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有关吃的话题层出不穷。
好比北宋的美食代言人苏轼,不仅好吃、善吃、精于吃,还写下了许多关于吃的诗词。
纵观苏轼跌宕起伏的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但乐天派的性格,让他总能化悲愤为美食,用“吃”来抒怀壮志难酬的失意。
因此,苏轼创造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美食:东坡肘子、东坡肉、东坡酥、东坡豆腐等等。为了炮制美食,苏轼对于食材、制作方法都颇为考究。
例如,苏轼被贬黜到黄州时所创作的《猪肉颂》:
“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首词主要描述了苏轼烹制东坡肉的过程。其实,真正品味的,是他达观自在的人生境界。就是这种处世哲学,令苏轼无论贬至何处,都能成为一个泰然自若的“不倒翁”。
因为爱吃,苏轼以“老饕”自嘲, 并写下了《老饕赋》。他也曾“自笑平生为口忙”, 戏谑地宣称“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细细品味,我们也许会被苏轼的幽默逗得捧腹大笑。就连林语堂也戏称苏轼为“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然而,穿越千年,香港也有一位如苏轼一般好吃、幽默的乐天派“老饕”:蔡澜。
在其新作《吃出仪式,活出欢喜》一书中,如此解读“老饕”一词——成为一个老饕,要有尝试各种口味的勇气和好奇心;吃过,才有资格说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但这一切都取决于遗传基因,有些人对吃没有兴趣,饱腹就是,这是天生的。
蔡澜与金庸、黄沾、倪匡齐名“香港四大才子”,人称“吃货”“食神”“才子顽童”;身兼主流节目顾问,万千网友之友;横跨美食、写作、电影、书法、绘画等多个领域。
本书为美食之书,更是写给焦虑者的生活哲学指南。全书分五缉,精选了蔡澜论美食、品人生的散文名篇,通过对美食、“吃大有学问”的描述和解读,引申出别样的世貌风情和人生百态。
那么,一起翻开书,看看蔡澜是如何妙谈:天下食物之美,吃有大学问,以及美食之于人生的重要性。
一、“好吃”源于基因,“吃”是一门学问
我们平时在餐厅吃饭,为什么都会选择自己爱吃的菜下单。
蔡澜说,是源于基因。这一点,毋庸置疑。
美国塔夫茨大学人类营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者发现,人体内有一种名为APOA2的基因,其中的某一个位置存在差异,导致不同的人,对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有着不同的偏好。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选择自己爱吃的东西时,就如同本能反应一样。
因此,蔡澜分析道:如果遗传基因决定了他们对吃没有什么兴趣,那一切食物就只图个果腹之用;而好吃之人,基本上都有一颗什么都想试试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会慢慢造就出一个懂得欣赏美食的人。
由此可见,吃,的确是一种学问。
就好比一个爱读书的人,除了读国内的各种经典,也会读世界上其它国家的经典一样。
而苏轼关于吃的学问,在《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中如此说:“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一杯好茶伴春蔬,这种清淡的欢愉,何尝不是人间最美的滋味。由此证明,苏轼之于吃的学问,境界之高,可见一斑。
而蔡澜,则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吃的学问——由古至今,人类因自身对食物的好恶,形成了各具特色“吃的文化”,且代代传递,更迭创新。
因此,“吃的文化”,与人类如影随形。甚至,人们还把它当作一种交友工具。
比如,和宁波人谈蟹糊、黄泥螺、臭冬瓜,他们会大为兴奋;和海外的香港人讲云吞面,他们一定会告诉你哪个档最好吃;和台湾人聊蚵仔面线、卤肉饭、贡丸,他们会侃侃而言;和西班牙人提及火腿,他们会用手指放在唇边深吻一下,大声叫“mmmmm”; 和顺德人说起美食,他们会说妈妈做的鱼皮饺天下最好……
最后发现,但凡与不同的朋友聊有关吃的话题,他们会让你“尝”遍天下美食。
但蔡澜却幽默地提醒你,“尝”了这么多美食,该喝一杯叫“敬畏之心”的酒醒醒脑——赶紧打开地图,看看世界之大,物产丰富,美食之多,纵使你活个三生三世,也无法尝尽。
二、“浅尝”才是打开美食和人生的正确姿势
如今的蔡澜,已年过八旬。见过的人,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事,吃过的东西,多之又多。对食物的理解很深刻,且与众不同。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人生在世,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有一颗敬畏的心;为人处事如此,吃的食物也是如此。
就好比,小朋友单刀直入地问他关于吃的话题一样:
“我发现你原来是吃得不多的,你的许多朋友也说,蔡澜这个人不吃东西的,这是不是因为你已经吃厌了,人也老了?”
对此,蔡澜老实地答道:“老不是一种罪,我承认我是老了,有一天,你也会经历这个阶段。至于是不是吃厌,好的东西怎么会吃厌呢?当今好的东西少了,我就少吃一点。”
这个回答是不是让人觉得很意外?人人皆知,世界之大,好东西何其之多。所以小朋友继续追问:“照样很多呀,有瓜果蔬菜,有猪肉鸡肉,有石斑也有苏眉,怎么说少了呢?”
