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初一女儿早恋,这个妈妈的做法太赞了

文/茉莉

发现女儿“早恋”这件事,是从她Q上发现的蛛丝马迹。其实不是有意偷窥,只是她的Q挂在我的手机上,有时候有信息了,会自动弹跳出来。

看着那些赤裸裸热辣辣的表白,做妈的怎么也淡定不了,于是,经常旁敲侧击的打探一些消息,时间长了,女儿就警觉起来:“妈妈,你是不是偷看了我的聊天记录?”眼看无法抵赖,只好开诚布公:“你是不是在班上有了喜欢的男生?”女儿倒也出奇的平静,一五一十的全部招供,看着她冷静的语气和神态,我倒像个做错了的孩子,手足无措起来。

** 阻力越大,反弹力也越大**

女儿今年才刚刚上初一,而且才刚刚开学不到半学期,难道就这样眼看着她陷入“早恋”的泥潭,不可自拔,荒废了学业,毁了美好的前程?我的心里不仅莫名惶恐起来,是立即制止,还是合理引导?

于是立即上网查找资料,知道青春期的孩子由于身体发育,对异性怦然心动,互相爱慕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应。难道正常的就是合理的?就任其发展?如果干预又如何来干预?一切都是一团乱麻。

image

这时候,一则新闻引起了我的关注:

一个大连的15岁女生和一个上海的17岁男生通过网络相识相恋,女生的成绩因此一落千丈,父亲为了阻止女儿的恋情,没收了孩子的手机,给家里断了网,本以为孩子会有所收敛,但孩子借用同学的手机继续和男生保持联系,并且越发密切,还逃课去接从上海飞来的男生。为了挑衅父母的权威,两个孩子用502胶水把手粘在一起,并称要永远在一起。女孩的父亲压抑不住心里的怒火,家庭战争就此爆发,男孩最终报警。

原来,男孩在上海一所高中读书,学习成绩优异,曾以复旦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恋情遭到父母极力阻拦后患上了重度抑郁症休学在家。

看完这则新闻,我知道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横加阻拦只会适得其反,只有合理引导才是解决问题之道。于是咨询了当初中班主任多年的同学,同学说,孩子们之间发生的这些事,很正常,不必大惊小怪,更不要过于敏感,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多加关注,并进行适当引导。

知此知彼,才能对症下药

女儿性格活泼,诚实善良,又画得一手漂亮的好画,从小学时,身边就不乏忠实的追随者。由于亲子关系良好,每次有同学向她“表白”之类的事,她都乐于和我分享,比如哪个男生性格如何,哪个男生人品如何,她往往能从一件很小的事情发现一个人身上的优缺点,记得有一次她过生日,当所有的人吃完都去玩时,有个男生默默帮大家收拾好所有垃圾并扔进垃圾桶,女儿总结说:这个人待人宽厚,学习也非常好,属于闷骚型的,但是只适合做最好的铁哥们,因为她不喜欢他过于沉稳的性格,感觉在一起有些沉闷。

每次她和我说起这些事,我都因势利导她:被人喜欢是一件幸福的事,但是如果不喜欢人家,也要用一种委婉的方式去拒绝,不要因此伤了男生的自尊心,防止过激事件的发生。因为大家都处于学生阶段,不要因此而影响了学习。通过对她的了解,我知道了她的交友规则和恋爱观,也对她的为人处事有了更多的信心。

有一次,她说起班里喜欢的那个男生,我故意问她,喜欢那个男生哪个方面?她想了一会回答说:“他性格活泼,每次课间和课后我们在一起玩得非常开心。而且他非常乐于助人,每次同学有了困难,他都积极去帮忙。他品行好,在班里从不欺负女生,不说脏话。”看着我欲言又止的样子,女儿立即说:“妈妈,我知道你要说啥,你放心,我们不会影响学习的,他数学好,可以帮我解答难题,我英语好,也可以辅导他,我们约好了要共同努力,一起考进高中本部,到时候我们又可以在一起愉快的玩耍啦”听完她的话,我悬着的心终于放松下来。

