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记忆

       

      元宵节是个喜庆的日子,也是一个甜蜜的日子!

        在我十几岁的时候,元宵节是以母亲蒸灯盏,磨茶面,炫灯笼开始的。在那贫瘠的年代,节日除了传统的财神祭祀祈福之外,对于小孩子来说元宵节是跟美食和灯笼紧密相连的。

        那时候,过大年可以美美的吃几块肥肥,香香的红烧肉。那是因为你去了别家,亲戚就把你当客,把好的东西做给你吃。亲戚来家了,妈妈会做了家里最好吃的待客,小孩子可以跟着蹭上一嘴。过了破五,亲戚串完了,过年好吃的东西也都吃完了。我们就盼着过十五,也就是元宵节。我十几岁的时候,咱们这里是没有元宵的,我们都管元宵节叫“十五”或者“灯节”,元宵我听都没有听过,更没见过元宵长啥样,自然也不知道元宵的滋味了!元宵节是后来才慢慢知道的,元宵也是后来才尝到的。

      正月十三的时候,我们村子里的石磨盘就开始热闹了。各家各户的妈妈就会㨤一篮子小米,先把小米磨碎了,用罗罗出极细的米面。再把炒熟的黄豆,黑豆,芝麻也在石磨上磨碎,然后把小米面在锅里炒香,再把磨碎的黄豆,黑豆。芝麻兑进去。有条件的能再加进去剁碎的肉末和粉条末,那就再好不过了。这就是我记忆中香喷喷的茶面。有了这个茶面,妈妈做面条的时候,撹半碗茶面糊糊进面条锅里,那饭还没有做好香味已经馋的嘴里流水了。端上碗喝饭的时候,不仅能吃到绵软的面条,还能吃到燋香的豆粒,籽麻,偶尔吃到有嚼头的肉末、肉粒,那种快乐是从嘴里每个味蕾的鼓胀到神经的舒畅享受,一直经过几十年的岁月,自然不能忘怀!

    正月十四是妈妈们忙着蒸枣花馍和灯盏,蒸黄龙和小白龙的日子。

    灯盏是用玉米面做的,像现在的个子矮矮的圆柱形的小茶杯,中间有个小窝窝。小黄龙,小白龙是用玉米面和白面分别做成长条形,在一端捏成龙的尾巴和蛇的尖尖叫的尾巴,一端捏成龙头或者蛇头,按上炒熟的黑豆做眼睛,一下子,龙和蛇便有了几分灵气。

  十五的晚上各家各屋的门墩儿上都要摆上妈妈蒸的玉米面灯盏,灯盏里倒进食油,放上 棉线做的灯芯,用火柴点着了。小火苗在凉风中飘飘摇摇地燃烧着。老家的房子从上房到撒子房,一字排开,小灯盏亮的时候看起来像整齐的街灯,漆黑的夜就在这摇摇曳曳的灯光中显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

    对于灯盏 小孩子是有矛盾心理的  :灯很快灭了,大人说不吉利;可心里有着急吃这带了油的灯盏,又怕着的时间长,我们就会掐着时间让把灯盏吹灭,美美的吃上两个,赶紧提了灯笼到街上跟小伙伴们比谁的灯笼最漂亮。

    灯笼是元宵节的特定符号,也是孩子们心心念念炫耀的资本。那个时候商店里有卖纸灯笼的。形状有西瓜圆形,有圆柱的,有蝴蝶型的……质地是软软的带褶皱的花纸,颜色有大红色的,有粉红色的,有浅紫色,上边都印有各种形状的花朵、蝴蝶。元宵节的晚上在家吃了灯盏之后,妈妈会给孩子们发一根粗细、长短像粉笔一样的红蜡烛。我们小心翼翼地点着,小心翼翼地按在灯笼里,再小心翼翼的把纸灯笼拉起来,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唯恐这小小的灯苗不争气熄灭了。彩色的纸灯笼有了灯光的映衬就显得喜气洋洋!

        那个时候同村有个叔叔是个木匠,心灵手巧。每到元宵节他都会亲手做一个竹子灯笼,又结实又漂亮。村子里的孩子们,每每看到她的灯笼,除了羡慕她的灯笼之外,还羡慕他有一个心灵手巧的爸爸。到了春天的时候还能给她做漂亮的风筝和飞机,这都是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

      这些儿时的记忆过去了四十多年,但每到元宵节,这些丝丝缕缕的过往总能自然而然地游入脑际,嘴脸也漾出一丝笑意!

      记忆里永远有勤劳而和善的妈妈的身影!

     

       

你可能感兴趣的:(元宵节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