那么,蔡澜又如何回答?
“有其形,无其味,你们吃的鱼多数是养殖的,肉类的脂肪也愈减愈少,蔬菜更是经基因改造,弄得没有味道。人类出于贪婪,拼命促生,有些还加了很多农药,又为了养殖失去颜色,不管人家死活,加苏丹红等色素,不好吃不要紧,吃出毛病来可不是开玩笑的。”
对呀,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事例了。那如何是好?我们是不是都迫切地想知道答案?
蔡澜轻描淡写地告诉我们一个深奥的道理:“一切浅尝。”
何谓“一切浅尝”?难道是叫我们在美食当前,只是浅尝作罢?
蔡澜答曰:
一是从吃最好的开始,也就是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少吃养殖的食物。
二是实在吃不到野生的,就吃几小口,尽量用汤汁浇饭,也不失为美食。
三是少吃垃圾食品,煎炸的东西分好坏,少吃包着一层厚粉、吸满油的东西,吃多了会发胖;四是宁愿浅尝,也好过用一种东西塞满你的胃,对食物绝对要花心。
此处所说的“花心”,是指对食物要保持好奇心。也就是蔡澜提倡的“什么都好,什么都不必狂吞,多吃几样”的理念。
因为,蔡澜一再强调:试过了,才有可能打开新世界的窗户,才有资格说喜欢或不喜欢;“从来不碰,是为无知”。
以此提醒年轻人——求知,与此道理如出一辙。
三、吃,能够观照世间百态
别以为蔡澜借“浅尝”之道理,提醒后生晚辈,就会继续一本正经地说有关“吃的学问”。
如果真是如此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你要知道,蔡澜的骨子里装满了诙谐和幽默,自称“老不正经”。
所以,他很“蔡式”、很幽默、诙谐地声明:“此篇东西,只是道听途说,毫无科学根据,只是游戏文章,不可当真。”
接着又道,靠多年来的观察,得出一个结论——吃米的民族,比吃麦的矮小。
那么,此结论有何例证?
蔡澜用自身经验举例:山东女性移民到韩国之后,比香港女性显高大;从前的日本人身材矮小,二战后学校补给了面包类食物,身材因此高大了起来;华人移民到美国、加拿大的后代,身材会变得更加高大;印尼家政助理,以米饭为主食,高大的并不多;菲律宾人的饮食掺杂了面食,他们的身高才不至于那么矮等等。
可是,蔡澜却用蔡式幽默把问题全部推给我们——这一切并没有科学依据,因为临床实验需要庞大的资金,谁会有那么多闲工夫去统计?因为,人们连在小白鼠身上做实验都不肯,只能靠观察而已。
因此,从书中提炼出几个蔡澜亲身体验和观察的例子;用他的话来说,仅供娱乐:
例一,除了食物,身高还与运动有关系,但可能只是个例。
为此,蔡澜举了自己作例子:他的父母兄弟和姐姐都不是很高,可是,青春期的他看了埃丝特·威廉斯的游泳电影,爱上了她;但因家人笑他矮,娶不到她做老婆,所以他每天都做跳跃动作,结果在十三岁那年,发现自己月均长高一英寸。
由此可知,蔡澜真是骨子里的“乐天派”。
例二,食物的粗糙程度,与身高数据大有关系。
以欧洲人为例,法国女人很娇小,是因这个民族懂得吃;而那些高头大马的女人,是没有法国人吃的那么精致。尤以美国女子为甚,主要由汉堡包、炸鸡腿造成的。垃圾食物能令人高大,只可惜太穷的国家依然吃不起。
例三,这是一个没有科学依据,与身高无关,但非胡说的亲身经历。
蔡澜小时候,有一个爱好文学的日本军医,经常来到他家与父亲交谈;此军医一生研究皮肤组织,来到南洋后,发现女子都爱白,于是研究出一种药丸。由于无人给他做实验,就把药丸包上糖衣当成瑞士糖给蔡澜吃了。
神奇的是,蔡澜一生无论如何日晒,皮肤从未变黑过,顶多是变红脱皮而已。可惜这位军医回日本后,再无音信,令这件造福南洋女子的妙事,成为一桩憾事。
由此可见——吃,可观照世间百态,妙不可言!
四、结语
《吃出仪式,活出欢喜》所描述的主题由小及大,其中凝聚了蔡澜从原生家庭,到游历世界各地,一生所经历的体会与感悟。
本书以独特的蔡式生活美学,告诉我们:“烟火人间,吃为大焉”。天下美食,各有其美,“浅尝”才是哲理人生。
吃,学问之大,妙不可言。但最妙的,永远是萦绕心头,妈妈的味道。
所以,吃出境界,活出欢喜,人间至味是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