么样的自卑感呢?   
青年:例如,在报纸上看到同龄人活跃的姿态时,我就会感到极其自卑。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那么活跃,而自己究竟在做什么呢;或者是看到朋友过得幸福,不是想要祝福而是心生嫉妒或者非常焦躁。当然,我也不喜欢自己这张满是粉刺的脸,对于学历、职业以及年收入等社会境况也抱有强烈的自卑感。哎呀,总之就是哪里都很自卑。
哲人:劣等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在阿德勒所使用的德语中,劣等感的意思就是价值更少的“感觉”。也就是说,劣等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是一种“自己没有价值或者只有一点儿价值”之类的感觉。的确,高大强壮的男性本身就会给人一种震慑感;而另一方面,矮小的我却能让对方放下警惕心理。看来个子矮小无论是对周围人来说还是对自己来说,都有好处呢!这就是价值的转换。长高干什么呢?你可有让人感觉轻松的本事啊!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即使1美元纸币所承载的价值是一种常识(共通感觉),那它也不是客观意义上的价值。也就是说,价值问题最终也可以追溯到人际关系上。
青年:我对自己身高的感觉终究还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也就是人际关系——中产生的一种主观上的“自卑感”。如果没有可以比较的他人存在,我也就不会认为自己太矮。你现在也有各种“自卑感”并深受其苦吧?但是,那并不是客观上的“劣等性”,而是主观上的“自卑感”。即使像身高这样的问题也可以进行主观性的还原。也就是说,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2.自卑情结
哲人: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阿德勒说“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但是,有些人无法认清“情况可以通过现实的努力而改变”这一事实,根本没有向前迈进的勇气。他们什么都不做就断定自己不行或是现实无法改变。
青年:哎呀,是啊。自卑感越强,人就会变得越消极,最终肯定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自卑感不就是这样吗?    哲人:不,这不是自卑感,而是自卑情结。自卑情结一词原本表示的是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跟自卑感没有关系。“自卑感”和“自卑情结”两个词也必须分辨清楚,绝不可以混用。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坏事。这一点你能够理解吧?就像阿德勒说过的那样,自卑感也可以成为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例如,虽然对学历抱有自卑感,但若是正因为如此,才下定“我学历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之类的决心,那反而成了好事。而另一方面,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具体就像“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之类的想法。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这已经超出了自卑感的范畴,它是一种自卑情结
青年:不不,这是一种正儿八经的因果关系!如果学历低,就会失去很多求职或发展的机会。不被社会看好也就无法成功。这不是什么借口,而是一种严峻的事实
哲人:关于你所说的因果关系,阿德勒用“外部因果律”一词来进行说明。意思就是: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关系。
青年:但是,现实问题是拥有高学历的人更容易在社会上获得成功啊!先生您应该也有这种社会常识吧。
哲人:问题在于你如何去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如果抱着“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想法,那就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了。简单地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3.夸耀情结
关于自卑感,阿德勒指出“没有人能够长期忍受自卑感”。也就是说,自卑感虽然人人都有,但它沉重得没人能够一直忍受这种状态。虽然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即便如此,又没法忍受“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之类的自卑情结,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如此一来,人就会想要用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补偿。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例如大力宣扬自己是权力者——可以是班组领导,也可以是知名人士,其实就是在通过此种方式来显示自己是一种特别的存在。虚报履历或者过度追逐名牌服饰等也属于一种权势张扬、具有优越情结的特点。这些情况都属于“我”原本并不优秀或者并不特别。而通过把“我”和权势相结合,似乎显得“我”很优秀。这也就是“虚假优越感”。
青年:其根源在于怀有强烈的自卑感吧?   