为了了解孩子的心理动向,加强联动沟通,于是,我加了那个男生妈妈的微信,对方是个非常开明的家长,孩子的事她也知道,觉得没必要横加干涉,只是觉得他们在Q上聊天的时间过晚,怕影响休息,我和女儿说了,她答应在十点以后不再聊天。

创造机会,给孩子最大的信任和空间

后来,女儿对我说,因为在学校怕同学起哄,所以没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她想让那个男生放学后来家里写作业,这样也节省了网上问作业的时间,我和那个男生的妈妈沟通后也同意了他们的做法。每次当男生的爸爸妈妈上晚班不在家的时候,他就来我们家吃饭写作业,等父母下班后再接他回家。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男生沉稳大方,也很有礼貌,只是英语背记太少,导致成绩不理想。于是,我和男生的妈妈“串通”好,让女儿监督他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背课文,记单词,男生果然对此言听计从。

当我说起同意女儿喜欢的男生来家里一起写作业时,有的家长简直目瞪口呆,难以置信:“你这不是助纣为虐吗?”

制定规则,有限交往

任何事情都有底线,对女儿和异性的交往,我们虽然没有横加干涉,但并不代表无限制的纵容。

还在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告诉她,我们支持她和男生之间的正常交往,但是反对过于亲密的交往,女儿不解,什么是过于亲密的交往?我告诉她,正常合理的交往,就是可以聊天,玩耍,但是拥抱、接吻、同居这样的事是严格禁止的,女孩子出于安全的考虑,和男生聚会时,不能饮酒抽烟,更不能去宾馆、对方住处等自己无法掌控的环境。

现代社会,女孩子受到的伤害更大,所以**要从小教导孩子两性相处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即使不喜欢对方,也不要用语言刺激对方,以免发生过激事件,给自己带来伤害。 **

给予时间,静待花落

初二暑假快开学的时候,女儿很正式的对我说:“妈妈,我已经想好了,开学后要沉迷学习,不和X同学继续玩了,我在网上给他说了,他也同意。”然后列举了一些不交往的原因,原来,受好朋友的影响,女儿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加明晰的规划:高中上某校美术班,然后将来考取北京的美术类院校。

这样的结果其实也在我的预料之中,只是时间比预期的提前了很多。我很欣喜,她能在即将开始的紧张的学习之前自觉中止了事件的发展,我也暗自窃喜,当初没有横加阻拦的理智。

image

恋爱也是人生的必修课,和所有其他的学习一样,孩子需要时间去认识自己,也认识对方。只有在自由的、民主的,不受任何干扰的环境中,他们才会对事件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即使是一段不成熟的感情,也是他们自己人生当中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早恋”,并非洪水猛兽

何谓“早恋”?早恋是指青春期的恋爱,是在中国特色教育背景下的特定称呼,尤其是应试教育的功利化目标成为阻碍中学生恋爱的最大障碍,由于面临着巨大的中考和高考压力,大家一致认为,中学生恋爱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是不务正业,于是家长和学校联合起来对处于恋爱中的孩子穷追猛打,使得“初恋”这朵纯洁的不带任何功利和杂质的情感戛然而止,成为一段不堪回首的噩梦。

谈恋爱影响学习,这是学校和家长反对早恋最直接的理由。奇怪的是,并没有人真正统计过,究竟是家长反对孩子早恋因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还是早恋本身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成绩?早恋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其实是很难确定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宽容下获得正确的引导。

断绝孩子尝试的空间,代价是,让长大成人后的他们,对待恋爱和婚姻往往不知所措。没有恋爱的自由,就没有婚姻的理性。学生时代,任何一点“早恋”的苗头,都可以让父母草木皆兵,严防死控,等到孩子成年后,又到处替孩子相亲,逼嫁,逼婚,搞得家里鸡犬不宁。

其实,青春期的孩子“早恋”,是孩子体验“恋爱”,学习与异性交往的开始,他们往往由于经验不足,会面临更多的茫然和困难,如果给予孩子尊重和指导,远比粗暴制止或放任不管更有效。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与异性交往,让孩子在正常的交往中完善自身,学会选择和承担责任,学会自我保护,这才是我们对待“早恋更可取的态度”。

图片来源: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发现初一女儿早恋,这个妈妈的做法太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