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感——解读人最私密最脆弱的情感

《缺爱》封面

“存在感”,是一个心理学方面的名词,它表述的是人最私密最脆弱的情感,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伴随着出生,在后天的环境中逐渐建构出来的一种情感。日前,“刷存在感”这个网络用词盛行,到底,存在感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失去它,我们该如何托付此生?

《缺爱——如何获取安全感,得到肯定和认同》一书,给了我们答案。这本书是法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心理分析师、家庭治疗师罗伯特•纳伯格基于存在主义心理学研究基础和临床经验著作而成。旨在帮助我们认识存在感的决定因素和如何建构存在感,让我们充满自信地度过一生。

当我们生活得畅快时,我们的存在感十足,但却几乎意识不到存在感,因为根本无暇联想有关存在的问题。有唐朝诗人孟郊的诗为例,他在科举中第后的《登科后》诗里有云:“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今日何等的快意,以至往日的落魄抑郁都不屑一提。

而当人们遭遇不幸,或天人永别后的丧失感,或深受伤害后的被剥离感,随之席卷身心的羞耻,背叛,屈辱等负面情感,让人们不住地找寻存在感,甚至严重时对自己存在的深度怀疑。如《缺爱——如何获取安全感,得到肯定和认同》中提到的受到侵害的人感到自己是透明的,仿佛根本不存在,痛苦和绝望不断袭来。

罗伯特•纳伯格将影响存在感建构的因素分为人际关系和归属关系两方面,人际关系分为:哺乳关系、权威关系、兄弟关系和恋爱关系,我们从出生后到离世,和周围的关系都无外乎以上四种关系,无论在求学阶段还是在职场中,我们和周围的老师、同学、上司、同事的关系,都逃不脱这四种关系。

归属关系分为:家族归属关系、兄弟归属关系、夫妻归属关系、意识形态归属,我们除了和人建立关系,还需要在一定的归属里占有一席之地,才让我们的存在感更具象,更真切。哪怕对于有收藏癖好的弗洛伊德来说,在某种意义上,收藏品对于他来说,也是这四种归属关系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他称“一套再也无物可加的藏品准确来说已经死去。”这是对存在感最紧迫的需求,无法允许死亡的到来,他每周三都会卖家报到,不断往收藏品加入新成员,以确保他和他的收藏品一直都存在。

当人们遭遇不幸受到严重伤害时,他/她在人际关系和归属关系中出现了严重问题,人们无法接受感知不到存在感的现状,便会去其他地方用其他方式去寻求:用自残的方式,或是毁灭的方式。想要感知存在感时,却感知不到,那如同在经历暗夜,且是杳无尽头的暗夜。若要证明我们还活着,我们依然在,必须要做些什么。世界上有好多艺术家、作家等经历过那种遭遇,之后投入到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将痛用另一种形式展现出来,并公之于众,这是一种疗愈。还有人采取了惩罚自己的方式,用伤害自己身体的方式,让疼痛和受到别人关注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尚且存在。

而采用第二种方式的人,在寻求存在感的同时深深伤害了别人,如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扼死了自己的妻子,他的箴言是:“我毁灭,因而我存在。”他的存在感的丧失是从出生便开始的,他的出生从来没有得到过正面认可,只是作为母亲心爱的人的名字的替身,仿佛注定了他日后的悲剧。

由存在感丧失而带来的抑郁、羞耻、屈辱、过激等行为,让我们不得不想解决途径,去寻求医学的帮助,但在这里,罗伯特•纳伯格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医学上的不足和偏差,贬斥医学界在没有确切依据的前提下将精神出现的症状划分为某一种疾病是一种不责任的表现。罗伯特•纳伯格提出,存在感丧失是因由一定的环境和经历造成,积极干预和引导会带来治愈,这给了人们以信心,并给医学界以启发和警示。

存在感,是人类毕生追求的感觉,愿我们积极建构自己的存在感,也充满爱心维护他人的存在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存在感——解读人最私密最脆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