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7.25 李庆读《钱德洪录1-7》有感:先生说良知清澈时,会不知觉地手舞足蹈,发自内心的感到内心欢喜。这一点,最近在无欲的状态想明白一些事情时,经常会自己笑出声。这种状态,无关钞票,无关车子,房子,无关家人,无关朋友,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和喜悦。这种喜悦时,无欲无求,而且这种时候在渐渐增多,所以在路上行走时,一个人开车时,经常脸上带着微笑。这是否是良知显现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相由心生吧,不过这种状态容易加速鱼尾纹,看,这就是私,我又不会笑了,哈哈哈哈。
2019.7.26 李庆读《钱德洪录8-13》有感:孟子认为,心之本体原是不动的,只为所行有不合义便动了。所以孟子不内心之动与不动,只是“集义”。
这句话让我想到自己,在平日有“动心”事,一般都是有不合“义”的欲望。例如,当我路上看到一个美女,会多看两眼,源于贪色;看到一辆漂亮的跑车,也会想要是我也有辆该多好,源于贪财;看到别人企业做的很好,受到尊敬,自己会羡慕,源于好名~贪色时,贪财时,好名时,我能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波动,也就是心跳比正常时候,会快几下,这一点过去从未发现,直到最近,学习事事觉持自己内心才发现,古人所说的“动心”是真是存在的。
当我们心跳从70/分,上升到75/分时,不妨仔细感受下,并自问,为什么?是否源于私,而不合“义”呢?如果现在饿了,给我们一个碗白米饭,我们会心动吗?应该不会,我们会狼吞虎咽的将它吃光,但心不会动。这也是天理与私欲间的区别。
那么何谓“义”?在我理解“义”就是心本来而纯粹的,符合天理的一种无欲状态。
2019.7.27 李庆读《钱德洪录14-20》有感:关于致良知的意思,即使跟随阳明先生学习多年的学生,也有诸多疑问,现在如果让我再去解释什么是致良知,我反而觉得解释再多也枉然,因为真正的圣贤智慧,一定不是辞章之学,而是从行动上下功夫,包括笃行班的《笃行计划表》这是真正监督我们,从学问思辨,进一步到行的过程。虽然自己对行,已经有了足够的重视,但真正落到实处时,发现人性中一些与生俱来的陋习秉性,依然会左右我们的日常。这时候,外力约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2019.7.29 李庆读《钱德洪录21-29》有感:阳明先生这部分与学生的问答,多源自四书五经,很多问题,没有前后文对照,所以理解起来也是颇为费劲。但许多问题,其思想,似乎都是相同的。圣贤智慧本就人人俱足,普通大众做不到,只因为未能意识到这一点,并去在学问思辨行上下功夫,所以聪明睿智的,往往是那些至圣至贤之人。
2019.7.30 李庆读《钱德洪录30--34》有感:
今天的章节,能为我们日常所用的实在太多了,分享几个点:
1,无聊的教条也好,华丽的辞藻也好,只要其文主旨不偏离天理与良知,都值得我们去学习与反思,可能趣味性,稍有不同,但无关紧要。就像我们听故事明白一个道理和听老学究分析明白一个道理,都是道理,获取途径不同,但道理一样,能为我们生活所用即可。
2,先生以“舜是世界上最不孝的儿子,鼓叟是世间最为慈爱的父亲”为例说明,若要人向善,需让人自己明白自己不善之处,此处,我的理解,说的似乎是“谦”,谦到致诚处,不仅自己言行会变,也会感染身边那些“傲”的人,也变得和自己一样。
3,若要教化他人,需从他人经历,学识方面去启发,帮他分析,而不是用自己过去对与“大道”固有的说法去说服。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良知俱足的是非标准,能做的就是不偏不倚的准从对方内心的想法,帮他分分析,让他自己思考。
4,对待恶人或认知与自己有一定差距的人,需要先努力做好自己去感化熏陶对方,而不是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所容,这样对方必然会因为无比羞耻而愤恨,结果会适得其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身上下功夫,看到别人的好,和自己的不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与身边的人和谐相处。
虽然每天学习圣贤,但在生活中,还是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究其根本,还是“我”的成分太多。无我利他,知易行难。知易行难,非真知。唯有更加努力,去学,思,最终在行上下功夫,才能让内心更加有爱,身边的人更幸福,自己也因此更圆满。
