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做教师这几年,避免不了和家长沟通,曾有一年带过小学一年级新生班,开学不足一周,在我还没全部记住班上学生的名字的时候,就有家长就找到我说:
郭老师,我们家孩子上课总是听讲不认真,爱做小动作,学习习惯不太好,请您多关注。
郭老师,我家孩子从小就注意力不集中,您安排座位的时候能否让他往前坐坐,万一上课跑神了,可以及时提醒他。
...
我其实特别理解这些家长:他们非常关心自己孩子的成长,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在幼儿园或是兴趣班阶段,就发现了孩子学习中出现的所谓“问题”,然后用自己能想到的办法试图“防患于未然”。
殊不知,这些焦虑的家长做的事恰恰是把“问题”牢牢的贴在了孩子的身上。
6、7岁的孩子,还未真正开始求学之旅,于他们而言,学校、课堂、老师、同学都是新鲜的存在,在崭新的环境里,正是一展拳脚的时候。而“猪队友”家长不合时宜的关切,迫不及待找到老师表明自己孩子有“问题”,这让老师怎么想?怎么做?
有经验的老师可能会微微一笑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并不会给与这些孩子过多关注,让孩子自由表现;
但如果是刚走上讲台的老师呢?听到家长这样说,可能真的会对孩子采取“严阵以待”的态度,继而会有意无意的带上有色眼镜看待这个孩子,心理学上讲自证预言,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人坚信什么,然后会不自觉的按照自己坚信的理念去做事,最终使得自己坚信的事情发生。
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就形成了统一战线,携起手来把一个好孩子逼成“问题孩子”。
2
其实我们可以看看这些所谓“问题”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A注意力不集中
认知心理学相关的研究早就表明:7-10岁孩子的连续注意力集中只有20分钟,而一节课通常是40到45分钟,所以,盲目的要求孩子在课堂上时时刻刻都保持注意力集中本身就是反常识的,另外,这个年龄的孩子自制力也比较差,特别容易从老师讲课内容,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上去。
这样看,“注意力不集中”是反而是正常现象。
B做小动作;说话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学习模式。有些很有经验的老师,根本不会要求自己班里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采用整齐划一的姿势,他们会允许孩子用手去摸索,会给那些跃跃欲试的孩子一些机会亲自探索。
根据生理认知差异,学习模式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视觉模式、听觉模式、动觉/触觉模式。顾名思义,视觉模式的孩子接受知识的方式偏向于看,听觉模式的孩子更侧重于听,而动觉模式就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实践来获取知识了。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做小动作,可能仅仅是孩子探索世界,认知外在的方式。
而其他诸如生活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在孩子年龄尚小的时候,家长都不必大惊小怪,如临大敌,不要过多的关注,适当的时候给予必要的引领和示范即可。
我家女儿橙有段时间挑食特别严重,甚至还“大言不惭”的向我夸口说:妈妈,我班琪琪是第一挑食,我是第二。
我有点担心,但没表现出来,装作好奇的问:哇,挑食也有排名啊?你这么厉害,都拿了第二名,老师给你奖励了没?
她睁大眼睛:妈妈,你搞错了吧!挑食怎么会有奖励呢?
我又是“大吃一惊”:那什么才有奖励?
光盘啊!
咦,那是为什么呢?
因为只有把自己盘子里的东西都吃光了,不仅不浪费粮食,还能长高高的个子!
我长舒了一口气:哦,是这样啊!妈妈记住了,以后妈妈吃饭一定要光盘!
3
当然以上并不是说,这些问题不是问题,也不是说,孩子不会出现问题。如果把孩子一生的成长比作河流汇入大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会遇到无数道“弯”,在他真正面临挑战的时候,家长如果能够给与足够的支持和爱,问题才能不是问题,孩子才能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那么,什么才是爱孩子的正确姿势呢?
首先是足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
作为父母,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孩子是非常有必要的。你得知道TA的性格爱好,认知特点,学习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问题出现的时候给予正确有效的指导。
如果你家孩子天性内向敏感,就不要非逼着他参加一些并不适合的活动,还美其名曰“锻炼”,请一定尊重孩子,尊重TA的与众不同。
然后是充分的相信自己的孩子。
朋友家有个非常活泼好动的男孩,据我了解,男孩在幼儿园已经表现很出色,每次有活动做主持的时候,都是落落大方,毫不怯场。
即便这样,朋友还是很担心:现在看着还不错,以后还能保持住吗?
当时我有些着急,就很不客气的告诉朋友:如果你不能充分的信任自己的孩子,那么他一定会往你担心的方向发展。
再有就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这一词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首创,最早用于心理咨询中,指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积极面和阳光面给予有选择的关注,以促使来访者发生积极变化。
如果父母能够在儿童早期真正的提供抱持性的环境,给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孩子会更早的形成自我认同,自我价值感和自尊水平都会得到提升,孩子一生的发展都会受益无穷。
4
回到题目,那些所谓的“问题孩子”,问题来自于父母和老师的不恰当关注。
其实在我看来,如果真的想要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就请永远呵护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