哲人:当然。我虽然对时尚不太了解,但10根手指全都戴着红宝石或者绿宝石戒指的人与其说是有审美意识的问题,倒不如说是自卑感的问题,也就是一种优越情结的表现。不过,借助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这是必须重点强调的地方。例如,那些想要骄傲于自我功绩的人,那些沉迷于过去的荣光整天只谈自己曾经的辉煌业绩的人,这样的人恐怕你身边也有。这些都可以称之为优越情结。阿德勒明确指出“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4.不幸情结
最后再举一个关于自夸的复杂实例。这是一种通过把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优越感的模式。具体就是指夸耀不幸,即使别人想要去安慰或者帮助其改变,他们也会用“你无法了解我的心情”来推开援手。这种人其实是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例如,我的身高很矮。对此,心善的人会用“没必要在意”或者“人的价值并不由身高决定”之类的话来安慰我。但是,此时我如果甩出“你怎么能够理解矮子的烦恼呢!”之类的话加以拒绝的话,那谁都会再无话可说。如此一来,恐怕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翼翼地来对待我吧
青年:也就是暴露出自己的自卑感以当作武器来使用吗?   哲人:是的。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比如家人或朋友——担心或束缚支配其言行。刚开始提到的那些闭门不出者就常常沉浸在以不幸为武器的优越感中。阿德勒甚至指出:“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只要把自己的不幸当作保持“特别”的武器来用,那人就会永远需要不幸。
5.怎么做?
青年:阿德勒也认为希望进步的“追求优越性”属于普遍欲求吧?另一方面,他又提醒人们不可以陷入过剩的自卑感或优越感之中。如果是直接否定“追求优越性”的话倒还容易理解,但他又认可这一点。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1)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哲人:请你这样想。一提到“追求优越性”,往往容易被认为是尽力超越他人甚至是通过排挤他人以取得晋升之类的追求,往往给人一种踩着别人往上升的印象。当然,阿德勒也并不是肯定这种态度。在同一个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又有人走在后面。请想象一下这种情形:虽然行进距离或速度各不相同,但大家都平等地走在一个平面上。所谓“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
❤(2)人生不是竞争,他人不是敌人
哲人:人生不是竞争,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当然,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和别人相比较。
青年:哎呀,这不可能吧。我们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把自己与别人相比较。自卑感不就是这样产生的吗?   
哲人: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青年:但是......   
哲人:好吧,我们都不一样。性别、年龄、知识、经验、外貌,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我们应该积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但是,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人都各有差异,这种“差异”不关乎善恶或优劣。因为不管存在着什么样的差异,我们都是平等的人。。
青年:人无高低之分,从理想论的角度来看也许如此。但是,先生,我们应该看看真正的现实。例如,作为成人的我与连四则运算都不会的孩子之间,也可以说是真正平等吗?   哲人:所谓“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无论是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都没有关系,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如果意识到竞争或胜负,那么势必就会产生自卑感。因为常常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输于那个”之类的想法,而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就会随之而生。那么,对此时的你来说,他人又会是什么样的存在呢?不是单纯的的竞争对手。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也就是会认为人人都是随时会愚弄、嘲讽、攻击甚至陷害自己、绝不可掉以轻心的敌人,而世界则是一个恐怖的地方。竞争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此。即便不是败者、即便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处于竞争之中的人也会一刻不得安心、不想成为败者。而为了不成为败者就必须一直获胜、不能相信他人。
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你刚刚也说过吧?“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但是,一旦从竞争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就再没有必要战胜任何人了,也就能够摆脱“或许会输”的恐惧心理了,变得能够真心祝福他人的幸福并能够为他人的幸福作出积极的贡献。当某人陷入困难的时候你随时愿意伸出援手,那他对你来说就是可以称为伙伴的存在。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3)公愤≠私愤
的确,我们有时候会对社会问题感到愤怒。但是,这并不是突发性的感情,而是合乎逻辑的愤慨。个人的愤怒(私愤)和对社会矛盾或不公平产生的愤怒(公愤)不属于同一种类。个人的愤怒很快就会冷却,而公愤则会长时间地持续。因私愤而流露的发怒只不过是为了让别人屈服的一种工具而己。私愤和公愤不同。完全不同。因为公愤超越了自身利害。
❤(4)不发怒≠忍耐
人际关系一旦发展到复仇阶段,那么当事人之间几乎就不可能调和了。为了避免这一点,在受到争权挑衅时绝对不可以上当。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忍耐’这种想法本身就表明你依然拘泥于权力之争。而是要对对方的行为不做任何反应。我们能做的就只有这一点。
所谓控制怒气是否就是”忍耐“呢?不是的,我们应该学习不使用怒气这种感情的方法,因为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希望你能够理解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我们即使不使用怒气,也可以进行沟通以及取得别人的认同。如果能够从经验中明白这一点,那自然就不会再有怒气产生了。注意:不是不能发怒,而是“没必要依赖发怒这一工具”。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所以才会说”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这其实是在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我们有语言,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要相信语言的力量,相信具有逻辑性的语言。
