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力》的积攒要靠包容,而不是苛责

图片发自App

没有人喜欢被责备,我们一样,孩子也一样。

这世间没有神仙,凡人都会犯错。犯了错以后重要的是改正,心里真正明白和认可了,才愿意主动做得更好。

而做好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会有反复,甚至倒退,但只要孩子心里懂得,又攒了足够的心力,做好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图片发自App

当妈妈的要放宽眼界,看未来。别跟孩子拘泥于眼下芝麻大的小事。想明白这个问题需要妈妈有自己的成长空间,有长远的看待生命的格局,有独立健康的精神支持,才能给孩子以无条件的爱和包容。

责备他人是个不好的习惯,得改。改起来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这点我自己觉得做的还不错,至少总能从孩子那里得到表扬:“妈妈你最近做的都不错,也不跟我生气了。”

算起来,确实好久没跟孩子生气了,亲子关系融洽,什么事情都好办。咱们一起成长,才是最开心的事。


图片发自App

换个角度想想:当我们自己卯足劲头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内心需要平和,精神需要愉悦,状态也需要稳定而略有激情。这时,我们就拥有了足够的《心力》。

通过自我成长,我们可以去努力获得或者寻求充足的《心力》。但孩子不同,他们还没有成年,还是小孩。他们内心的力量并不是很强,需要环境的培育和生活的历炼。

他们有自己的道路,但小的时候,父母就是他们的环境。这个环境如果是苛责的,充满计较、严格、抱怨、甚至是惩罚的。那么孩子就无法获得心灵的宁静,更谈不上精神丰富,状态满满的去做事情----他就无法拥有足够的《心力》。别说改错了,很可能接二连三的犯更多的错,导致恶性循环。


图片发自App

无条件的爱和包容。

当我们真正理解了,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方法不重要,目标才重要。

我的方法很简单。孩子犯错了,(我心里默认)知道了。不礼貌的,比如说语言或者行为上冒犯我(或别人),我会对他说:你这么做不太合适吧。他马上意识到,我就不再说了。

如果做错了别的事,造成了比较糟糕的结果,我就先接受这个事实,然后第一时间跟他一起想办法,由他自己或者我们共同承担结果。往往是等到解决了问题之后,之前的情绪就都不存在了。

行动能够带来力量,也能够让情绪合理化解,或者转移到别的积极正向的方面。

总而言之就是心里有一个观念:不管谁错了,先接受这个结果。然后采取行动解决问题。先处理事情,再处理心情,郁闷或者不开心的情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实消失得就差不多了。


日出,摄于三亚海棠湾

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孩子犯了错误,妈妈不包容,还要谁去包容呢?妈妈不接纳,还要谁去接纳呢?犯点错误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解决问题之后,平静的找到原因所在,以后可以做得更好。知道了就行了,孩子在一天一天长大,慢慢的会越来越好的。

今天的想法是这几天一直在做的。

平常心,平和的情绪,平静的说话。

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幸运的事,不值得苛责以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心力》的积攒要靠包容,而不是苛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