2019.7.31 李庆读《钱德洪录35-44》有感:越是进一步学习阳明心学,越能深切感受到老祖宗的智慧力量,简单汉字词汇,如:内外,阴阳,上下,中正,根叶,理解其精神要义,便能指导我们的一生,有幸更进一步理解其中奥义,再次令我欣喜若狂,如同今天顾客定制的一枚中大奖的蛋糕一样,我也有一种中大奖的狂喜。
最近背诵《心经》后,再读心学,道理似乎相通,所以理解更能联系实际。“儒释道”,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当我们愿意开始用心挖掘后,会发现其中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先生说,古人治理天下,需人心中正和平,原因在于我们的情感行为都是由心而发,只有内心保持中正和平,我们做事,及日常情绪情感才能做到不偏不倚,顺应天道与良知。因为良知与天道本就是不偏不倚的。
在这个修炼的过程中,别人指点开导和自己的理解与感悟相对比,自己从心上悟,最易于一通百通。让很多人向高人学习,只是学的他的方法和结果,而不是从自己的心上用功,所以极易把功夫做颠倒。
同时,因为自己的心中私欲太多,做事无法做到中正平和,经常出现“过或不及”所以才有“过犹不及”这一成语,做事过和不及,都是内心私欲萌动的外在表现。
以养育孩子为例,有家长对孩子关注不够,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关注,前者多是“养而不教”,后者多是“过分溺爱”,两者孩子感受虽不同,但对于家长来说,并无本质区别。有此种行为,多是父母私欲过重所致。前者忽略孩子关注自己,后者看起来爱孩子,但爱的自己的感受,均可归于私。
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对应的“色声香味触法”,皆源于“心”。心顺应于道,则外在映射,必然能中正和平。而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不仅是通向内心的路,更是我们的“道场”,处处是道场,事事皆修行。心若归于良知,每日“见闻觉知”,无比提醒着自己,正在修行中。
说来讲去,发现对于良知与道的阐释有些词穷,难怪佛家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所以,佛家讲故事,道家喻万物,儒家借史实,都是为了阐明一个简单而深邃的东西。这东西是什么?它什么都是,它又什么都不是。
2019.8.1 李庆读《钱德洪录45-49》有感:孟子从源头上论述性,故从源头改~荀子从流弊上论述性,只是在言行上下功夫纠偏,必然带来不同的结果。前者改心,后者改行,前者由内而外改,后者多从表面下功夫。这和我们过去的学习是何曾相似啊~自省。
2019.8.2 李庆读《钱德洪录50-53》有感:
曾子说,他以前的朋友就曾做到:“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 想想这是何等的谦虚?何等的胸怀?何等的气量?当今社会,有几人能做到?我想这应该是真正的谦到至诚处了。
关于阳明心学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两个学生,两种不同的解释阳明先生认为都是对的,只是针对不同心性高低的对象。
这让我想到读佛经时那些字词:空,无,妄等等,在儒家思想中都能找到对应的语句。但其弊端是更难懂,受众面窄。但在实际学习中发现,不同领域相通的理论,经常是a可以包含并囊括b,但b只能部分诠释a。为什么佛学被称为终极智慧,其原因可能它经常做a,因为包含更广,所以很难以用语言解释清楚,全靠用心悟。而儒家,很多道理可以举例论证,易学好理解。
至于孰高孰低本不该提,但学问不论不明,我们因为不同诉求而学习。从愚夫,到君子,再到贤士,再到圣人。不同心性的人,我们需要用不同的语言来开导教化他,所以才会出现文不同而理同,这也是阳明先生一直在教导我们,切勿拘泥于辞章之学。
所以,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关键。需要根据对象的悟性以及其所处的学习阶段,用更便于对方接受和理解的语言对其加以引导。
例如,对一个在书院学习一个月的同学,和一年的同学说:请您为书院担当,前者可能会说,我自己没照顾好,还是算了吧,后者会觉得理所应当。
同样是担当,不同人会有不同反应,此时,不妨换种说法,至于什么说法,需要我们自己思考,这也是事上练的好机会。