  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所以才会说”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这其实是在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
关于权力之争,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这是很多人都容易陷落进去的人际关系圈套。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原本主张的对错与胜负毫无关系。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但是,很多人都会陷入权力之争,试图让对方屈服。正因为如此,才会认为”承认自己的错误“就等于”承认失败“。因为不想失败,所以就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结果就会选择错误的道路。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追求优越性并不是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完成的,如果过度拘泥于胜负就无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5)不逃避
行为方面的目标有以下两点:
  ①自立。
  ②与社会和谐共处。
  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也有以下两点:
  ①”我有能力“的意识。
  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现阶段能说的就是不能够逃避。无论多么困难的关系都不可以选择逃避,必须勇敢去面对。即使最终发展成用剪刀剪断,也要首先选择面对。最不可取的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止步不前。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
❤(6)目标=自我自立+与社会和谐
人根本不可能一个人活着,只有在社会性的环境之下才能成为”个人“。因此,阿德勒心理学把作为个人的”自立“和在社会中的”和谐“作为重大目标。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些目标呢?阿德勒说:在这里必须要克服’工作,‘交友’和‘爱’这三大课题。但是,青年依然很难领会人活着必须面对的人际关系课题的真正含义。即使你逃避人生课题、依赖人生谎言,那也不是因为你沾染了“恶”。这不是一个应该从道德方面来谴责的问题,它只是“勇气”的问题。
青年:正是。我是人,不是机器,不可能一听到“拿出勇气”之类的指令后,就马上像加油一样地去补充勇气!
❤(7)不要寻求他人的认可
货币是被铸造的自由,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人究竟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呢?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受赏罚教育的影响。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是先有了希望获得表扬这个目的,所以才去捡垃圾。并且,如果不能够得到任何人的表扬,那就会很愤慨或者是下决心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很明显,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想法。
❤(8)课题分离(包括信任)
其实,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信任这一行为也需要进行课题分离。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
  即使对方不如自己所愿也依然能够信任和爱吗?阿德勒所说的“爱的课题”就包括这种追问。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我的建议是这样:
1)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
2)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
3)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9)按照自己的期望而活(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期待而活)
青年:别人对自己抱有怎样的期待或者自己被别人寄予了什么样的希望,这并不难以判断。另一方面,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却非常难。自己期望什么、想要成为什么、希望过怎样的人生,这些都很难具体把握。如果认为人人都有明确的梦想或目标,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先生难道连这也不明白吗?!
哲人:的确,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会比较轻松,因为那是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了别人,比如走在父母铺好的轨道。尽管这里也会有各种不满,但只要还在轨道了走着就不会迷路。但是,如果要自己决定自己的道路,那就有可能会迷路,甚至也会面临着“该如何生存”这样的难题。这一点请你一定好好理解。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近代哲学巨人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作“倾向性”,也就是本能性的欲望、冲动性的欲望。那么,按照这种“倾向性”,也就是按照欲望或冲动去生活、像自斜坡上滚下来的石头一样生活,这是不是“自由”呢?绝对不是!这种生活方式只是欲望和冲动的奴隶。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石块无力,一旦开始从斜坡上滚落,就一直会按照重力或惯性等自然法则不停滚动。但是,我们并不是石块,是能够抵抗倾向性的存在,可以让滚落的自己停下来并重新爬上斜坡。也许认可欲求是自然性的欲望。那么,难道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就要一直从斜坡上滚落下去吗?难道要像滚落的石头一样不断磨损自己,直至失去形状变成浑圆吗?这样产生的球体能叫“真正的自我”吗?根本不可能。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也就是说,我们都在追求从人际关系中解放出来的自由。但是,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之类的事情根本不可能。想到这里自然就能明白何谓自由了吧。也就是说“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是你被某人讨厌。这是你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你一定认为自由就是“从组织中解放出来”吧。认为自由就是从家庭、学校、公司或者国家等团体中跳出来。但是,即使跳出组织也无法得到真正的自由。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并不是你的课题。并且,“应该喜欢我”或者“我己经这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也太奇怪了”之类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的思维。