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不多不少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可时间又是不公平的,相同的时间,一些人已经达到人生的另一种高度,过上了大部分人梦想的生活,而一些人还在生活的底层苦苦挣扎,梦想对他们来说是件遥远的事情。

尤其是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我们被各种铺天盖地的信息争先恐后地分割着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把时间花在哪些事情上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01.把时间花在长半衰期的事情上

我在《精进》这本书中学到一个“半衰期”的概念。它可以成为衡量一件事是否值得做的依据。

先来解释下半衰期这个概念。

半衰期最早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指放射性元素中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半衰期越短,衰变得越快;半衰期越长,衰变得越慢。不同元素的半衰期差别非常大,短的不到0.01秒,长的可达几亿年。

这个概念也可用于判断一件事我们该不该做。

生活中我们常常只关注一件事的发生时带给我们的即刻好处,而忽略了这个好处是否可以持续下去,产生长期效果。

比如很多人沉浸在短视频和综艺节目的快感里,当下的自我是愉悦的,让我们暂时忘掉生活中的不快。可是这些快感会随着它们的结束而立马消失,一种失落感还会油然而生。

这就导致我们陷入一个短半衰期的沙坑之中,我们总是一次次地把沙子抓起来,但刚获得一点快感,沙子就已从指尖滑下,我们不得不重新来过。

即便这个过程重复再多次,我们还是得到相同的结果。于是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一天,每一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生活的样子还是如此一点没变,可是我们的时间一去不复返。

长半衰期事件就不一样了,它的效益可以累积和增加。即使每一次事件的可见效益微乎其微,但只要它的半衰期足够长,这个效益就可以传递下去,成为奠定未来成功的一块小小的基石。

我关注的一些牛人,他们都有阅读定投的习惯,每天进行阅读一小时或半小时的时间定投,长期积累下来他们阅读了大量的书籍。

通过这些书籍他们一部分人研发了自己的阅读课程,带领大家阅读;一部分人因为写作能力的提高,开设了个人写作课;还有一部分因为阅读链接到更多的人脉资源,让自己的朋友圈大换血;更有甚者阅读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幸福感,因为他们掌握了亲密关系、人际交往的内在方法。

每天阅读1小时是件长半衰期的事情,短期内可能看不到什么效益,大部分人没有坚持下来,而那些坚持下来的人都收获了这件事带来的复利效益。

02.利用“时间之尺”识别信息噪音

随着互联网逐渐主宰我们的生活,微博、朋友圈、知乎、头条等等,各种平台的信息我们看也看不过来,人们的阅读越来越碎片化。

这种碎片化、无价值的信息实际上构成了一种“信息噪音”,干扰了我们对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的判断。

如何从泛滥的噪音中分辨出哪些是有价值的信息呢?可以从时间的尺度去评价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从“即时兴奋”的信息模式切换到追求“长久受益”的信息模式。

比如阅读经典作品,把目光投向那些被“时间之尺”筛选过的经典作品上。经典作品是那些具有超长半衰期的作品,经典的价值在于你总会从中找到新的东西,怎么读都读不尽。

我曾经读《百年孤独》这部小说时,感觉是一部错综复杂的爱情故事,一点也没读出它的文学价值在哪里。

30岁再次阅读这本书,才发现马尔克斯的这部小说讲的是权力和爱情对人的改变,家族七代人的命运,始终没有摆脱这两个主题,这又何尝不是人性对权力和爱情的回应呢?

同一部经典,不同的人生阶段品读出来的味道是不一样的。

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不可能完全避免它们的干扰,毕竟我们还需要利用这些平台社交和短暂的放松,只是它不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重心。

手机这个东西太容易上瘾了,能少碰就少碰,如果使用时间统计app,会发现我们一天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简直让人吃惊,我们一直抱怨没时间,殊不知掉进了互联网最大的时间黑洞。

03.如何拥有持续不断的行动力

为了合理利用时间,我们通常会通过书籍和课程来学习时间管理,它教我们如何设定目标,如何把任务分解,如何区分重要和紧急,如何制定清单分配时间……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作用。

但侯世达定律指出,实际做事花费的时间总是比预期的要长。

我们无法预估未来发生的意外事件,当意外打断我们的计划时,我们又会陷入自责中,而这种自责本身也在耗费着时间。

比如我们制定了一个关于阅读的目标,一周一本书,一年将近50本书的目标。

坚持第一周的时候感觉还好,第二周发现选的这本书怎么也读不下去。这时候我们遇到了实际的阻碍,而此时的替代活动变成了,看会儿视频、刷会儿手机,借此逃避阻碍。

如何解决这种目标与现实的冲突,拥有持续不断的行动力呢?

