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信仰的力量

《长津湖》9月30号上映以来,非常火,我也去看了。

电影本身被人谈论的已经特别多了,看完电影,我在思考,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志愿军是怎样打赢这场战役的?

我是农村长大的,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讲一些抗战的故事,爷爷的亲哥哥,三爷爷也是在抗美援朝时牺牲的。

对我来说,抗美援朝并非很遥远的故事,就像是发生在身边的历史。

无论是从电影内容还是查阅资料,都会发现,这场战争都不仅仅是用“艰难”二字可以形容的。

从装备、武器、后勤补给、世界大势等诸多方面进行对比,战争的天平早已经倾斜,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都不是美军能不能赢,而是美军能否干净利索的完成这场远东战争。

就是我们现在进行比较,都会发现志愿军的处境让人绝望。

从装备来看,志愿军罕有重武器,只有少量迫击炮,更别提大规模的飞机坦克,就是步兵手中的武器,也是古董级的小米加步枪,有拿缴获的日军武器的,有拿苏式武器的,也有拿美式英式武器的,子弹也就八十发。

而对面飞机、大炮、坦克全副武装,还有舰炮支援,弹药随时可以通过空投补给。

影片中营造最大恐惧感的美军飞机,更是索命阎王,一轮扫射下来能将人打成两截,而真实战争中,美军飞机每日要出动上千架次。

从后勤来看,志愿军吃的是土豆,是炒面,侥幸吃顿好的,不过是馒头,就这些食物还吃出了经验,土豆要用腋窝捂热了吃,炒面也与雪揉到一起吃,这样不噎得慌。

有时没有雪,供给被切断了,只能饮尿止渴,就这样,还能坚持数天。

而反观联合国军,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常规军粮不仅有肉、蔬菜,连火鸡冰激凌等事物也能送到前线战士手中,战场都可以找到随手被美军遗弃的午餐肉。

当时的物资对比,令人咋舌。

服装方面,更是让人绝望,零下三十度的天气,美军穿着防寒衣,标准配置都是毛衣毛裤,外套防寒服,鞋垫都垫好几层,而志愿军第九兵团,原本在东南沿海训练,未做太多整顿就前往朝鲜作战,穿的都是单衣单裤,十来个人只靠一两床棉被取暖。

这场战役中,志愿军伤亡一万九千余人,而冻伤人数是两万八千多人。

常有战士冻掉器官而浑然不觉。

以上的种种对比,直接就是碾压。

该怎么打?

讲道理,没法打!

可是志愿军依然打赢了,这不是一天的战争,咬咬牙可以挺过去,这是二十多天漫长的战斗,靠着战士的双腿,硬生生的在雪地里穿插包围,穿插死了美军的陆战一师。

什么是穿插包围,是部队打散建制,化整为零,以一支支小部队利用夜色达到指定位置,没有逃跑,没有投降,宁可成建制的冻死在阵地上,也要将美军打死打残。

这极度考验部队的组织,作为指挥官,意味着你调出去的一支支部队,很可能回不来,但是大家敢这样做,有这么多人愿意这么做,并且成功了。

通常在战争中,一支部队伤亡超过三成,就被认为无法作战了,面临崩溃的边缘。

再大比例伤亡依然不退,会被认为是精英。

可在志愿军的一些战斗中,往往一个连剩一两个人,也要抱着炸药包和敌人同归于尽。

十成,依然不退。

这群战士被称为轻步兵巅峰。

巅峰,意味着在他们之前没有,之后也不会有。

他们究竟怎样做到这件事的?

只有两个字,信仰。

中国军人的信仰。

有人会问,难道美军没有信仰吗?

英军没有信仰吗?

世界上每支军队都有信仰。

但是不信鬼神、玄学的,只有解放军。

这只部队的信仰,是人民。

这只部队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士兵,蹬了十二个小时自行车要回部队,名叫雎生,应该出生于河南商丘,还有逃难到祁蒙山的雷爹。

有湖州船工出身的伍百里,伍千里,伍万里,来自天南海北的人民,为了人民而战。

伍家大哥已经死了,老二参军后,老三也参了军,父母没有阻拦,因为他们为了信仰而战,为了子孙后代而战。

他们不怕死吗?

当然也怕,但是怕,更要上。

只有他们面对了,背后的父母子女才不会面对,人民才不会面对。

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正是有了无数他们这样的人,我们才有今天和平稳定的生活。

致敬!

你可能感兴趣的:(《长津湖》信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