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我改变了,发生变化的只是“我”。作为结果,对方会怎样我不知道,也无法左右,这也是课题分离。当然,随着我的变化——不是通过我的变化——对方也会发生改变。也许很多情况下对方不得不改变,但那不是目的,而且也可能不会发生。总之,把改变自己当成操纵他人的手段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想法。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不幸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反过来说就是,幸福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interest)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实际上,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请你考虑一下认可欲求的实质——他人如何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受这种认可欲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在只关心“我”这个意义上来讲,是以自我为中心。你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向己的执著。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
❤(10)你不是世界的中心,付出才会有价值感
请按顺序想一想。我们首先是作为共同体的一员从属于共同体,能够感觉到在共同体中有自己的位置并能体会到“可以在这里”,也就是拥有归属感,这是人的基本欲求。“你并不是世界的中心”也是一样,你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我们都在寻求”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但是,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
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那就丝毫不会主动融入共同体中,因为一切他人都是”为我服务的人“,根本没必要由自己采取行动。但是,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青年:您是说只有付出了,才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   
哲人:是的。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而且,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这里有需要记住的行动原则: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没必要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更多其他的”我和你“、更多其他的”大家“、更多大的共同体一定存在。
(11)不要表扬,要谢谢
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反过来想要去表扬别人,这是一种把一切人际关系都理解为‘纵向关系’的证明。你也是因为生活在纵向关系中,所以才希望得到表扬。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说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人越得到别人的表扬就越会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请你好好记住这一点。
假如你会因为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那就等于是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自己没能力’。因为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用‘谢谢’来对帮助自己的伙伴表示感谢,或者用‘我很高兴’之类的话来传达自己真实的喜悦,用‘帮了大忙了‘来’表示感谢。这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法。
被表扬是得到他人‘很好’之类的评价。而且,判定某种行为‘好’还是‘坏’是以他人的标准。如果希望得到表扬,那就只能迎合他人的标准、妨碍自己的自由。另一方面,‘谢谢’不是一种评价,而是更加纯粹的感谢之词。人在听到感谢之词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12)不要‘行为标准’,要‘存在标准’
如果你现在是在用‘行为标准’来看待他人,也就是‘那个人做了什么’,按照这个标准来考虑的话,卧病在床的老人只能靠别人照顾,看上去似乎是没有什么用。因此,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了。
(13)共同体感觉=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共同体感觉,具体来说就是,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interest)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interest),建立起共同体感觉。
※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①自我接纳:没必要特别积极地肯定自己,不是自我肯定,而是自我接纳。这两者有明显差异。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而另一方面,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我们并不缺乏能力,只是缺乏“勇气”。一切都是“勇气”的问题。
②他者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
阿德勒心理学并没有基于道德价值观去主张“要无条件地信赖他人”。无条件的信赖是搞好人际关系和构建横向关系的一种“手段”。克服对背叛的恐惧感的勇气从哪里来呢?   靠自我接纳。只要能够接受真实的自己并看清“自己能做到的”和“自己做不到的”,也就可以理解背叛是他人的课题,继而也就不难迈出迈向他者信赖的步伐了。
既能接纳自己又能信赖他人,这种情况下,对你来说的他人会是怎样的存在呢?是伙伴。对他人寄予信赖也就是把他人看成伙伴。正因为是伙伴,所以才能够信赖。如果不是伙伴,也就做不到信赖。要想获得归属感就必须把他人看作伙伴,而要做到视他人为伙伴,就需要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视他人为敌的人既做不到自我接纳,也无法充分做到他者信赖。
③他者贡献: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在视他人为“敌人”的状态下所作出的贡献也许是伪善的。但是,如果他人是“伙伴”,所有的贡献也就不会是伪善了。在这里绝对不可以搞错这样一个事实:任何情况下都只是攻击我的“那个人”有问题,而绝不是“大家”的错。