1、摆脱完美心态

很多人都抱有一种完美心态,一次打卡的中断、阅读计划的打乱,就会让自己驻足不前,因为不再完美。

我曾经在某本书里看到一个观点,只要我们整体的趋势是在进步的,从长远来看一次两次的未打卡或者未完成都是无关紧要的。如果因为一两次的不完美而放弃进步实在是可惜。

所以我们的目标如果哪一天完成的不是那么好,也没关系,不要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只要我们一直向着目标前进就是好的。

2、加大替代活动的难度

戒掉一个习惯和养成一个习惯都很难,遇到阻碍时我们很容易找到替代方案以此来逃避。

我是一个自控力特别差的人,一拿起书来看就犯困看不下去,通常这时候我会不自觉地拿起手机,刷会儿朋友圈、刷会儿微博,看不下书的焦虑感瞬间被各种热门信息掩盖。

为了杜绝自己这种习惯,我采用了比较狠的一刀切手段,把那些容易影响我,消耗我时间的app统统卸载了。

你肯定会说,卸载了不还是可以重新下载嘛。

是的,我确实重新下载过,那些心里痒痒不看不行的app,可是奇迹也在这种不断卸载和安装的过程发生了变化。

因为卸载安装重新登录账号是一件麻烦的事情,逃避困难的便利性大大减少,久而久之因为嫌麻烦我真的懒得再看那些东西了。

建议想要变好的你也试试,亲测可用的方法。

3、想象低谷事件

一个人成长最快的时候往往是低谷时期。

在阅读了一些书以后,我发现一个牛人成长规律,他们都有一个顿悟时刻,而这个时刻往往发生在他们的低谷期。

在《人生效率手册》这本书中,作者张萌讲到初中时代的她是个学渣,有一次课堂上老师对同学们说北京申奥成功了,到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时候,他们正好上大学。张萌听到这个消息说,自己要做一个名奥运会志愿者。

老师当场做了一次调查,问全班多少人相信张萌能够成为奥运会志愿者。结果全班只有张萌自己举手,在场的所有同学都不相信。

正是那次被老师和全班打击的事件,刺激了张萌,从此开始了转变。天刚亮就起床,深夜还在挑灯夜读,狂补落下的功课,经过多年努力完成了年少时的梦想,还当上了火炬手。

每当我想要懈怠时,我就想象自己的低谷事件,那些对我的怀疑,不信任的话语让我不好意再懒散下去。

4、想象美好事件

如果你的人生很顺遂,没有低谷事件,那就想象与之相反的美好事件。

想象那些你想要拥有,暂时又无法获得的东西。

例如把拥有一套大房子,这套房子小孩有自己的卧室和玩具房,大人有自己的卧室和书房,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想象一下,在这座大房子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是件多么美好的事啊。

尽可能想象那些美好的事物,对比看看自己的差距,然后继续努力学习。

归根结底所有的方法都是为了让我们获得学习的驱动力,在动力的驱使下,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很多牛人他们是自我驱动的,不需要任何方法,他们有着想要变得更好的强烈愿望,甚至自带一种使命感。

我们一般人或许没有那么强烈的渴望,所以需要一些方法去唤醒自己,随时打满奋斗的鸡血。

写在最后

现在的我每天抽时间阅读写作,我把所有的个人时间用来学习,虽然目前还未成为一个有“结果”的人,但我感觉到自己的变化。

看问题更加深刻,不会轻易被他人的观点左右。

举个例子,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郑爽事件,我看到很多吃瓜群众,对她的指责,站在道德至高点对她的批评。

而我看到的是她的悲哀以及造成这种结果的背后的原因。她有一对把个人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的父母,就像她妈妈说的一句话,“我培养她就是为了让她实现我的梦想。”

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父母不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也许一时半会儿看不出弊端,时间久了自然会显现。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很多兴趣班还有网课,但是不是孩子内心喜欢的好像没有重视起来。

《无声告白》这本小说讲述了一个小女孩不堪母亲的重压,跳河自杀的故事。

平时她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每年生日礼物都会收到父母送给自己的书,她总是假装很开心的收下,不想看到父母失望的表情,总是强压内心的真实想法,直到再也承受不住,选择了极端行为。

这部小说只为告诉我们一句话: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

而小说往往是真实事件的缩影,通过一件件真实的案例让我越来越清楚的知道,我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她小时候需要依附父母长大,但当她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能做的是给与尊重而不是控制她改变她。

这些都是读书带给我的思考,不断的完善我不成熟的三观,让我逐渐成为一个思想健全的人。

找一件长半衰期的爱好或者事情,坚持做下去吧,把那些闲暇时光尽可能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正所谓时间花在哪儿,结果看得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