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读的几本书

     眼看又到年尾,年初定的“每周读三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的计划又泡汤了,这几乎才是第二篇认真写的读书随感。书每天有在看,却是不加思考的消遣式阅读,和出去打麻将、喝酒没有多大不同,不过是消磨时光而已。平时碎片化时间的阅读,比如上班间隙、地铁上,也会选择不那么深奥的随笔或者轻松的小说,最近读了三本钱佳楠的书。

    《有些未来,我想不去》是我随手在书架上碰到的一本书,因为看到作者是钱佳楠。关注钱佳楠,是因为《萌芽》,因为新概念作文大赛,读高中的时候正是新概念作文比赛的鼎盛期。钱佳楠和我年龄相仿,参加过新概念,考上复旦,后来在世外中学部任IB中文老师,后来去美国艾奥瓦作家工作坊学习,现在在那里教书。这些生活轨迹都是自己熟悉而向往的,所以读起她的文章,就更容易产生共鸣,也许还有一些窥探他人生活的恶趣味,好奇他人的生活与自己的经历有哪些不同。

       这是一本钱佳楠在美国艾奥瓦文学工作坊读书的三年里写下的书信集,收件人是“亲爱的人”,——一个虚拟的存在。里面记录的是钱佳楠对学习的困顿与成长,对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对写作的坚持,对爱情的向往与迷惑,……里面很多观点值得细细品味,并且让我产生共鸣。

       当然,年轻作者对生活经历的思考并不见得多深奥,这是一本并不复杂的书,但里面提到最多的事,就是读书与写作。这两件事,也是自己一直想做的。钱佳楠是个很努力的年轻作家,读过的书很多,里面提到很多作家和书名,我闻所未闻,像捡贝壳一样把这些书名记下来,也是一种读书乐趣。后来两天又找来了她的另一半随笔《文学经典怎么读》和中篇小说集《人只会老,不会死》,相比起小说,随笔更能看出作者的才思敏捷,读书颇丰。在《文学经典怎么读》中,作者从国际课程视角解读文学经典,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各个领域。

        印象深刻的是,钱佳楠说一位前辈“每天读书十小时”。当然我没有她那样的文学野心,因为我早已意识到自己是个普通的人,因为要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学习,还有自己的工作,我不会把太多精力放在虚无缥缈的“文学”上。现在的我只希望自己能够在人生的修行上有所突破,化解自身与生活无时不在的冲突,但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期待成为别人心中的称职妈妈,又希望保留自己的个性,经常很纠结,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所以,当我看到还有年轻的作者、有这样一群人在努力地读书、认真地写作,深于阅读,诚以创作,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思考,就让我觉得内心很振奋,想起自己曾经的自我期许。

你可能感兴趣的:(本周读的几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