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50岁”的外公外婆

敬“50岁”的外公外婆

我一直觉得外婆是50多岁。曾经有一次问母亲外婆多大年纪了,母亲说,你外婆已经50多岁了,那是我小时候问母亲的问题。直到现在我自己都快而立之年了,我依然觉得外婆是50多岁,我心里留下外婆的形象一直是小时候见到50岁时外婆的样子不愿挣脱。

我的外婆给我的印象一直是年龄处于50多岁。那是我儿时起就有的固有影响。一直到现在我都这么认为。由于我的工作经常在外面。所以见外婆的次数不是很多,每年就三四次。以前上学时很喜欢去外婆家,要说外婆家有什么魔力呢,其实也没有。反而每次去都会帮外公外婆干活,很多时候刚到外婆家,外公就准备去磨面粉、去地里打药、给猪仔磨饲料,最多的还是剥玉米。这些活对于我一个十几岁的年轻小伙来说最合适不过了,外公外婆都上了年岁我很乐意去干这些活,最起码我去帮忙外婆就可以留在家里休息了。我也可以为外公省不少力。这些往事回想起来仿佛在昨天历历在目,那时的外婆还是很年轻,我以为岁月会忘了外婆,没有在意岁月留在外婆面孔上的痕迹。直到最近的一次,昨天我妈带着外婆来我家住了,和外婆视频,看到外婆的样子让人很是心疼。

从小我对外婆家就特别迷恋,特别向往,因为我的姐姐在外婆家住。我只有周末放假的时候会去找她玩。姐姐每次都会带我去一些我没见识过的地方和给我汲取我没有的知识,最重要的姐姐说外婆家有好多好吃的。舅舅每次回家看外公外婆都会带好多好吃的,我那时候特别羡慕姐姐生活在外婆家。我为什么没能在外婆家长大?

在家被妈妈严厉惯了来到外婆家就觉得特别轻松,没人管我。我不管干啥都外公外婆都不会说我,当然因为妈妈的教导,我心里是不会干坏事的。外婆外公人特别好。对我和我姐特别好。外婆很慈祥,外公在西藏当过兵,性格很刚烈,给人一种很威严的感觉,所以晚上睡觉的时候我特别想睡在外婆睡的那一头,奈何那是姐姐长久以来的地盘,我也只能在傍晚的时候在她的地盘上撒撒野。漫长的等待到了外婆操持了忙不完的家务后上床休息,我就满心欢喜的躲在外婆背面充分感受那份来自外婆带给我无与伦比的安全感、舒适感和满满的爱意。

爷爷一直都对我很好,在我小时候对我特别能体现出来,给我的感觉是爷爷很厉害,有一次我出“水痘”就是爷爷给治好的。印象最深的是外公粗重的呼吸声,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外公经常教我写字。在院子里我趴在桌子上爷爷在我后面用他那双历经风雨的手握着我的小手写“天”字,一边写还一遍念。“一横、再一横、再一撇、最后再一捺,你看,这个天字就写好了”。我的耳边很清晰的听到爷爷说话,因为身体稍胖的原因他坐在我身后说话时呼吸声很重有些嘶哑,那时候听到这几句话我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听的让人很心疼。

有一天下午外公去地里干活了,夕阳的余晖映照在院子里那颗核桃树上,徐徐升起的炊烟从斜瓦片盖的厨房烟筒冒出,平时里这个时候外婆把晚饭已经做好,外公就准时的回来了,但这一天外公迟迟没有回来。下午去地里之前他们因为什么事在的有些不愉快,没了平日里那种安静祥和的气氛。外婆时不时的就从屋子里出来站在门口望向从地里回来的那个路口,这个时候天色慢慢快黑了,外公迟迟没有回来。外婆就跟我说让我去地里看看,顺便把外公接回来。外婆的语气很平常,看不来有什么着急的情绪。但是作为旁观者的我都看在眼里,他们风风雨雨了一辈子,几个舅舅平时除了节假日回来,剩下的时间都是外婆和外公两个人在家相偎相依,其实“相偎相依”这个词语从在他们身上并不是那么恰当。毕竟外公是经历过文革的人,他们把对对方的关心都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让旁人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妥之处。但是我是个心思毕竟细腻的人,会留意些外婆外公的言谈举止,总是能从中体会到他们那份坚实厚重关爱,让旁人羡煞不已。这些小细节很多,可惜的是那时候我并不擅长写日记记录下来。失去了很多让人感叹的瞬间。

常听妈妈说外婆和外公在那个缺吃少穿年代受了很多苦,那时候一大家子人有十几或者几十亩地,没有像现在这么先进的各种农用机械来代替人工收割,春种秋收都是有人工来完成的,用来捻麦穗的厂是都是找自家比较平缓的地用碾盘碾的很平整光滑,在很多个夜晚无数个人都在自家厂里农作着,收麦子的工序是先把长在地里金黄色的麦子人工收割做成一捆一捆拉回来;集中在碾出来的厂里堆积着;把每一捆拆出来大致均匀的平铺开来;这时候唯一一道机械化工序的“碾厂”来了,那是队里或者有钱人家里买的拖拉机,一台拖拉机后面拖着一个石碾盘挨家挨户的帮忙碾平铺开来的麦穗,当然这不是义务劳动,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个工序结束后又到了人工来做的了,用三股叉把麦穗麦杆挑起来颠颠,(这个颠都是有巧劲的,用蛮力或者一次挑太多都是不行的,效果不好而且费力,别小看这样的细节。因为当时的要几十亩地的小麦工作量特别大)。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小麦颗粒与麦穗麦杆分离开,这样才能让小麦从众多工序中露出真面目;接下来是把分开的麦穗麦杆分有序的堆积起来当柴火用烧火做饭,包裹小麦的麦穗和小麦还是在起来还要经过过滤让小麦里完全没有其他杂物;那这要怎么做才能让小麦与那些麦穗片以及细小的杂物完全分开呢,这里需要“借东风”了,在有风的时候把小麦长杨而起,具体操作是用木质铁锹把小麦铲起来一半的量用力扬过人头那么高,这时候因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麦穗片就会随风飘扬只留下小麦因引力掉落到地上;最后用专用装麦子的袋子装起来拉回家就行了,每袋都在一百斤左右,真是不轻呢~

干这些活是涨知识的,好些由人工完成的工序都是需要技巧的,不是随随便便一个没有干过的人就能上手干的。因为我也干过,所以对这些工序还是大致记得,在这里只能感叹当时改革开放时在农耕时代的还是比较落后的,基本都是由人工来完成这些工作。而家里的男男女女都要去干活的,外婆家里就是外公、我妈、还要大舅为只要劳动力,外婆除了收拾家务做饭也要去帮忙。可想而知那些年607080后都吃了很多苦,每家的人都很辛苦也很伟大,伟大也平凡。

外婆和外公两个人。相守了一辈子,从文革时期一直到现在。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但是他们的感情让人羡慕,看似吵架,但是心里时刻惦记着对方。我真的很羡慕,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白头偕老。

这次和外婆视频后,我觉得自己以后回家了一定要多多去外婆家陪陪外公外婆,陪陪他们说说话聊聊天。我只希望外婆和外公两个人都不要老去,不要让岁月来磨平他们的棱角给他们添皱纹。可能岁月是在哪家公司上班的员工,可能因为工作的必要性这项工作不得不做,但我只希望岁月能慢点、让这两个可爱的老人永远能有50岁的样子,度过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现在只让他们多多享福吧!

                              敬“50岁”的外公外婆

你可能感兴趣的:(敬“50岁”的外公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