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活有余罪”不如“自我救赎”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小径。

                                                                                                      ——楔子



01

有泪可流的人才有药可救

好书总和悲伤的故事有关。

童年的阿米尔因为懦弱和嫉妒,深深地伤害了小伙伴哈桑。

在成年以后,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

为了赎罪,他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拯救了哈桑的遗孤,也拯救了他自己的灵魂。



其实,对于父爱的渴望和面对恶势力时的自保并不能单纯的归为人性之恶。

小阿米尔只是表现出了最真实的人性。

通常来讲,人性中最恶的一面总会在面临选择的重要关头涌上我们的心头,就像是在空中摇摆不定的风筝。

只要对过错还有悔恨之情,这个人就不是无药可救。

就像古龙小说《多情剑客无情剑》中,李寻欢曾说:“我一向总认为一个人若还有泪可流,就不该死。”

人之所以是人,之所以最后会选择一条舍己的艰难之路,就是因为还有良知存在。

所以才会有阿米尔踏上救赎之路的旅程。

那不仅仅是追溯过往,也不单单是自我救赎,更有着对曾经故人的深深缅怀和对自己过错的深刻自责。



02

当罪行导致善行,就是最大的救赎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年幼的时候做过一些让自己今后感到羞愧的事。

这些事可能如影子一般伴随自己一生,让你只能低着头去看它。

可是时光不会掉头,自己尽力的弥补,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拯救呢?



只有懦夫和呆子才会永远为“昨天”的事而流泪。

在面对曾经错误的时候,心里的愧疚和折磨已经使阿米尔被心灵的拷问折磨了26年。

他回国救出哈桑的儿子索拉博的实质性赎罪行为,更是对过往作出了极大的弥补。

因此,阿米尔的惩罚和善行已足够弥补他的过错。

我想起《余罪:我的刑侦笔记》中:

中学生小武因受不了恶霸的不断欺辱而失手杀死了他。

在他出逃的十几年中,小武的父母尽心尽力的照顾这个受害者的父亲和遗孀,并资助教育恶霸的女儿以状元身份考上了大学。

从法理上讲,杀人犯法,毋庸置疑,受害人家属的态度再怎么恶劣都情有可原。

但是从情理上说,这个恶霸欺男霸女,打妻骂父,实在是死有余辜。

小武的父母多年来,用他们的诚心和善行替儿子赎罪,最终得到了受害者家属的谅解。

所以作者胡塞尼才会写道:“当一个人的罪行能导致善行的时候,那就是最大的救赎。”

那些曾经我们难以面对的错误和罪责,

只要能够战胜自己、正视过往并自我救赎,就可以让人生焕然一新,摆脱心灵的桎梏。



03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风筝



风筝是一种隐喻和象征。

它象征着心灵的牵绊和煎熬,也象征着对“走到好人路上”的期盼。

心灵救赎的过程或许很痛苦也很漫长,

但这却可以让灵魂重新回归平静,使生命不再有阴影。

与其终日忏悔,郁郁寡欢,还不如去为解脱,为救赎而努力行动。

每只风筝终会有落下的那一天,只要找到正确的方向,风筝总会被我们追到。

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个风筝,不论它对我们意味着什么,都应该勇敢地去追。

当云开雾散,终会有一缕明亮的光线穿透阴霾重重的天空,照在麦田中,照在大路上,

那熙熙攘攘的人群,就像数年前追风筝比赛的时候,在追到风筝的那一刻,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追风筝的人》“活有余罪”不如“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