那些是“工作狂”的人。这些人也缺乏人生和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不敢正视人生课题的生活方式。“工作”并不仅仅是指在公司上班。家庭里的工作、育儿、对地域社会的贡献、兴趣等,这一切都是“工作”,公司等只不过是一小部分而已。只考虑公司的工作,那是一种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对于这种现实,阿   德勒准备了极其简单的回答——“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够。判断你的贡献是否起作用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是你无法干涉的问题。是否真正作出了贡献,从原理上根本无从了解。也就是说,进行他者贡献时候的我们即使作出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也可以。
(14)幸福=贡献感=有用感(自己的主观感受)
“幸福即贡献感”: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幸福。但是,这并不等于“所有的人都幸福”,你必须首先理解这一点。无论是用行为标准还是存在标准,都需要“感受”到自己对他人有用,也就是贡献感。
人们想要喜欢自己,想要感觉自己有价值,为此就想要拥有“我对他人有用”的贡献感,而获得贡献感的常见手段就是寻求他人认可。也就是说,受认可欲求束缚的人不具有共同体感觉,还不能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人只有在自己能够感觉到“我对别人有用”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但是,这种贡献也可以通过看不见的形式实现。只要有“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就可以。并且结论就是:幸福就是“贡献感”。
本来,无论是学习还是运动,为了取得某些成果就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但是,“希望特别差劲”的孩子,也就是陷入问题行为的孩子,却可以在不付出这种健全努力的情况下也获得他人的关注。阿德勒心理学称之为“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15)普通≠无能,甘于平凡的勇气
阿德勒心理学非常重视的“甘于平凡的勇气”。为什么非要“特别”呢?这是因为无法接受“普通的自己”。所以,在“特别优秀”的梦想受挫之后,便非常极端地转为‘特别差劲’,拒绝普通的你也许是把“普通”理解成了“无能”吧。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16)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假如人生是为了到达山顶的登山,那么人生的大半时光就都是在“路上”。也就是说,“真正的人生”始于登上山顶的时候,那之前的路程都是“临时的我”走过的“临时的人生”。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与此不同。把人生当作登山的人其实是把自己的人生看成了一条“线”。自降生人世那-瞬间便己经开始的线,画着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曲线到达顶点,最终迎来“死”这一终点。但是,这种把人生理解为故事的想法与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紧密相关,而且会把人生的大半时光当作“在路上”。
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如果拿放大镜去看用粉笔画的实线,你会发现原本以为的线其实也是一些连续的小点。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是“现在”这一刹那的连续。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不了解这一点的大人们总是想要强迫年轻人过“线”一样的人生。在他们看来,上好大学、进好企业、拥有稳定的家庭,这样的轨道才是幸福的人生。但是,人生不可能是一条线。如果人生是一条线,那么人生规划就有可能。但是,我们的人生只是点的连续。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请你想象一下自己站在剧场舞台上的样子。此时,如果整个会场都开着灯,那就可以看到观众席的最里边。但是,如果强烈的聚光灯打向自己,那就连最前排也看不见。我们的人生也完全一样。正因为把模糊而微弱的光打向人生整体,所以才能够看到过去和未来;不,是感觉能够看得到。但是,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假如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那就根木不会说出那样的话。
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是其准备阶段。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我们就会无所进展,只能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但是,为了遥远将来的考试而努力学习的“此时此刻”却是真实的存在。
青年:但是先生,我找不到理想和目标,就连应该跳什么舞都不知道,我的“此时此刻”只有一些毫无用处的刹那!   
(17)认真活≠必须要深刻
哲人: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请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并且还要记住一点。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
青年:您是说假如我认真过好了“此时此刻”,那每一个刹那就都是一种完结?
哲人: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你之前就一直忽略“此时此刻”,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
(18)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了什么而活?当有人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阿德勒的回答是:‘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人生没有普遍性的意义。但是,你可以赋予这样的人生以意义,而能够赋予你的人生以意义的只有你自己。你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茫然。为什么茫然呢?那是因为你想要选择“自由”,也就是想要选择不惧招人讨厌、不为他人而活、只为自己而活的道路。人想要选择自由的时候当然就有可能会迷路。所以,作为自由人生的重大指针,阿德勒心理学提出了“引导之星”,就像旅人要依靠北极星旅行一样,我们的人生也需要“引导之星”。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重要观点。这一巨大理想就是:只要不迷失这个指针就可以,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就可以获得幸福。那颗星就是‘他者贡献’。而且,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现实性的人生就是这样。
我自己无论怎样回顾之前的人生也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会走到‘此时此刻’。那就是“一个人的力量很大”。不!应该说是“我的力量无穷大”。也就是,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当我改变的时候,世界已经不是曾经的世界了。
再送给你一句阿德勒的话:“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