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与治死

这两者的差别如同良医和庸医。良医能洞察疾病的本质和治疗方案的原理,庸医就是知道一个大概就信心满满地给人治了。

我在大众媒体上发现了以下内容:肺的功能依赖于气道通畅,肺泡的功能要好。目前看,患者肺泡的功能受到了损伤,气道又被黏液堵住,所以,患者出现缺氧的症状。要改善缺氧状态,保持气道通畅,必须对黏液进行稀释、溶解。

“实际上目前也用了这类药物,但可以再多试一下能起作用的药。”刘良说,“只有通道的液体引流出来了,再给它氧气,它才能通过去。我们在临床治疗上,如果黏液成分没有被化解,单纯给氧,有时候还会起反作用。可能会把黏液推得更深更广,反而加重了患者的缺氧。”

我自己有过下呼吸道感染的体会,感冒、咳嗽,清晨醒来,一颗痰卡在喉咙,咳出,呈绿色团簇状,胸口发紧发闷,间断有痰咳出,颜色渐淡。

作为肺部的一个自愈功能即是能把痰咳出来,如果有痰不能咳出,而是把它推向肺部的更深处,不是致死性的疾病也会被你治死了。

如今在祖国大地上流行的这场新冠状病毒,虽然致死率不高,但是重症患者的死亡率还是比较高的,我不是医生,我只想以我的微弱的思考力给大家提供一些我的不太成熟的看法。

首先是咳嗽的药物选择,有痰化痰是没有必要说的,有人在有痰的情况下选择镇咳,那基本上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化痰的主要目的是能够自己把粘稠的痰液吐出来,这样就能够减轻肺部的堵塞情况,这里我想特别提出一种观点是否存在一种痰液的内化情况,因为你即使把痰化开,是否也存在那些感染部位比较深,依然无法咳出来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这个时候就必须作用人体的一种内化功能,当然对于危重病人,这种内化能力也是受损的,就需要有药物的帮助了,西医上可能有洗肺,吸痰的方法来解决。

下面说一个名医江尔逊的故事。

江尔逊因素体尪羸,十余岁时,偶患感冒。咳嗽,胁部牵制疼痛,如翻身、转侧、深呼吸时牵引作痛,寒热往来,一日几十度发,每次数分钟或十数分钟不等。发时背心如冷水泼之,顷刻又如火燎之。服小柴胡汤加减无效,卧床不起,饮食不进,先师陈鼎三诊后,用《温病条辨》香附旋复花汤,服后则呕吐,吐出粘涎碗许,越半日,寒热、胁痛即除矣。后又曾外感,咳嗽痰多,胸部牵制作痛,用六安煎不效,改服香附旋复花汤亦不效,又数次更方,皆不中窾,病益剧。呼吸活动均牵制胸部作痛,仰卧于床,不可稍动;气喘痰鸣,痰稠粘如饴糖之筋丝状,咯至口边而不出,需以手捞之。七日之间,精神萎顿,势近垂危。先师诊之,谓此乃痰热伤津,燥痰壅塞气道,正唐容川所谓「上焦血虚火盛,则炼结津液,凝聚成痰,肺为之枯,咳逆发热,稠粘滞塞,此由血虚不能养心,则心火亢盛,克制肺金,津液不得散布,因凝结而为痰也,豁痰丸治之。」乃用豁痰丸为煎剂,因深夜无竹沥,权用莱菔汁代之,连尝两煎,病无进退。天亮后,急备竹沥几汤碗,仍煎豁痰丸,以药汁与竹沥各半兑服;下午三时服头煎,黄昏服二煎,至夜半,觉痰减少,气喘胸痛减轻,竟可翻身。又服三煎,次晨诸症大减。胸中之痰涎,既未吐,亦未下,无形中竟消失矣,并能知饥欲食。守方再进一剂,便可扶床行动,二日后即可出门。

这个故事里,江尔逊的肺炎症状就非常相似新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重病人的状况了,其师以豁痰丸解之,我以为这就是痰液之内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致死与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