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庆十一,一个在庆诺奖

2001年,日本政府定了一个“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的口号,这样的宣言,在当年不啻为一个笑柄,几乎没有人当真,说风凉话的人则更多,就连我们一向自称公正客观的新H社也认为日本人狂妄自大。

如今18年过去了,日本已经拿到了整整18个诺奖,时间还没过半,任务已经过半了。当年那些说风凉话的人恐怕再也不敢嘲笑这个小日本了。

说实话,美国拿到的诺贝尔奖要比日本多多了,我们从来不表露出嫉妒,德国拿的也不少,我们也不说风凉话,唯独对我们这个小邻居耿耿于怀、醋意浓浓。

在我们眼里,好像日本就不可能成为我们的对手,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不是频繁的地震就是日本民众抗议政府的游行。一个沉没了二十年的国家,就只能是继续沉没下去,直到完全沉没。

一向低调和彬彬有礼的日本人,并不在乎别人的议论,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在被别人嘲笑为“没落的发达国家”后依然没有慌乱,这么多年过去了,人们终于发现,所谓日本经济失去的27年,一定意义上,也是他们科技创新的27年。

自从我们超越日本成为世界老二后,日本反而安稳了,着急的反而是我们,抢着挣钱,抢着发财,连在路口等一个红灯都不耐烦,生怕晚了一步就丢了一个红包。

做学问要有耐心,可浮躁的中国人可以像山寨日本的电子产品那样进行学术造假,也不愿意静下心来搞点学问,我们所有的精力都在争分夺秒地让自己快富起来,就像那个美女明星,已经那么有钱了,还要偷税漏税去弄钱。

我们的博士数量全球第一,我们的专利数量全球领先,我们每年花掉的科研经费也是天文数字,但我们还是被日本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过去,日本想用武力征服我们,没有成功,如今它的科技让我们望尘莫及。

日元钞票上印的人物,没有一位是将军,没有一位是天皇,全部是在教育,科学,文化界为日本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他们以这种方法在无形中告诉日本民众,应以学者为荣耀,崇尚和尊重科学。

做学问不仅需要耐心和甘于寂寞,更需要有突破禁区的胆略和批评与质疑的勇气。而这恰恰是我们缺乏的。

日本不讲解放思想,更没有统一的思想,他们只是想怎么想就怎么想。他们对不同的观点和思想提出质疑没有妄议的恐惧,他们尊重批评,接受另类,欣赏差异。他们没有看齐意识,也不需要讲什么规矩,他们经常把安倍搞得很狼狈,在电视上向国民道歉。

岛国人为生存懂得了自由和博大的精髓,而有着广袤国土的大国却因为固步自封而思想僵化。日本能拍出电影《日本沉没》,而有些国家只会咏唱大国崛起。

悲情是日本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而传播正能量却是我们的主旋律。最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当我们做着中国梦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时,一片小小的芯片,让我们露出了皇帝的新衣。

一个国土面积上的小国,虽然做不了大国梦,但它对人类的贡献却超过了整天在做着大国梦的国家。国家不在于大小,而在于一种精神,一种广纳百川、自由开放和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一种知耻而后勇的拼搏精神。

日本人的谦虚举世公认,也从不叫喊厉害了我的国,他们习惯在唱衰中强大自己,在忧患中成熟自己,不能不说是一种更高的生存智慧。

所以,有人在庆十一时,他们在庆诺奖。他们有这个资格,他们有资格为自己骄傲。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在庆十一,一个在庆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